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对等理论在阿里巴巴国际站品牌产品关键词英译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2019-12-25宋琳琳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购买者水龙头英译

【摘要】作者以著名功能翻译理论为理论支撑,以阿里巴巴国际站电商平台产品的关键词为研究对象,从语言的表达功能、信息功能、表感功能以及交感功能四个方面研究了产品关键词在英译的过程中如何向客户传递有效的产品信息。

【关键词】阿里巴巴国际站; 产品关键词; 英译; 语言交际功能

【作者简介】宋琳琳,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教师,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基金项目】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研究(项目编号:2017KY1376)。

一、研究背景

据网经旗下国内知名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交际规模达9万亿万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出口占比达到78.9%,进口比例21.1%,跨境电商的占比中出口仍占主导地位。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越来越重视知识产品,品牌出口已经成为近几年发展的主流趋势。根据2018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卖家地域分布,广东出口占比为20.5,其次为浙江省和江苏省,占比分别为17.2%和12.8%。在种类分布上,3C电子产品、服装产品和家居园艺等消费品一直是跨境电商交易平台最畅销的品类。跨境电商分布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依然美国、法国和俄罗斯。

从上面的分析及数据显示可以看出,未来几年,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将开始B2B品牌化建设之路,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将加速品牌化建设的速度,这就对我国出口品牌产品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关键词英译过程中如何保留中国及企业自身文化,在突出产品特性魅力的同时,还能让国外人士对中国的产品有一个独特的“本土化”认可,是品牌产品关键词英译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土化在本论文的研究里,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保留我国企业产品特色、民族品牌特色,二是产品能融入国外民族消费的民族特色、消费特色等。

二、研究方法

本文搜集了我校合作企业浙江台州一家进出口外贸公司的真实数据,采用数据分析、对比研究方法,数据收集渠道为这家外贸企业的阿里巴巴国际站,搜集时段为2018年1月至3月。由于2月和3月数据变化不明显,故本论文重点分析了2018年1月的数据。

三、功能翻译理论

尤金·奈达是美国乃至全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吕朦, 2007:7)。纵观奈达的语言和翻译学理论发展轨道,结合中国翻译理论界对奈达的研究成果,简述如下:第一,翻译信息论。译者可以“采用处理语言结构的科学途径、语义分析的途径和信息论”来处理翻译问题。翻译即交际,译文如果不能起到交际的作用,译文无效。第二,“动态对等”论,即译文要求信息内容和形式对等,“功能对等”实现翻译效果更具说服力。第三,读者反映论。翻译的受众对象是译文读者或接受者,评判譯文质量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并把源语言读者和目的语读者的反应进行对比,看两者的反应是否一致。第四,语言共性论。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找到彼此对等的表达词语交际,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谭再喜,1984)。

综合功能对等理论,本文将从语言的表达功能、信息功能、表感功能以及交感功能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四、品牌产品关键词英译时如何应用交际翻译理论

1.品牌产品关键词英译时必须注重产品内涵。品牌产品关键词英译时产品具有内涵必须通过英语词汇具备的表达功能对外宣传出去,通过英译词汇的展示,购买者对产品才会有深刻的认识。能表达或传递产品内涵的词汇才能有效传递产品的特色。

我们以浙江台州某公司某品牌线上水龙头产品名称“中国线上成交镀铬水龙头”中关键词英译为例进行分析,这种水龙头的特色是使用的镀铬技术(产品的特色手艺),在电流作用下,当金属铬溶解在电解质中时就会在产品表面形成一层铬金属保护膜,这种技术能让产品表层更加牢固,从而起到保护产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效果。该外贸公司网站上英译此技术时翻译为chrome surface finishing,finishing在朗文词典里汉译为“使光滑,给……最后加工,涂饰”。镀铬是产品加工或成品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产品表面镀一层铬金属,让产品看起来更加精致美观,更重要的是保护产品的内部结构,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看网站上“镀铬”被英译为chrome surface finishing,这里主要是finishing的使用,这个词主要表达铬金属能让产品表面光亮,这里主要强调镀铬的表面效果。这个词忽略产品核心技术的内涵——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这是购买者最关注的。而另外一个词,treatment郎文词典里解释为“保护/清洁”,这让镀铬技术使用效果通过英译的文字有效地传递给了购买者,把这种技术的内涵通过词汇传递给了消费者。通过功能对等理论的对比分析,我们初步验证chrome surface treatment比chrome surface finishing更恰到好处。

