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研究

2019-12-26刘骙骙郝春红李新征张晓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词条医学院医学生

刘骙骙,郝春红,李新征,张晓丽

(滨州医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医学人文精神,即在医学活动中坚持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精神,是一切医学活动应遵循的精神[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建设医学人文精神,是将主流价值观融入医学活动,从而促进医患和谐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拟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内涵进行挖掘,以期对高等医学素质教育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

1.1 工作分析访谈对象

山东省某医学院临床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教授和副教授6人、中级职称学生辅导员4人,山东省内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教育处处长和副处长2人、护理部主任和副主任2人、临床科室教学秘书2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5人。

1.2 医学人文精神特征核检表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某医学院见习基地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2015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学生362人,学院专职教师、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人员、基地管理人员36人,共398人。

1.3 医学人文精神重要性评分问卷调查对象

山东省某医学院实习基地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四年制护理学专业学生276人。

1.4 行为事件访谈对象

预访谈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1人、主治医师1人。正式访谈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1人、护理学专业本科实习生1人、山东省某医学院附属医院中级职称医生和护士各1人,副高级职称护士2人,共6人。

1.5 专家组成员

山东省某医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主任、副主任2人,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副主任2人,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教师6人、心理学专业教师2人,山东省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人员1人、护理部主任1人、临床科室教学秘书1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2人,共17人。采用德尔菲法[2],以上专家均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研究法

参考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孙福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伦理学》,姜小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护理伦理学》等资料,编制医学人文精神特征核检表。

2.2 工作分析访谈

通过电话访谈、焦点小组访谈或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特征词进行收集归纳。

2.3 医学人文精神特征核检表调查

2.3.1 编制医学人文精神特征核检表 专家组对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医学人文精神特征词进行分析,形成医学人文精神特征核检表,列举26个医学人文精神特征词,调查对象勾选个人认为最符合的选项。研究者回收核检表后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形成频次统计结果。发放并收回核检表398份,其中有效核检表372份,有效回收率为93.47%。

2.3.2 专家组讨论 只保留频次统计结果中赞成率50%以上的词条,围绕这些词条进行讨论,进而做出调整:将“有利无伤”拆分为“有利”和“不伤害”,“廉洁奉公”改为“廉洁自律”,“献身精神”改为“奉献精神”,“医疗最优化”并入“有利”,删除“伦理决策能力”与“自我批判精神”,“慎独”并入“廉洁自律”。至此,形成由23个特征词构成的医学人文精神特征编码词典。

2.4 医学人文精神特征编码词典

医学人文精神特征编码词条为:公平公正、科学严谨、团队精神、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诚信、法律意识、医疗保密、知情同意、精益求精、有利、不伤害、廉洁自律、职业角色意识、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社会责任感、高尚的人格、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奉献精神、知识素养、完善与发展、移情能力。编码词典包含各特征词条的名称和定义。

2.5 行为事件访谈

2.5.1 预研究 由临床医学专业教师(两人)和护理学专业教师(两人)依访谈提纲进行预访谈,选取一份访谈记录,组织4位编码者研讨,统一标准。之后,另外选取一份访谈记录,检验其编码一致性,选出一致性较高的3人组建正式编码小组。

2.5.2 正式访谈 访谈时全程录音,步骤与预访谈相同。要求受访者在0.5~1小时内描述医学人文素养较高的医护人员或实习生所经历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平均访谈时间32分钟。访谈结束后形成录音文本。

2.5.3 访谈结果编码 3位编码者根据医学人文精神特征编码词典进行编码。然后对编码一致性最高的两组数据进行统计。编码信度指标选择归类一致性(Category Agreement,CA)。参考吴红岩[3]的研究结果:T1为评分者甲的编码个数,T2为评分者乙的编码个数,T1∩T2为甲乙编码归类相同的个数,T1+T2为甲乙编码个数之和,具体公式为:

计算编码归类一致性为0.869,处于较高水平。

专家组针对一致性最高的两组数据进行论证,确定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特征为编码词典中的23个词条。

2.6 医学人文精神特征重要性评分问卷调查

2.6.1 编制医学人文精神特征重要性评分问卷 研究者利用23个词条编制重要性评分问卷(非常不重要、比较不重要、重要、非常重要、极其重要,依次为1~5分),就这些词条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检验访谈结果是否准确。

2.6.2 医学人文精神特征调查 发放医学人文精神特征重要性评分问卷276份,回收276份,其中有效问卷239份,有效率为86.59%。研究者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平均分值大于4分(含4分)的特征依次为科学严谨、尊重生命、关爱生命、诚信、敬畏生命、团队精神、公平公正、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精益求精、廉洁自律、职业角色意识、高尚的人格、知识素养16项,3分以上的特征是有利不伤害、移情能力、奉献精神3项,说明这些特征对于医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并且必须具备。另外平均分为3分以下的特征是:自我批判精神、医疗保密、知情同意、完善与发展,说明这4项特征并非必须具备。

3 结果

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特征包括19项,分别为:科学严谨、尊重生命、关爱生命、诚信、敬畏生命、团队精神、公平公正、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精益求精、廉洁自律、职业角色意识、高尚的人格、知识素养、有利不伤害、移情能力、奉献精神。

4 讨论

4.1 医学人文精神相关研究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具体表现。国内外学者在人文精神方面的研究较多,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较少。尽管国内学者对医学人文精神进行过一些探讨,但是关于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却鲜有研究。本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关资料,通过行为事件访谈等方法提炼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内涵,以使医学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但是,受时间、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样本量还不够大。

4.2 医学人文精神培养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平衡发展,坚持“学以致用”原则,即社会和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就纳入相关因素[4]。社会呼唤既有医术又有医德的医务工作者。专业知识学习一直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但如何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医学生,却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教学工作中,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学生辅导员都要身体力行,一方面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注重课堂内外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

5 结论

当前,医患矛盾成为制约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本研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探究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为医学教育提供参考,培养兼具“仁心”和“妙术”的合格医务工作者。

猜你喜欢

词条医学院医学生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简介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1年招生简章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右江民族医学院全科医学院简介
利用简单的公式快速分隔中英文词条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