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12-26于树田刘瑾凤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显著性我院

于树田,王 燕,刘瑾凤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自行确定学习目标,根据该目标利用客观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1]。主要包括明确学习需要、制订并执行学习计划、人际沟通、自动调整学习动机和情绪、对学习结果自行进行评价的能力[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在护理教育改革背景下,护生要具备应对护理知识和技能更新带来的各种压力的能力,因此,对护生而言,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调查我院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8年4—6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我院在校高职护生进行调查。被调查的536名在校高职护生中,女生470人(87.69%),男生66人(12.31%);独生子女99人(18.47%),非独生子女437人(81.53%);家庭所在地:农村364人(67.91%),县镇 97人(18.10%),城市 75人(13.99%);家庭经济状况:较好25人(4.66%),一般428人(79.85%),较差83人(15.49%)。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与方法 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对学生进行调查。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级、生源地等项目。量表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学习动机(6个条目)、计划和实施(6个条目)、自我管理(4个条目)和人际沟通(4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计1~5分,总分越高表示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越强[3]。经信、效度检测,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916[3]。要求调查对象在3~6分钟内独自匿名填写问卷和量表,发放并回收问卷和量表550份,然后除掉14份无效问卷与量表,最终进行统计分析的有效问卷和量表共536份。

1.2.2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见表1)

表1 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调查结果

2.2 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影响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探讨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的影响因素,将影响因素中的因子进行赋值,具体赋值结果见表3,分析结果见表4。

3 讨论

3.1 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状况分析

调查发现,我院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68.72±10.57)分,高于60分,故认为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与目前国内关于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结果[4-5]一致,但与本科护生的研究结果[6]相比有差距。各维度按得分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依次为人际沟通、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计划和实施,与吴德芳[3]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说明在校高职护生在自主学习方面有较好的学习态度,有一定的学习需求,人际沟通能力较强,能够与他人较好地沟通、分享信息,遇到困难时会积极寻求帮助,这与沈王琴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但同时反映了在校高职护生欠缺自我管理、自行制订计划并实施的能力,究其原因在于,学生习惯了高中阶段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的学习模式,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依赖性较强,而在大学阶段没有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的意识,只有极少数学生会制订计划并实施。今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制订计划并实施的能力。

表3 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的影响因素与赋值表

表4 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的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2 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3.2.1 对护理专业的兴趣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护理专业兴趣不同的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护理专业“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得分高于“感兴趣”“不确定”“不感兴趣”及“很不感兴趣”的学生,其中对护理专业“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得分最高,为(79.42±11.73)分,而“很不感兴趣”的学生得分最低,为(60.93±12.40)分。仅51.68%的护生对护理专业感兴趣,还有近半数护生没有兴趣,说明在校高职护生专业认同度较低、学习动机较弱、学习积极性较低,自主学习状况较差。提示护生入学后,教师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兴趣。

3.2.2 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 本研究结果显示,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不同的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生得分高于选择“父母要求”“周围人推荐”及“被调剂”的学生,其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生得分最高,为(71.81±9.89)分,而选择“被调剂”的学生得分最低,为(66.82±19.73)分。本次调查的536人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占29.85%,选择“父母要求”的占37.69%,选择“周围人推荐”的占30.41%,选择“被调剂”的占2.05%。说明在填报志愿时,热爱护理专业并对其有一定了解的学生较少,更多的是因父母要求或者亲戚、朋友的建议而选择就读护理专业。提示应对参加高考的学生进行大学专业、未来职业规划、志愿填报方面的指导。

3.2.3 其他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志愿是否为护理专业的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第一志愿是护理专业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虽高于第一志愿不是护理专业的学生,但差异无显著性,与吴德芳[3]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专业学习后,对于护理专业不是第一志愿的护生而言,其心态发生了变化,不排斥护理专业了。另外本研究中关于“以后是否打算从事护理行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以后打算从事护理行业的占82.65%,不打算从事护理行业的占17.35%。可见“以后是否打算从事护理行业”会对护生自主学习状况产生一定影响。参加体育锻炼和明确学习目的也有利于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3 影响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见表4),各因素对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对护理专业的兴趣、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学习目的、是否有过见习或实习经历、有无兴趣爱好、大学期间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以后是否打算从事护理行业、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可见,培养在校高职护生专业兴趣尤为重要,兴趣爱好的培养也有利于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常玉兰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培养护生专业兴趣有利于提高护生专业认同度,从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参加临床实习或见习可以培养护生与人沟通的技巧,养成独立思考习惯,遇到问题时主动查阅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 小结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影响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是对护理专业的兴趣、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学习目的、是否有过见习或实习经历及有无兴趣爱好等。在培养在校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时可根据这些影响因素,采用相应的方法和对策,提高我院护理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显著性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