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医学生卫生法学课程学习现状调查分析与建议
——以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19-12-26梁燕龙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法学医学生卫生

翟 韵,梁燕龙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40)

卫生法学课程作为我国高职院校医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糅合了医学与法学,对提高医学生法律素质具有决定性作用。卫生法学课程在我国高职医学类院校开设时间较短,课程发展缓慢,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教学现状不容乐观[1-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不断健全,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医学生是未来医学界的主力军,随着人们对医疗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医患关系也呈现出日益紧张的趋势,因此卫生法学教学在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3],同时也是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工具课程。因此,改进卫生法学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调查法是一种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来了解教育现状的研究方法[4]。为调查高职医学生卫生法学课程学习现状,提高医学生法律素质,我们采用问卷和访谈方式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有效且针对性强的教学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选取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生为调查对象,涉及护理、临床医学、药学、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医学5个专业,均为学习卫生法学课程的一年级学生。每个专业分层抽取200名学生,共1 000人。学生均为我校高考统招大专生,在年龄、性别、入学成绩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各专业卫生法学教材和课程设置相同,并由同一位教师进行授课。

采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卫生法学学习现状,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认知情况、学习现状、学习满意度、课程设置合理性以及考试成绩5部分。对听课教师和任课教师进行深入访谈,获取并整理信息。访谈内容:(1)关于卫生法学课程,您觉得应侧重讲授哪部分内容?为什么?(2)您怎么评价卫生法学课堂现状?您觉得氛围如何?(3)讲授法规法条时是否到位?您认为怎么讲述理论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4)您认为课堂教学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5)在卫生法学教学过程中,为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的,教师应该怎么做?

2 统计分析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1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000份。将收集的数据输入电脑,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各专业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3.2 学习认知情况调查

在学习重要性认知和学习态度方面,有33.5%的医学生认为学习卫生法学知识重要,但只有4.3%的非常喜欢或喜欢学习卫生法学。在学习动机方面,有20.1%的医学生因为职业需求而学习,为通过考试而学习的比例高达62.4%,因为感兴趣而学习的比例仅为11.5%(见表2)。这些数据说明高职院校医学生对卫生法学的学习态度不端正,需要加强培养。

表2 学生对卫生法学课程的认知情况调查

3.3 学习现状调查

对于课前预习,8.5%的学生在时间充足时会预习,19.9%的学生在内容特别难时会预习,37.8%的学生在教师要求预习时会预习,还有33.8%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上没有时间预习。

在课堂专注度方面,只有8.5%的学生会长时间集中精神听讲,有46.5%的学生能比较专心听讲,有27.8%的学生经常出现开小差现象,还有17.2%的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不专心听讲。

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情况,20.4%的学生能全部听懂教师讲的内容,基本听懂教师讲的内容的学生占54.1%,有16.3%的学生表示基本听不懂教师讲的内容,完全听不懂教师所讲内容的学生占9.2%。

在课后作业完成质量方面,只有6.7%的学生是依靠自己的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有74.1%的学生参考网络资料完成作业,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作业的占13.3%,纯粹靠抄袭完成作业的占5.9%。

在课余自主学习方面,大多数学生看情况决定是否会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卫生法学内容,比如在考试前夕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而非常主动和比较主动学习卫生法学知识的学生分别占3.9%、6.9%。

3.4 学生对教学的评价

卫生法学课程结束后,学生对教学进行评分,包括教师资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考核方式5个方面。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1分为完全不满意,5分为完全满意,计算题项得分,得分越高表明学生在该方面满意度越高。调研发现,教学方法一项学生评分没达到该项总分的2/3(见表3),表明教师在卫生法学授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待完善。量(10分)5方面,满分100分。结果发现,教学内容、教学态度与仪表、多媒体课件质量3项得分较高;课堂教学效果项目只有(14.0±2.0)分,不到该项总分的一半;教学方法与手段项目得分也只是稍高于总分的一半,只有(16.8±2.4)分(见表4)。这说明卫生法学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应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讲授。

3.5 听课教师对授课质量的综合评价

系部教师随堂听课,同时按照学校制订的听课记录表进行评分,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效果(30分)、教学内容(20分)、教学方法与手段(30分)、教学态度与仪表(10分)和多媒体课件质

表3 学生对卫生法学教学的评价

表4 听课教师对授课质量的综合评价

3.6 课程设置评价

对于问卷中课程设置相关问题,调查结果见表5。认为课程合理设置的学生不到2/3,通过访谈了解到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原因如下:(1)课程内容缺乏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较少;(2)课时不多,课程安排紧凑,知识难以及时消化;(3)大部分学生认为教材不适用。总体上,卫生法学课程设置需要改进和完善。

表5 学生对课程设置的评价

3.7 课程考核成绩

卫生法学课程考核以期末考试为主,各专业试题相同,统一阅卷,而近几年考试题型也基本相同,主要分为理论型题和简答论述题,各为50分,满分100分。评卷结束后,统计学生考试平均成绩,计算各题型平均分、优秀(85分及以上)率和及格(60分及以上)率。各专业学生成绩见表6。简答论述题成绩优秀学生不到2/3,通过访谈了解到可能原因如下:(1)简单论述题考查学生掌握和运用卫生法学知识情况,而学生熟记知识点,缺乏灵活运用知识能力;(2)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卫生法学课程不重要;(3)教师讲授法规法条时不到位,讲授不够深入;(4)在卫生法学课堂上,教师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表6 各专业学生卫生法学成绩比较

