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学视角下对小说《麦琪的礼物》的解读

2019-12-26胡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麦琪体态语吉姆

胡燕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 629000)

《麦琪的礼物》是一部优秀的小说作品,其中包含了更多的语言魅力,词语的连贯,长短句的转换,松散句和圆周句的前后使用,修辞手法的应用等都更好地为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加上强有力的砝码。

1 内容介绍

《麦琪的礼物》讲述的是一个圣诞节里发生在社会下层的小家庭中的故事。男主人公吉姆是一位薪金仅够维持生活的小职员,女主人公德拉是一位贤惠善良的主妇。他们的生活贫穷,但吉姆和德拉各自拥有一样极珍贵的宝物。吉姆有祖传的一块金表,德拉有一头美丽的瀑布般的秀发。为了能在圣诞节送给对方一件礼物,吉姆卖掉了他的金表为德拉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梳子,德拉卖掉了自己的长发为吉姆买了一条白金表链。他们都为对方舍弃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而换来的礼物却因此变得毫无作用了。

2 主题思想

作者以简单的故事情节表达了两位主人公之间纯洁的爱情,它代表了美国下层人物的悲喜,也包含了作者要表达的“人性美”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爱的无私奉献”。在《麦琪的礼物》中欧·亨利以广大下层人民群众困苦生活中的美好爱情为主题。对当时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尖锐和辛辣的讽刺,对广大人民群众悲苦人生挣扎中的互相关心和自我牺牲精神以及患难之中见真情的美好爱情加以了赞颂。吉姆和德拉即使只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却拥有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对方的深爱。在这些温暖的感情面前,贫困可以变得微不足道。虽然最终彼此的礼物对于对方而言已失去使用价值,但是德拉和吉姆却得到了人世间比礼物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无价的爱。

3 语言学视角下对小说《麦琪的礼物》的解读

3.1 语词方面的分析

在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的时候,语词被认为是最小的单位,同时也被认为是用来传递作者想传递给读者的信息的最小单位,而在《麦琪的礼物》当中,在刻画女主人公的时候,特地利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动词和副词。如:“她旋风般地转过身来”,“两眼晶莹透亮”“急速地拆散头发”“神经质地赶紧把头发梳好”这些动词的使用非常有力地塑造出了女主人公的人物特性,同时也非常形象生动的刻画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状态。读者可以从这些动作当中体会到黛拉那种急切的心情,以及为了给吉姆买礼物而割舍自己最珍爱的秀发的那种非常复杂的情感。

小说将不同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连贯起来在整部小说中,这些词语的运用既能表达出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也能呈现出更多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将这些不同词性的词运用于男女主人公的心理刻画与神态表现结合在一起,通过主人公的情感运用以及结合这些词性的表达将“礼物”主题进行全面的升华并采用连串的方式在小说中一一呈现出来能收到更好的创作效果。

除此之外文章当中的对于头发的一些色彩的描述也非常地具有刻画力。“褐色的瀑布”“褐色的旧外衣”“褐色的旧帽子”等。当然褐色的瀑布般的头发是非常动人的,但是它和那些棕色的帽子,以及褐色的旧外衣搭配在一起的时候,这种颜色的搭配会给人一种很暗淡无光的感觉。同时当黛拉决定将头发剪掉的时候,这种褐色的瀑布就不复存在了。而前面所提到的副词的运用,对于人物的刻画就显得直接很多,“旋风般”“急速的”都体现了地黛拉做这些动作的时候内心的渴望以及急切的心情。

3.2 从句法和语篇的角度进行分析

3.2.1 长短句的使用

长短句的运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小说通过对不同句子的组合在长短句的选用上将不同的句子进行转换。尤其是将长句运用于整体的交流与情感的表达,将短句作为思维运用的一种方式,能在短小的句子中让人感受到主人公想要表达的心理意思,并结合作者的心理需求融合在整部作品之中,这样既能增强整部作品的艺术魅力又能突出整个小说的艺术魅力。将欧·亨利小说的幽默、风趣等一些主题语言形成综合个性的需求模式,更好地推动艺术魅力的进步。