为了检验我们应用功能对等理论对英译的效果进行的对比分析,我们从阿里巴巴国际站购买者在产品检索环节、点击环节至订单成交环节进行过程分析。

显而易见,表1里面finishing的曝光率比treatment明显高,尽管前者被检索出来了,但买家点击商品进一步浏览商品的行为点击率较低,点击后对商品进一步询盘、洽谈的转化率更低,关键是最后没有人对商品反馈任何信息,成交量为0。而后者曝光率(被检索出来)尽管不高,但购买者对商品比较感兴趣,点击率和转化率比较高,反馈率达到25%。这个检测结果发现,treatment词汇的使用比finishing更能很好地传递产品的内涵。

2.品牌产品关键词英译时必须传递有效的产品信息。产品关键词英译时传递的表达信息必须是购买者认可、赏心悦目的信息,所以,英译的结果就是产品能否有效传递、表达被接受的过程。英译者必须明白购买者内心想接受的产品的有效信息是什么?这要求译者必须跨越文化差异,明白英译词汇在异国地域网络采购时的心理活动,以及英译词汇传达出的信息能否迎合客户采购时的心理状态。

从语义的角度上分析,“水管”被英译为water pipe或者water tube,“厨房水龙头水管”被英译为kitchen faucet water pipe,英汉字体互相照应,从词汇对照层面上看,问题不明显,但仅从英译faucet water pipe容易产生歧义,如果不是有前置修饰词kitchen,购买者更难理解成为厨房用的水龙头的水管。而faucet spout解释为水龙头的water column(水管),更符合购买者的语言表达习惯,产品的实质内容被准确表达,所以“厨房水龙头水管”被英译为faucet spout更加恰当。

为了检验英译对比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是否一致,我们从阿里巴巴国际站购买者在产品检索环节、点击环节至订单成交环节进行过程分析。

按照汉语产品名称的字面意思,C管直接英译为C shape,但根据对产品的了解,这里指的是企业生产的“所有”C形的水龙头出水管。若只是直译成为C shape,很容易扭曲厂家的产品,让消费者认为就是这种固定形状和尺寸的产品,顾应英译为C series.

为了检验英译对比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是否一致,我们从阿里巴巴国际站购买者在产品检索环节、点击环节至订单成交环节进行过程分析。

显然,C series的英译效果更加明显,特别是在点击率和反馈率方面,让更多的消费者理解并明白企业的C系列产品,并愿意进一步去了解并洽谈产品。

4.品牌产品关键词英译时要注重买卖双方体验感受。根据奈达的功能翻译理论,品牌产品关键词英译时的顺序并一定遵循英语的语法规则(王华, 2010),而更要考虑买方购买商品时的搜索体感,即网络平台购物关键词检索习惯,源语言发出者(制造企业)对产品的感受才能同等地传递给目的语接受者(消费者)(Wang Dongfeng, 2000)。

以例4为例,下划线产品可以直接按照汉语产品名称的顺序英译为stainless steel faucet spout,而在网站上英文检索产品名称时,发现不锈钢水龙头出水管还有其他的英译成果stainless steel faucet spout,这个英译的版本打乱了汉英对照的顺序,先英译产品核心关键词“水龙头出水管”,然后再英译修饰词“不锈钢”,英译的结果为faucet spout stainless steel,这个英译成果有点让人有点难以理解。但换位思考,中国人网络平台购物有相当一部分有这样的购物习惯,假设想买一件衬衫,刚开始没有确定衬衫的布料、款式时,只检索“衬衫”,如果稍微确定衬衫的种类,相当一部分购买者会检索“衬衫花式 ”,这也是一种消费者思维体验滞后的体现。换位分析,就明白例4的第二种英译成果比较切合网络消费现场情景。

为了检验英译对比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是否一致,我们从阿里巴巴国际站购买者在产品检索环节、点击环节至订单成交环节进行过程分析。

五、结论

通过对论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關键词英译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所产生的效果。首先,产品关键词在英译时注重产品内涵,英译时要把产品的具体内涵体现出来,从而抓住客户的购买心理:其次,产品关键词英译时注重信息传递,把客户最想了解的产品信息传递给客户,增加买方对产品的了解;再次,产品关键词英译时注意产品内容,不必完全按照语法顺序,达到语句流畅通顺即可;同时,英译者要注重目的语的灵活应用;最后,产品关键词英译时注重买方双方的彼此感受,了解对方的语言表达及接受情况,从而达到心灵上的默契。

参考文献:

[1]Wang, Dongfeng.“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Readers Response: On the Notion of the Readers Equal Response Proposed by Nida.”Cul-ture and Translation.China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0.

[2]吕朦. 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再认识[J].贵州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2007(27):185-186.

[3]谭载喜. 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4]王华. 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标准对翻译实践的指导[J]. 语文学刊, 2017(7):70-71.

猜你喜欢

购买者水龙头英译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推理:左扭扭,右扭扭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调研及比较
国外房地产市场差异化调控经验做法及启示
空中的水龙头
声控水龙头
水龙头
“小”的英译
略评法学论文篇目之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