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ACS联合导师制在医学影像系实习中的应用

2019-12-26樊晓雪畅智慧刘兆玉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幻灯片导师制

樊晓雪,畅智慧,刘兆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实习是培养医学影像系学生阅片能力、提升诊断水平的重要阶段。传统医学影像系教学中运用胶片及多媒体幻灯片来讲解典型病例的影像特征[1],但临床资料不全,观察病变角度单一,后期随访过程较复杂。在大数据时代,PACS(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不但在医疗工作中广泛应用,也成为医学影像系教学的重要手段[2]。教学用PACS模拟临床真实工作环境,能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及流程。本研究以肝脏占位性病变为主要内容,探讨PACS联合一对一导师制在医学影像系实习中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2018年我校医学影像系实习阶段的两个班本科学生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习前均已完成影像诊断学理论知识学习。实验班共33人,男生20人,女生13人;对照班共34人,男生22人,女生12人。两班学生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两班均实施一对一导师制,每名实习生安排一名带教导师,导师水平相当,均为高年资医师,负责学生的实习。实习教学内容由影像教研室统一制订,本文选择肝脏占位病变为主要内容,分成以下3部分。第一部分:带教导师向学生介绍临床病史、实验室阳性指标,并复习影像解剖知识;第二部分:带教导师向学生讲解疾病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第三部分:随访病理结果,回顾病例特征,总结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实验班采用PACS联合一对一导师制教学模式,对照班在一对一导师制基础上采用胶片及多媒体幻灯片教学模式。

1.3 观察指标

本阶段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出科考核,并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考核成绩越高表明学生阅片能力越强。总分100分,其中基础理论知识30分,报告描述30分,诊断水平40分。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满意程度调查,对带教导师进行备课情况调查,其中特别满意与一般满意均视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班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班出科考核各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 1),与同类研究结果一致[3]。

表1 两班出科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班出科考核成绩比较(±s,分)

班别 报告描述理论知识诊断水平总成绩实验班对照班P 2 4.5 1 5±1.5 4 3 2 1.2 6 4±2.5 5 0 2 4.7 2 7±1.5 2 6 2 1.5 2 9±1.6 3 7 3 3.1 2 1±1.8 4 9 8 2.3 6 3±3.7 8 1 7 1.9 1 1±3.6 0 4<0.0 5<0.0 5 2 9.1 1 7±2.6 9 4<0.0 5<0.0 5

2.2 两班教学满意度比较

调查显示,实验班学生教学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班(见表2),与秦燕等[4-5]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2 两班教学满意情况调查(人)

2.3 两班带教导师备课情况比较

调查发现,实验班带教导师中,认为备课较轻松的人数明显较多[4,6],与对照班带教导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

表3 两班带教导师备课情况比较(人)

3 讨论

3.1 PACS应用于教学的优势

传统胶片与多媒体幻灯片教学学生参与度低,实践机会少。目前PACS在临床工作中已广泛应用,但在医学影像系实习教学中应用较少[7]。我院建立专门的影像教学实验室,运用PACS进行教学,该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相关联,学生可以查看患者申请单,了解患者病史,明确临床医生开立检查的目的。学生可以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及密码登录PACS,该系统与临床工作系统基本一致,报告书写模板也与影像医生工作使用的模板相同。

传统胶片及幻灯片保存较困难,存在丢失或损坏情况。PACS存储功能强大,平时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典型病例、随访病理结果可及时加入收藏,实时更新病例库,并同步到教学系统,减轻带教导师备课负担,提高备课效率。

PACS查找方便、快捷。实习学生学习典型病例、了解病例征象后,可以利用PACS查找相同病例,自己阅片,观察病灶大小、形状、数目、密度、边缘形态等,避免在网络上或课件中查找浪费时间。例如,学生在PACS诊断结果一栏输入肝血管瘤及肝癌,即可查找相应的病例,根据审核医生在报告上的描述,可自学疾病的影像特征。实习学生通过大量分析病例,提升了报告书写能力及诊断水平。

3.2 PACS具有后处理功能

医学影像诊断以解剖知识为基础,学生要了解正常或异常结构,熟悉病变的影像特征,结合患者临床病史做出诊断。例如,当看到一个CT图像时,首先要做的是准确定位,PACS的后处理功能能够将薄层CT进行三维重建(如多平面重建及容积重建),学生将原始横断图像、三维重建图像与断层解剖、系统解剖图谱对比,加强对影像解剖的理解,既能对病灶准确定位,又能多角度观察病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实习学生自己查找病例,利用PACS的后处理功能对该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多角度观察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8],从而更好地认识解剖结构,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3.3 PACS随访病例更容易

利用PACS随访病例较胶片及幻灯片更容易,通过链接相关检查,能够查到我院所有检查报告,对同一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动态随访,最终结合病理诊断,对疾病有完整的认识。

3.4 PACS在影像考试中的应用

目前,影像实践考试也可利用PACS进行[9]。传统利用幻灯片进行考试,图片选取层面固定,不能调节对比度,学生难以看清楚图像。PACS可以调节窗宽窗位,对病灶局部放大处理,测量病灶大小及密度,还原真实图像,方便学生观察,同时也使考试更贴近临床实际。

3.5 一对一导师制

传统实习中,一名教师带一个班级学生实习,只能大致了解科室工作流程,与学生互动不足,学生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缺勤情况,实习效果差。我科将一对一导师制引入实习教学[10],一名实习学生指定一名带教导师,负责该阶段的全部实习教学,以学生为中心[5],并针对个体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同时,一对一教学使得学生与带教导师沟通更容易,明显激发了学生实习兴趣,提高了参与度,没有出现缺勤等情况。因此,一对一导师制能提升学生积极性,改善实习效果,有利于培养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的专业人才[11]。

综上所述,疾病诊断与临床治疗密切相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影像诊断水平至关重要。带教导师利用PACS列举病例,总结典型影像特征、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排除依据,较传统胶片及幻灯片教学优势更明显。学生在实习阶段利用PACS进行学习,培养阅片、报告描述能力,提高诊断水平。因此,PACS联合一对一导师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临床分析能力,为学生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幻灯片导师制
《中国医学影像杂志》稿约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美化保护二合一制作PPT连续背景图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实现幻灯片的缩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