在该文当中作者灵活地运用了长短句刻画人物,不仅充分利用了长短句各自的表达特点,而且使得文章的句式显得非常灵活。在小说当中,作者主要运用长句来描述两个主人公的心里细节以及外在的形态。比如说,作者运用了两个并列的长短句对于这对夫妇最珍贵的东西,妻子的秀发和丈夫的怀表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认为可以和所罗门王的财富和女王的漂亮进行比较。而且这两个对等的长句,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因为两者是相互平等的,所以就起到了加重语气的效果。另外文章当中还出现了很多的短句,短句自身具有结构简单而且易于被读者所接受的特点,同时读起来比较易于抒发情感,因此文章当中的短句作者就用它来扮演加重气势的角色,同时可以起到强化读者对于小说的印象。在《麦琪的礼物》当中,短句的数量为70 句,约占 45.45%,中句的数量为 53 句,约占34.42%,长句的数量为 31 句,约占 20.13%。根据这个比例不难看出,作者在小说当中更加偏好运用短句来描写人物性格,勾勒情节的发展。

3.2.2 松散句和圆周句的使用

松散句指的就是那些出现在段落的首部,能够表达主旨思想的句子,形式就是有一个独立的分句,然后后面再加上几个副属性的句子,这样就可以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地更加完整,同时作者在小说当中利用松散句的特性,主要用口语化的词汇来作为副属性的分句,使得小说的口语色彩变得很浓厚,更加贴近大众的生活。

而圆周句和松散句则刚好相反,把句子当中最核心的意思放在最后,而把描述性的副属性的内容放在前面。正是因为圆周句把最为核心的东西放在了最后,所以圆周句在文章里面出现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3.3 修辞手法的运用

该文当中除了对于词汇和句法方面进行了非常巧妙地运用之外,还利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来刻画人物,下面本文就对此进行一番解读。

3.3.1 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

曾经有文学家说:“夸张就是坐着不夹杂说服读者意图地进行夸大其词”,而针对该文来说,坐着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得小说本身增加了一些喜剧性的效果。

在文章的结尾,小说用了三个“最聪明”来形容两位主人公,这种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高度赞扬了男女主人公对对方彼此的挚爱,赞扬了男女主人公之间这种崇高的爱情,使得作者的感情表露得非常强烈,但是也不至于太过做作。

3.3.2 反复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所谓的反复的修辞手法,指的就是在文章当中,某个词语,某句话,甚至是某个段落不停地重复,从而达到强调内容或者是强化预期的目的,该文当中作者就多次应用了反复这个修辞手法,最典型的就是文章当中的“一块八毛七分”了。文章当中从“一块八毛七分”到“还是一块八毛七分”到“只有一块八毛七分”反复的重复,在语气上面也不断地强调,这样一次一次的重复,充分显示了黛拉想给丈夫买礼物但是又买不起的那种焦虑的心情。

3.3.3 明喻和暗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简单地说,明喻就是直接的运用比喻词,本体和喻体比较明确的比喻,暗喻这是间接的运用比喻词,本体和喻体不是那么明确的比喻。在文章当中,“接踵而至的两个小时,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愉快的飞过”就运用了明喻,刻画了妻子黛拉在拿到 20 美元之后急切地想给丈夫买礼物的心情。而“吉姆站在屋里的门口边,纹丝不动地好像猎犬嗅到了鹌鹑的气味似的”,作者更是用嗅到了鹌鹑气味的猎犬来比喻吉姆在看到妻子的头发剪掉之后,内心的震惊。

3.4 非语言交际相关理论解读

下面就运用非语言交际当中的一些理论,从语言交叉的视角对于《麦琪的礼物》进行解读。

3.4.1 非语言交际内容的介绍

非语言交际其实简单地来说就是不通过说话来传递某种信息,主要分为四大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等。大家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可能最先想到的方法就是运用语言进行,但是实际上,大家可以运用其他不同的手段来表达自己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在《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当中,可以发现其实语言交际所运用的并不是很多,仅仅表现在了妻子去剪头发,以及最后两个人互换礼物的时候,其他全部都是采用的非语言交际来刻画主人公的性格,烘托主题。

