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2013—2017年学生肺结核疫情分析

2019-12-26何爱伟高巧芬赵剑喜杨枢敏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活动性结核病肺结核

何爱伟,高巧芬,张 岚,赵剑喜,杨枢敏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结核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目前,国内外结核病疫情形势依然比较严峻[1],学校人群密集、环境封闭,学生间接触频繁且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学习就业压力大,适合结核病菌传播,发生结核病难以避免。近年来,我国多个省市报告学校结核病聚集性发病。在慢性传染病中,结核病最容易在学校引起聚集性疫情,如果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秩序,引起社会恐慌,甚至构成公共卫生事件[2],因此必须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3—2017年全省发现管理的全人群活动性肺结核病例及同期全省学生活动性肺结核病例。

1.2 资料来源

全国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和结核病网络报告信息系统2013—2017年甘肃省14个市(州)、86个县(区)全人群及学生肺结核发病资料。本次调查的学生来自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托幼机构。学生人口学资料来源于2013—2017年《甘肃省统计年鉴》。

1.3 方法

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α=0.05。分析近5年甘肃省学生肺结核与甘肃省全人群肺结核发病情况、三间分布、诊断类型及流行特征。

2 结果

2.1 全人群肺结核与学生肺结核三间分布情况

2.1.1 时间分布 2013—2017年全省登记报告全人群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分别为19 860例、17 371例、14 478例、13 450例和13 678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79.05/10万、67.61/10万、56.22/10万、52.21/10万和52.53/10万,同期全省登记报告学生活动性肺结核例数分别为721例、648例、496例、556例和716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4.59/10万、12.97/10万、9.90/10万、11.01/10万和13.99/10万,与全人群活动性肺结核发病趋势一致,2013—2015年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年递降率为11.66%,从2016年开始报告发病率有所上升;同期报告学生痰涂片涂阳数分别为163例、135例、82例、70例和118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30/10万、2.70/10万、1.64/10万、1.39/10万和2.31/10万(χ2=1 012.01,P<0.05),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递降率为12.36%,学生肺结核发病率下降速度略快于全人群,见表1。

表1 2013—2017年甘肃省普通人群和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n(/10万)]

2013—2017年,全省每年均有学生肺结核发病,无规律,12个月发病率波动基本一致,春秋两季报告病例较多。

2.1.2 人群分布 我省全人群肺结核历年发病主要是青壮年,0~14岁和75岁以上者较其他年龄段发病例数少,15~70岁各年龄段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农民发病率排第一,其次是学生,家政服务者排第三。通过对近5年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年龄分组统计发现,每年发病主要集中在15~24岁组,均在76%以上,其次是5~14岁组。5~14岁组学生肺结核发病率缓慢上升,15~24岁组达到高峰,25岁以后开始快速下降,与同期同年龄段全人群发病趋势相差不大,见表2。

2.1.3 性别分布 我省全人群活动性肺结核性别分布与全国水平一致,男女比例为1.86∶1。5年内全省共报告3 137例学生肺结核,其中男1 999例,女1 138例,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63.71%和36.29%,男性多与女性,男女比为1.76∶1,与同期全省全人群男女比例相似,见表3。

表2 2013—2017年甘肃省各年龄段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n(%)]

表3 2013—2017年甘肃省学生肺结核患者性别分布情况[n(%)]

2.1.4 地区分布 3 137例学生肺结核主要集中在兰州市、白银市及河西地区,分别为596例、384例和355例,占学生总病例数的19.00%、12.24%和11.32%。2013—2017年各地区报告学生肺结核发病率不同(χ2=6266.25,P<0.05),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白银市(34.87/10万)、天水市(10.71/10万)和兰州市(10.39/10万)。全人群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也主要集中在兰州市、白银市及河西地区。

2.2 诊断类型

全省肺结核患者中涂阴占69.23%,涂阳占27.14%,结核性胸膜炎及其他占3.63。近5年报告的学生活动性肺结核中大部分为涂阴,占学生患者总数的79.02%,涂阳相对较少,占学生患者总数的18.11%,结核性胸膜炎和未查痰者分别占2.10%和0.77%,诊断涂阴患者数逐年上升,与全人群诊断分类基本一致,见表4。

表4 2013—2017年甘肃省学生肺结核诊断分类情况[n(%)]

3 讨论

3.1 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结核病在感染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学生是易感人群。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是做好结核病控制的关键环节。近年来,甘肃省报告学生肺结核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与高巧芬等[3]报告的年甘肃学生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一致。我省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有效落实结核病控制措施,积极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取得了明显效果。随着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进一步规范,结核病诊断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还需持续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新生入学/毕业体检,规范学校结核病报告制度[4]等,而这也是防控学校结核病疫情的重要措施。

3.2 早发现、早治疗

近年来报告的学生肺结核诊断类型以涂阴为主,与学生就诊延误、结核病防治知识欠缺有关[5];涂阴患者比例逐年上升,与张玉等[6]报道一致,可能与我省开展学校结核病主动筛查、提高学校体检拍片质量、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等有关。学校新生入学体检不规范、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不到位、基层尚未开展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等,造成部分学生患者因结核症状不明显,被当作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致使涂阴肺结核患者比例升高。因此,学校要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规范学校结核病例报告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涂阴患者也是潜在传染源,是造成结核病流行的潜在危险因素,一旦确诊应立即报告、规范治疗。

3.3 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师生防控意识

学生肺结核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与同期报告全人群性别分布特点一致。相关研究[7]显示,学生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学习负担重、体育锻炼少等。学生结核病发病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多,15~25岁达到高峰,与国内其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8],中学及大专学校学生日常接触多,受结核菌感染风险高,加之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了解少,自我保护意识差,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使其易感染结核菌,因此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非常重要。

近5年甘肃省学生肺结核地区发病特征分析显示,白银市、天水市和兰州市发病率最高,与高巧芬等[3]研究结果一致。其主要原因是大、中专学校与中学学生比较集中,多为寄宿制,而白银市全人群肺结核发病率全省最高,提醒我们应高度重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省内学校结核病每年春秋两季发病率高,与有关报道一致[8]。这是因为春秋季正值新生入学体检、高考体检时间,发现结核患者的比例较其他季节高。近5年学生肺结核患者为学校体检发现者所占比例较高。学校人口密度大、学生间接触频繁,受结核菌感染风险高,加之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差,一旦引发结核病传播,易引起社会恐慌,对教学秩序造成影响。疾控部门、学校要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2017)》,在新生入学体检时进行结核病检查,强化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加强日常晨检,实行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结核病在校内传播。

猜你喜欢

活动性结核病肺结核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选择合理试剂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
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练习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为什么全球结核病人数增多
苏无“健肺丸”治疗肺结核2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