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中影视鉴赏课程的应用

2019-12-26孙夏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工科影视交流

孙夏夏

(河南工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

1 工科院校学生的普遍特性

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所处环境的不同和教育模式的不同,致使其有着很大的差异。二者生活在同一个社会时代中,不可避免的都受到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二者都处于个人价值观构建的关键时期,个人品质和道德素养都有待提升;二者都即将步入社会,面临就业和深造的抉择。与文科生相比,工科生学习内容相对枯燥,灵活性较低,语言接触面小,对技术和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理性定性思维方式使得他们在看待问题时比较片面,对自我认知存在不足。由于工科学生社交圈较小,个人生活品质缺乏提升,我们选择通过影视鉴赏课程来提升其人文素养。

2 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匮乏的表现

2.1 专业知识基础不扎实

快去发展的现代社会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学历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学生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为了凸显个人特色和独特优势,学生更加注重英文学习和交流能力,利用课余时间考取教师资格证和会计证等证书,却轻视了专业知识储备和积累的重要性。大部分工科学生不重视期末考试,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考试之前进行紧急突击,认为只要能够应付考试就足够了,没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有成绩达到班级前二分之一才有资格参加积极分子竞选和进行推优,一些有意愿的学生往往因为不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成绩不合格而失去竞选资格。班级组织任何会议和活动,到场的只有班委和党员,大部分学生抱着观望的态度,能不参加就只走形式。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不感兴趣,渐渐失去学习动力,成绩的落后连接导致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降低,在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游走。

2.2 道德素质养成缺失

工科院校的不注重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体制的改革,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缺乏规范。学校的课堂管理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学生自觉性差导致课堂效率降低。课堂环境的整洁需要学生的共同努力达成,但部分学生忽视了卫生问题,致使学习环境差强人意;宿舍生活考验的是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和相互沟通协作能力,但部分学生的团体生活意识不够强烈,影响了个人生活和团体生活品质;部分学生在上课期间使用电子产品做和学习不相关的事情,不尊重周围同学和老师;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考试成绩不理想,也不具备基本的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力;有些学生不注意语言和行为的规范性,在沟通交流过程中无法体现个人素养,不具备一个大学生应有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种种行为都表明工科学生道德素养养成缺失。

2.3 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较差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高校先后将大学语文作为学习课程,大部分只是作为选修课供学生凭兴趣挑选,并不是必修科目。与之不同的是,大学英语是各大高校的必修科目,而且涵盖两个学年的课程。舍本逐末的忽视语文教学而重视英语教学,使得高校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逐渐下降,错字连篇、提笔忘字、用词不当、前后不通成为常见的错误。语言表达和交流是日常学习和生活必须具备的能力,可以侧面反映一个人的自我认识是否正确、价值观念是否端正、道德素养是否合格、逻辑思维是否清晰、语言表达是否合适等等。高校对语文教学的忽视致使大部分工科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有欠缺。

2.4 价值观念构建不牢固

尽管高校思想教育体系已经初具雏形,但并形成系统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而且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存在教育模式单一、内容选择固定、个性化无法体现、教育理念与社会脱节、师资力量投入不足、教育技术应用程度低等问题。高校将学生价值观的构建简化为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际行动的现实意义。将价值观的塑造过程看作实际生活的磨炼,否定了学生自身的调节和能动作用。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各种应用和技术的推陈出新,给社会增添了别样的风采,同时给高校学生带来巨大的价值观考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和现象逐渐腐蚀学生的身体和心灵,如果高校和家庭不是给予及时的指导,后果不堪想象。

从目前状况来看,工科院校的学生普遍有一些不良嗜好,不利于稳固价值观念的构建。

2.5 为人处事过程中应变能力差

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推动个人能力的提升,还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加深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现代社会中大部分家庭生活条件的提升,使得子女享受到优越的生活,同时不可避免的忽视了交流表达的重要性,有些大学生作为独生子女缺乏交流表达的机会。在家里被家长和长辈一味宠着,去了学校没有人再让着自己,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学生渐渐隐藏自己,不愿去主动表达和沟通。而且同一个宿舍、班级、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环境,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处事能力、爱好兴趣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相处过程中难免产生矛盾。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和自卑感在交流过程中会逐渐显现,但工科学生明显不具备自我调节能力,为人处事过程中应变能力差,致使其人际关系不和谐。