3.4.2 环境语在小说当中的运用

在本篇小说当中,利用了大量的环境语,制造了恰当的气氛,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人物行为的背景,甚至也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比如说在小说最开始的部分,作者对于夫妻两个人住的公寓进行了描写。“尽管难以用笔墨进行描写,但是真称得上乞丐帮这个词儿”以及其他的相关描写,都表明了夫妻两个人的生活很困窘,家里面很贫穷,这样就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着夫妻两个人没有钱给对方买圣诞礼物展开的。

而“她站在窗前,痴痴地瞅着灰蒙蒙的后院里面一只灰白色的猫正行走在灰白色篱笆上”这个地方的环境描写,主要运用了色彩的描述,用灰白色的颜色表现了当妻子不能够为丈夫准备圣诞礼物的时候,心里面的失望和伤心。我们在对于女主人公给予了深刻的同情之后,更加希望知道女主人公是否能够想到给丈夫送礼物的办法,情节就继续向下推动。

不仅如此,其他地方的环境描写,大部分都是在突出这个家庭的贫穷,这样就更加凸显了男女主人公为了对方牺牲的崇高的精神。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之下,双方并没有忘记给对方买圣诞礼物,反而都放弃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去满足对方的想法,这就使得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3.4.3 客体语在小说当中的作用

所谓的客体语主要就是和主人公有关的服饰啊,相貌啊等方面的描写。在这篇小说当中,客体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对于妻子的秀发的描写,以及丈夫的金表的描写等。对于客体语的描写可以烘托故事的发展气氛,展现人物的心理变化。

小说当中着重描写了女主人公的秀发有多么的漂亮,对于这么漂亮的头发,女主人公当然是非常珍爱的,因此也有很多的不舍,但是为了能够给丈夫送上圣诞节的礼物,女主人公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份美丽。这只能是有真爱才舍得这样放弃。同样的男主人公的金表也是祖传的,是男主人公非常珍惜的物件,然而也是为了自己真爱的妻子,放弃了自己很珍贵的东西。

3.4.4 体态语在小说当中的运用

体态语主要就是指包括人体的基本动作,基本的姿态所展现出来的信息。在小说当中,经常用到的体态语除了动作之外,还有的就是眼神的描写,这些对于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章最开始描写女主人公将那一元八角七分“数了三次”,这个非常简单的体态语就已经将妻子那种绝望的心情描写得非常逼真。钱只有那么多,妻子却数了三次,只希望能够再多出那么一点点,可是却真的只有一元八角七分,不能够给丈夫买礼物,妻子就“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衣上哭嚎”。在平静下来之后,妻子“往脸颊上抹了抹粉”这个细节的体态语则表现了妻子的女人情结,就算再艰苦的环境也磨灭不了女孩子爱美的天性。

再后来妻子在镜子当中看到了自己秀美的长发,萌生了剪掉它为丈夫买礼物的想法,妻子当时内心的争斗,作者也都用体态语形象地描写出来。“她神经质地赶紧把头发梳好,踌躇了一分钟,一动不动地立在那儿,破旧的红地毯上溅落了一两滴眼泪。”这些都写出了她内心的挣扎。而“裙子一摆,便飘出了房门,下楼来到街上”以及“奔上楼梯,气喘吁吁的定了定神”都表明了什么都阻挡不了她决定为丈夫买一个圣诞礼物的愿望,通过这些体态语的描写更加深刻地反映了妻子对于丈夫的那份挚爱。

4 结语

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小说,不管从什么角度进行分析,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该文就是着重从语言学的视角下,对于该篇小说进行了重新解读,也展现了这篇小说的一个新视角。

猜你喜欢

麦琪体态语吉姆
课堂教学中教师体态语的作用
用心良苦
从《百万美元宝贝》看体育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让身体从纸中穿过
他们那时多有趣
水里的倒影
女大学生体态语优化课程建构与训练技巧研究
麦琪的宠物
他们那时多有趣
加菲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