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研究

2019-12-26王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有效性

王燕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是教育工作队伍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重视了解新形势下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优化路径做出探索,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该文对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问题做出了研究与论述。

1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概述

有效性指的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某一行为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或效果,就能够认为这一行为是有效的。而有效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参与者的需求设计实践活动,使得实践活动的内容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第二,能够根据实践结果,看相关的行为是否达到最初的预期,是否能够实现某些效果。

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期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否具有明显的提高,使得人们能够从大学生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动,共同感受大学生素质的提高;第二,在大学生后续的学习或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能够起到作用,帮助学生形成的良好习惯、高尚品质等陪伴学生的终生;第三,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讲授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转换为自身的学习方式,在结束高校学习后,依然能够通过自学获得相关的知识,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不断提高。

2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存的问题

高校辅导员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管理、学生监督、学生服务工作尽职尽责,协助高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但是,根据该文的调查和研究显示,目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依然存在多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众多挑战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随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交流,国外的很多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无法抵抗腐朽思想的侵蚀,出现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的价值观,严重影响了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第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新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快速发展起来,人们能够利用网络这一媒介快速地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但是由于网络环境较为复杂,其中存在很多消极的信息,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第三,成长环境的影响,高校中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从而使得大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有些学生家庭条件好,善于交往,生活态度积极乐观;但是,有些学生来自偏远地区,家庭条件较差,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因此,学生成长环境的不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2.2 高校方面的消极影响

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场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视了高校辅导员这一角色在思政工作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辅导员虽然肩负着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学生服务等多项工作,而且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需要开展就业指导等;但是,高校一般会将高校辅导员当作行政人员的角色,在评定职称和科研成果方面,辅导员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严重影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第二,高校辅导员自身承担着非常繁重的工作内容,这些工作耗费了辅导员大部分的精力,因此无法集中精力做到工作方式的创新;同时,很多学生对于辅导员的工作不积极配合,导致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遇到很多问题,有时候会影响正常的工作进度;第三,绩效管理和绩效评定方面:辅导员自身工作内容繁多,很容易产生遗漏的现象,从而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绩效,打消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同时,很多高校将学生的旷课、迟到、打架斗殴等违反纪律的行为都作为辅导员的绩效考核情况,从而导致辅导员的绩效考核压力非常大。

2.3 辅导员自身方面的消极因素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角色,对学生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辅导员自身有很多消极的因素,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辅导员自身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辅导员的教学思想较为落后,很多高校招聘年轻刚刚毕业的学生作为辅导员,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工作中的困境,无法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二,很多高校辅导员采用较为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方式较为落后,无法起到应用的教学效果。同时,缺乏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以后,很容易忘记相关的知识,无法真正转化为内在的品质和外在的行动。

3 增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3.1 准确定位高校辅导员的角色

高校需要依靠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需要首先明确高校辅导员的角色:第一,高校辅导员是思政教育的引导者,需要积极以马列主义、毛邓思想、三个代表等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二,高校辅导员是思政教育工作的执行者,辅导员需要与学生进行接触,将知识传播出去;同时,也需要依靠自身高尚的道德素质感染学生,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真正了解学生内心所需,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确保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第三,实现对学生的管理,辅导员需要管理大学生在高校中的行为,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行为进行监督,使得学生能够遵守高校的规范,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第四,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服务,当学生在生活或者学习中有什么问题时,高校辅导员应该及时给予帮助,以积极的服务态度、较高的服务水平,热情、细心、耐心地为学生提供服务。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复杂的学生工作,因此需要提高对辅导员角色的重视,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协助高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

3.2 完善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机制

高校需要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认可,认识到他们在协助高校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更好地完善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机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实现思政教育有效性的提升。第一,建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协助机制,根据上文所述,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过多,工作强度过大,超出了辅导员的能力范围。因此,需要建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协助机制,例如:辅导员可以选拔一些学生,承担部分学生力所能及的工作,不仅可以减少辅导员的工作量,而且能够使得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得到锻炼;第二,完善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的考核机制,重点需要明确辅导员的考核范围,确保考核内容合情合理;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加入对高校辅导员的考核机制中,对辅导员的工作有效性进行评价,帮助辅导员从学生角度了解工作中的不足,不断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推动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

3.3 加强高校辅导员的自身建设

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辅导员自身建设,能够打造优秀的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对于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高校辅导员的自身建设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辅导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同时也存在很多机遇。所以,高校辅导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抓住新形势的机遇,不断迎接挑战,充分利用新时代的趋势,更好地完善思政教育工作;第二,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虽然辅导员作为教师的角色,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但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高校辅导员需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不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才能够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更好地将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需求开展教学工作,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更好地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4 结语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高校辅导员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外在环境、高校和辅导员自身的因素等影响,导致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该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提高的策略,更好地发挥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作用,协助高校培养高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政有效性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