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原生物学翻转课堂教学平台构建的实践探讨

2019-12-26林洁丹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效能问卷

林洁丹

(汕头卫生学校,广东 汕头 515000)

近年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新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成为共识。翻转课堂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教研课题,我校于2017年开展相关研究,在个别班级进行了实验。

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两个有力杠杆,其中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为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提供方便的学习资源与互动工具。我校尝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施病原生物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教学改革途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汕头卫生学校2017级开设病原生物学课程的班级有9个,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助产专业1班(对照组)和2班(实验组)共118人为研究对象。两组使用相同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由同一位教师授课。两组入学成绩、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授课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实验组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2.2 教学平台的构建 病原生物学微信公众平台包括课程开发平台、互动平台、测试(练习题)平台等。课程开发平台主要发布教学大纲、课程讲义、思维导图(线索)、微课视频、案例视频、操作视频、PPT和音频、知识扩展等,针对不同章节提供不同资源;互动平台供师生随时交流互动、讨论研究;测试(练习题)平台供学生随时了解该章节知识掌握程度,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完成测试并纳入考核成绩。

1.3 教学评价

1.3.1 理论考核 两组分别在总论、各论授课结束后及期末进行理论考核,检测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理论考核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总分均为100分。

1.3.2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采用梁宇颂[1]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该问卷分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共22道题,每个维度11道题,用于评价学生对实现既定学习目标能力及行为的自我认识。梁宇颂的研究发现,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20和0.752,表明该问卷的信度较高。采用5点计分法,分数越高代表效能感越高。所有问卷均由调查人员统一发放,学生独立作答,当场回收,有效回收率100.00%。

1.3.3 教学平台问卷调查 向实验组发放自制的教学平台适用性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完善教学平台设计。问卷由调查人员统一发放,学生独立作答,共发放问卷61份,回收有效问卷61份,有效回收率100.00%。

1.4 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病原生物学理论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3次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第一次理论考核成绩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二次和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第一次考核成绩n 第二次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实验组对照组P 6 1 5 7 7 2.8 2±1 4.0 8 7 2.0 0±1 6.3 7 7 7.6 6±1 5.9 0 6 8.1 6±1 7.7 8 8 5.3 3±1 2.3 0 7 6.6 8±2 1.8 4>0.0 5<0.0 1<0.0 5

2.2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结果

实验组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但只有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得分比较(±s,分)

实验组对照组P组别 总分3.4 1±0.9 0 3.0 9±1.0 2>0.0 5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3.2 3±1.0 1 3.1 2±1.0 4>0.0 5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3.4 6±0.8 7 3.0 7±1.1 0<0.0 5

2.3 教学平台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92%的学生认为思维导图(线索)非常适合自己学习,认为微课视频、测试(练习题)、案例视频、操作视频、互动平台非常适合自己学习的学生较多,而选择教学大纲、课程讲义、知识扩展的学生较少(见表3)。

3 讨论

3.1 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满足翻转课堂教学要求

翻转课堂是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微信公众平台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符合智能手机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的现实。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教师可以在智能手机上快速发送视频、音频、图片、文字、链接等,能构建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库,学生可以展开学习并通过语音功能随时与老师、同学进行对话交流,构建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调查显示,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第二次和期末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能满足翻转课堂教学要求,能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提高学习效果。

表3 实验组对教学平台适用性的评价[n(%)]

3.2 关注学生需求,构建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库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学习资源库构建必须关注学生的需求。调查显示,92%的学生认为思维导图(线索)非常适合自己学习,因为思维导图(线索)能直观呈现知识结构及思维过程,构建知识的整体框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自我效能感[2]。88%的学生认为测试(练习题)非常适合自己,表明反复做练习是掌握知识的基本方式。90%、87%、82%的学生分别认为微课视频、案例视频、操作视频非常适合自己,说明各类微视频能满足学生碎片化学习要求[3],受到学生的欢迎。而选择教学大纲、课程讲义、知识扩展的学生分别占20%、28%、33%,表明学生对枯燥的文本资料不感兴趣。另外,随着学习资源库的不断完善,教师可以创建容易记忆的自定义回复机制,将不同种类的学习资源进行分组,学生可以根据系统自动回复的资源获取自身所需的学习资料[4],有效开展自主学习。

3.3 构建微信学习社区,开展协作式学习

微信平台是交流平台。调查显示,61%的学生认为互动平台非常适合自己,表明仍有不少学生害羞或害怕交流,因此有必要建立以小组为单位的微信学习社区。学习社区人员不宜过多,允许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针对学习内容反复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总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是一种便捷易行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改变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效能问卷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的有效运用分析
问卷大调查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