4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以及访谈发现,高职院校医学生卫生法学课程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原因主要如下。

4.1 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分析关于学习态度及动机方面的调查数据可知,高职院校医学生对卫生法学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高。在学校层面,教学主管部门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在学科建设、师资培养、教学检查评估等方面有所忽视[5]。在教师层面,部分教师教学流于形式[6],对学科成绩要求不高,更有甚者应付了事,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没有对学生进行考勤,也没有布置任何作业,没有在教学过程中评估过学生学习成效,即没有进行形成性评价。对于学生来说,这自然会导致其对该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认为只需要学习好专业课理论、掌握好专业技能即可,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学习法律知识,考试只求合格,学习效果不理想。

4.2 课堂教学质量不高

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可知,绝大多数学生对卫生法学理论知识学习态度消极,课上师生互动不活跃,学生配合程度低,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教学方法欠佳。多数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或讲授法结合案例法,而卫生法学中法规法条内容既抽象又晦涩难懂,并不像其他医学基础学科那样拥有大量信息化教学资源,无法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知识模型,使得理论知识可视化。当教师讲述完法条法规后,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被消耗殆尽,这时引入案例,学生已经处于精神涣散状态,自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分析是培养学生运用卫生法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7-8],案例分析无法顺利实施,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其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收集的典型案例少,教学效果不理想[8]。卫生法学课程教师大多为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只有小部分是法学专业教师,这就导致任课教师跨专业教学问题。虽然思想政治专业教师能够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但是对很多法学问题理解不够深入,没有办法很好地开展系统性教学。(3)卫生法学教学资源缺乏。很多教师引用的案例来源于教材,这些案例虽然具有代表性,但是过于陈旧,难以引起学生共鸣。教学案例匮乏,主要是因为网络上和各大教学资源库的卫生法学教学资源较少,表明业界对卫生法学教育不够重视。当然,任课教师在日常备课过程中不注意积累素材,不注意从社会热点新闻中发掘案例,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也说明任课教师缺少法律实务经验,只懂讲理论、讲教材案例,自然难以将枯燥的法条法规讲活、讲透,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能达到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教学目的。

4.3 学生对课程有距离感

从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得知,对于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学习卫生法学有很大难度,他们对学习满意度的评分也较低。这是因为大多数学生感觉与卫生法学距离很遥远,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将课程内容与专业实践联系起来。对他们而言,虽然知道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会接触卫生法律问题,需要用到某些卫生法学知识,也知道必要时候要将法律作为武器保护自己,但是对于卫生法学课程,学生依然有距离感。

5 建议

为提高卫生法学课程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具有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的高职医学生,笔者提出以下4方面的建议。

5.1 加强学生法律素养培养

对医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仅仅是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社会要求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懂法、守法、用法,在医疗实践中树立法制观念,掌握法律知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为使医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减少医疗纠纷,卫生法律法规教育必不可少[9]。要增强学生法制意识,就要从多方面着手,重视卫生法学课程[6],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学习卫生法学知识的必要性。学校教学主管部门要引导教师在课程学习、见习及临床实习各环节中加强法制教育,引导医学生建立科学的法律观,通过学法、懂法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通过用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卫生法学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和风险意识,避免在实习期间和以后的工作中发生医疗事故或医患纠纷,从根源着手全面提高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法律素养。

5.2 改革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教学

多数卫生法学教师采用讲授法,先解释法规法条,再分析相关案例。对于学生来说法规法条非常枯燥,提不起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较差。教师在讲授卫生法学时,首先要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舍弃以讲授法为主的单一教学方法,采取热点案例法或实践法、现场法、判例法,组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法庭等多种教学活动[10-1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提供机会让学生运用卫生法学知识。比如进行课堂小演讲,利用所学卫生法学知识分析医患纠纷热点新闻;也可以设置课堂小剧场,组织学生将临床实践中常见的医患纠纷表演出来,教师引导学生用卫生法学知识解决医患纠纷问题[12]。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积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懂得按照教学内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设计最优的教学方案。此外,任课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这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卫生法学教学应该以提升学生法律素养为终极目标,不仅要教会学生懂法,更要教会其懂得用法,避免发生医患纠纷。

5.3 优化课程考核机制,侧重知识应用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能够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给予教师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方式的依据。在过去,卫生法学课程考核并不被重视,多数教师在期末考试前给学生划考试范围,设计几道简单的论述题,采取开卷形式考查。要提高卫生法学课程教学质量,就要优化课程考核机制,转变考查方式。医学生学习卫生法学的目的并不是将法条倒背如流,而是增强尊法、懂法、用法意识,因此考查应侧重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比如多提问、多组织学生发言或写论文,注重考核学生对卫生法学知识的应用。

目前卫生法学教学仍处于初级阶段[13],本次通过对高职院校医学生的调查,发现医学生卫生法学学习现状不乐观,同时教师教学方式欠佳。作为高职院校,应该采用有效措施,提高医学生对卫生法学课程的认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医学生法律素养。

猜你喜欢

法学医学生卫生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智取红领巾
浅谈开放教育法学思维的培养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畅通法治人才的培养端与需求端——深化法学继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法学视角下分享经济可持续发展探析
黑格尔的第一节法学课
卫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