3 影视鉴赏课程对于工科院校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作用

影视鉴赏课程内容极具综合性、全面性、能动性、灵活性,可以有效的提升工科学生的图文鉴赏能力、日常交流沟通能力、自我调节和抗压能力以及审美辨析能力等。下面我们针对这些方面做具体的分析:

3.1 有效提升工科院校学生的图文鉴赏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化信息技术逐渐融合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之中,高校教育也不例外,多媒体电子设备的引入为教学工作提供了便捷,并提高了教学效率。为了提升工科院校学生的图文鉴赏能力,我们将影视鉴赏课程设定为高校教学科目。影视作品极具综合性,通过精美影像的呈现,有效的结合教育内容,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表达了教学内容并完成了教育工作。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类型的图文信息和影视片段,以各种形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构建和道德品质养成。电影鉴赏课程选择优秀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感受其背后蕴含的深刻道理,认识到影像形式感的现实意义。逐渐培养学生的图文鉴赏能力,在简单的图文欣赏之上去探究和剖析其真正折射的社会现象和表达的制作理念。长期的影视鉴赏课程对提升工科学生的影视图像鉴别、评价、选择能力都十分有益,学会用客观的眼光看待影视作品,用全面的分析探究其深刻意义。

3.2 有效提升工科院校学生的日常交流沟通能力

工科学习科目设置大部分偏技术型和应用型,语言类科目较少,长期在枯燥的学习环境中成长致使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欠缺。不论是日常的学习生活还是今后的社会生活,都需要具备强大的沟通交流能力,这是非常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影视作品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将各种可能出现的社会现象和生活际遇以影像表现和呈现出来,极大程度的还原生活实际样貌。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观摩,可以有效的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电影作品通过人物关系和事件线索表达其情感和思想,为学生提供相同或类似环境的处理措施,有过类似感受就能更加得心应手的做出合理决策。理科学生不善于情感和思想表达,也缺乏机会和平台去释放和展现自己,而影视作品为提供了练习模拟,很好的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3.3 有效提升工科院校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抗压能力

工科学生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实践上,没有太多的机会和精力体验现实生活,对人情世故和为人处事之道了解甚少。正式这种经验的极度缺失,使他们在面对挫折时显得手足无措,无法及时解决矛盾和冲突,渐渐开始否定自己爱并产生了自我怀疑。而影视作品的出现为学生学习如何面对挫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契机。例如《阿甘正传》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自我救赎,《楚门的世界》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客观的看待自己,《当幸福来敲门》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对生活的希望。诸如此类,这些有意义的影视作品通过折射生活实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逆境和挫折的积极意义,有效提升工科院校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抗压能力。

3.4 有效提升工科院校学生的审美辨析能力

是非辨别能力和善恶辨析能力以及对错评判能力是学生在社会生存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足够了解正确的路径,才能避免走上歪路。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缺乏定力。某些类型的影视作品呈现了正义和邪恶的区别,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对待消极思想和堕落行为。比如《湄公河行动》告诉我们毒品侵害的不仅是人的肉体更包括心灵,《我不是药神》告诉我们贩卖假药不仅给公众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更违反了社会公德底线。影视作品通过对某种现象的反映,警示高校学生何为正义何为邪恶,有效提升工科院校学生的审美辨析能力。

小结: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很快,在带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和助长了不良风气的形成。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普遍低下,具体表现为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道德素质普遍低下、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较差、价值观念构建不牢固、为人处事过程中应变能力较差等等。为了有效提升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我们将影视鉴赏课程应用到高校教育过程中,取得了良好呈现。影视鉴赏课程设置的具体作用包括效提升工科院校学生的文鉴赏能力、日常交流沟通能力、自我调节和抗压能力以及审美辨析能力等。

猜你喜欢

工科影视交流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如此交流,太暖!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