APP下载

基于ESI数据的国内7所高校农业科学学科竞争力研究

2019-12-26杨永忠姜峰郭燕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杨永忠,姜峰,郭燕锋

(华南农业大学发展规划处、高教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42)

1 研究背景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计 137 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42 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95 所。遗憾的是,该校没有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而同城的华南理工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且其农学学科赫然在目,笔者深受触动,由此产生一探究竟的想法和行动,以便学校了解自身农业科学的相对位置、问题和差距,从而发挥比较优势、明确改革方向,做到有的放矢、采取相应对策,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下一轮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做好充分有效的准备,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为我国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和评价等提供有利的借鉴。

2 研究方法

主要为比较研究法。选取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与华南农业大学相比较,因前 4 所为标杆农业高校,后两所为同省高水平大学且有农业工程学科的高校。比较的内容为 7 所高校农业工程学科的学科竞争力。学科竞争力用学科生产力、学科影响力、学科发展力、学科创新力 4 个方面表示[1],分别用 ESI 论文数,高被引论文数和总被引次数,ESI 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热门论文数代表[2]。ESI 数据采用 2018年9月14日更新的涵盖 2008年1月1日到 2018年6月30日共十年六个月的值[3]。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科生产力

学科的论文数量可反映该学科的学科生产力[2]。ESI 论文数量能较好地反映学科生产力状况。

上述期间,全球农业科学领域进入 ESI 前 1%的研究机构数量为 796 个;进入前 1%的大陆研究机构有72 个,其中农林高校有 19 所。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科学 ESI 论文 976 篇,在大陆机构中排名第12,落后于中国农业大学(第2 名,4450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4 名,2747 篇)、南京农业大学(第5 名,2721 篇)、华中农业大学(第9 名、1718篇)、华南理工大学(第10 名、1460 篇),排在中山大学(第35 名,417 篇)前 23 名。利用 SPSS20.0 聚类分析,中国农业大学为第一梯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二梯队,华南农业大学为第三梯队。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科学的学科生产力不处于领先地位,但与第二梯队的距离不大。

3.2 学科影响力

任何事物都有质与量的方面,ESI 论文亦如此。论文数量反映学科生产力状况,论文总引用数则是学科论文质量和学科影响力的重要体现。论文总引用数越高说明机构的学科影响力越高,学术辐射范围越广,所受关注越多[2]。

(1)论文总用引量。与国内农业科学进入 ESI 前 1%的 72 个机构相比,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科学论文总引用量 6124 次、排第18 位。比中山大学(排第27 名)多引用量 1337 次,排在中山大学前 9 名;落后于中国农业大学(第2)、南京农业大学(第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7,13425 次)、华南理工大学(第9,19253 次),华中农业大学(第10)、比华南理工大学少 13129 次引用。

(2)高被引论文数。高被引论文是学科影响力的另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某学科的高被引论文内容属于该学科的研究重点领域,是多方面研究成果的升华和凝练。

上述期间,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科学学科总计发表5篇高被引论文,国内排名第31 名。5 篇高被引论文中以共同通讯作者发表1篇、以第二作者发表1篇。被引次数最多的达 171 次,是农学院(学院学科调整前为资源环境学院)戴军教授 2013年发表于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的论文;其次为学校原校长、农学院骆世明教授于 2010年发表于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的论文,被引 139 次;再次,为动物科学学院张世海教授于 2017年在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发表的论文,17 次。这三种期刊 5年影响因子分别为 3.398、2.444、3.191。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高被引论文数比同省的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各少 48 篇和 8 篇;落后于中国农业大学(52 篇)、南京农业大学(37 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1 篇)、华中农业大学(排名第13)等兄弟院校。

综合考虑论文总引用量和高被引论文数可知,华南农业大学的 ESI 论文总引用量不大、学科影响力不强,存在较明显的差距,是薄弱环节。

3.3 学科发展力

学科发展力用高被引论文占有率来表示。高被引论文占有率=高被引论文数/论文发表数,该比率越高说明该学科在以后的发展中越有可能产出更多优秀成果,更有能力保持该学科的持久核心地位[2]。

华南农业大学高被引论文占有率 0.51%,国内第42 名。华南理工大学,3.63%(第一),中山大学,3.12%(第二),南京农业大学,1.36%(第21),中国农业大学,1.17%(第32 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13%(第33名),华中农业大学,0.99%(第37 名)。

与国内一流机构相比,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科学的学科发展力不强,落后于同省的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非农高校,与标杆兄弟高校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有较为明显的差距。

3.4 学科创新力

学科创新力用热门论文数来表示。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领域的热门论文为 0 篇。华南理工大学 5 篇,南京农业大学 4 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 篇,中山大学1 篇,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均没有。可知,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科学的学科创新力不是特别强,需努力实现零的突破。

4 对策建议

农业科学是我们传统优势学科,但近年来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挑战,从其被同省的非农高校和一些地方同类高校所超越的状况可见一斑。我们要直面现实,学校必须要采取时不我待的得力措施,广大教师们也须自觉奋发努力为学科发展学校发展做出贡献,否则我们的优势就会丧失、我们就会失去立足之地!鉴于上述分析,特提出以下建议。

(1)确立科研发展目标。以瓦格宁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外世界一流农业科学为标杆,确立学校农业科学科研发展目标。汇聚农业科学方面的国际专家,进一步明确本校科研发展的有利机遇和挑战,诊断学校科研发展现状,明确可突破的科研领域,为学校和院系制定科研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参考,从而促进科研活动与学科质量的普遍提高,实现卓越学科的目标。

(2)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的根基在于学科队伍建设。只有建设一支一流水平的学科队伍,才能建成一流水平的学科和大学。而一流水平的学科队伍不仅表现在其学科带头人具有一流水平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声望,而且还要求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才群体,即形成“人才高原”[4]。当前主要对学校的核心人员采取提高待遇、改善科研生活条件、加强管理、加大激励等举措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同时注意学科队伍梯队建设。

(3)分类分层建设。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和重点突破的原则分类分层推进学科建设。不能盲目地追求“全科型大学”,资源分配不能“撒胡椒面”,这样的话,既浪费有限的宝贵资源,导致办学效率低下,也会失去已有的优势和特色。把农业工程学科群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农业工程学科为龙头,带动机械工程学科协调发展。农业工程学科重点提升平台与成果水平,加强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拓展研究方向,加强设施农业装备研究方向团队建设,尤其是养殖装备(水产、畜禽),在智能农业装备、精准作业技术、农业航空应用等方向做强做大。要进一步提炼优势方向,将其做优;校级重点学科要进一步找准优势,将其做大;其他学科要进一步培植有发展势头的学科方向,将其做实[5]。

(4)加强科研合作。农业工程学科尚需要克服自身的劣势,尽早跻身于国内外一流学科的行列,必须与国内外同行、标杆高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在开放的环境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6],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准。

当今世界的合作,包括经济的合作、文化的合作、科研的合作等。国际合作论文是经济全球化形势下高校国际科研合作发展的一种主要形式和重要指标,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发表的国际合作论文数量越多,其被引用次数越高,意味着我国的科研国际合作能力越强。发表国际合作论文有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国际学术影响力[7]。

猜你喜欢

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天稻安家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张湘晖作品
An Brief analysis of Satan’s tragic character in Paradise Lost
梁文峻、巫金隆、黄靖鸿、吴国杰作品
当机器人遇上人工智能——记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智军
焦唯、王琪斐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