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角下海南国际旅游岛英语推介文本研究

2019-12-25李文娟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跨文化

【摘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两个基本要点,以旅游业为主导和旅游业国际化自由化。海南国际旅游岛英语推介文本不只是简单的中文翻译,国际旅客所处的文化各不相同,要设计出能吸引国际旅游者的产品,然后通过推介文本,把旅游产品推介给旅游者。

【关键词】跨文化;英语推介文本;国际旅游岛

【作者简介】李文娟,女,汉族,海南澄迈人,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英语教学法 。

【基金项目】2015 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跨文化视角下海南国际旅游岛英语推介文本研究”(编号: HNSK( ZC)15-35) 成果之一。

一、引言

2009 年12 月31 日,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 年1 月4 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8 年4 月13 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 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随后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在《指导意见》当中,要把海南省建设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延续了2009 年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是4大战略定位中唯一对应产业形态的,其他的战略定位,则是构成了对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支撑或相互依赖条件。这说明,在海南自贸港(区)建设过程中,以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作为为战略目标的行动计划,在实践上要落实成以旅游发展为龙头,以国际旅游发展为最大和最先的抓手,“统筹陆地和海洋保护发展”,进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国际旅游岛”是指在旅游领域实行特殊政策的国际化的某个特定海岛,国际旅游岛包含两个基本必要条件:一、旅游业是本岛的支柱性、主导性的产业。二、必须国际化程度高,即在旅游产业和相关的产业领域之内,实现高度的服务自由化和高度的国际化,产生超越国界的吸引力。国际旅游业蓬勃发展是国际旅游岛的重要特征之一。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就是要把海南岛建成国际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海岛,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领域内服务高度自由化的海岛,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领域内服务高度国际化的海岛,旅游业要成海南岛的支柱性的产业和主导性的产业。

由于旅游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因此从跨文化的视角来研究这个问题,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角度。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英语文本推介研究要回答这么几个问题:一、推介什么?有什么样的特点?二、向谁推介?推介的目标对象有什么特性?三、如何进行推介?

有的问题很好回答,很显然,推介的是海南国际旅游岛,推介的目标对象是国际游客,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有什么特点,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旅游目的地的国际游客或潜在游客有什么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推介则是本文后面要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文献进行相应归纳还有总结,在这个基础上,理清研究思路,了解当前动态和现状,构建好本文研究架构。最后,为了深入了解境外游客对英文推介文本的真实需求,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海口和三亚的使用英语的境外游客做问卷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现状介绍

海南在2009 年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颁布之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以海口、三亚为代表的国际旅游接待能力,已经部分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比如:653公里的环岛高铁把临海的十二个县市全部连在了一起,3 小时内可达;各机场与高铁线路互通,空铁联运,美兰、凤凰机场二期工程扩建,给每年四千多万乘飞机到达海南的旅客出行更加便利;环岛高速公路实现了闭合,“田”字高速公路快速推进,并且逐渐向中部山区进行延伸;海口、三亚等地的游艇码头、邮轮母港的建成使用,南海航线、环大洋洲航线、环球航线、东南亚航线等航线的逐渐开通,推动了蓝色产业的发展;旅游“厕所革命”从景点到海南全域推广, “家庭厕所”“生态厕所”“无障碍厕所”的建立等,这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

2017 年止,海南省共有126 家星级酒店,其中五星级26 家,四星级38 家,五星级和四星级酒店集中分布在三亚、海口等地。共计有54 个景区,其中5A 级景区6 个4A 级景区17 个。从景区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三亚和海口地区,其中以自然景观为主,而其他市县需要突破自然景观的限制,发展本土黎族、苗族的文化特色,开展文化旅游。

三、复杂多元的国际旅游者

由于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各种不同,世界上各国各地在遥远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间,形成了各自的不同的文化。即使是在同一个文化、文明类型内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以及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不同的教育背景,都使人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态度等,即各种不同的亚文化。比如在中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就是不同的亚文化。亚文化内部甚至还包含了不足以构成特定文化或者亚文化的亚群体。即便是同一个亚群体,因为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并不完全相同,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仍然有或大或小的差别,甚至是明显的不同。

在全球交通往来日益方便的现代社会,由于文化的兼容性和吸收性,不同文化之间在相互接触过程中,又会去吸收其他文化的要素,更是慢慢地形成一种差异于原母体的新文化。

文化的多元性复杂性远超我们想象。

国际旅游者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所认同的旅游文化自然是千差万别,不少研究者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就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文化差异性做了很多研究,比如,比如程静比较了中英的旅游文化差异,发现在旅游饮食观、旅游审美观、旅游消费观、旅游方式和旅游动机、导游服务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郭艳琴比较了中德的旅游文化差异,发现旅游者行为、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选择、旅游者的旅游目的等也存在差异。马静 以在西安的国内旅游者和国际旅游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旅游者的跨文化旅游行为进行比较,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旅游者的各自行为差异,并且“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制定合理的旅游开发与发展策略”。

四、推介文本怎么写

英文旅游推介文本属于旅游翻译的范畴。根据功能主义理论,文本分为expressive型文本、informative型文本和vocative型文本。旅游文本被认为是典型的vocative型文本,对游客起到指导、宣传、劝导、鼓动等作用。

海南旅游客源仍以国内游客为主,“2017 年国内游客6633.07 万人次,入境游客111.94 万人次。”,“2017 年国内旅游收入766.77 亿元,国际旅游收入6.81 亿美元” 。因此,旅游推介文本主要面向国内游客,呼唤国内游客的兴趣和旅游行为。海南的英文旅游推介文本一般由中文推介文本翻译成英文推介文本,或者由主要针对国内游客的旅游推介文本输出为英文推介文本。对于海南旅游的英语翻译,研究者一般关注的是翻译的技巧、翻译的时候是否误译、是否符合西方的文化习惯等。比如虽然研究的是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跨文化旅游的英语翻译问题,但更关注的却是翻译技巧的问题。主要研究的是:“使翻译出来的文本可以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还能够顺应游客的语言习惯。”。当然不只是海南的旅游翻译存在这样的问题,国内其他地方的研究也同样出现同样的问题,比如认为:“旅游翻译主要是汉译英”,在对青海省旅游英语翻译现状调查研究时,也只研究了旅游翻译中存在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中国式英语、用词不当、翻译版本不统一等纯语言学翻译的问题上。

旅游推介文本是把旅游目的地推介给旅游者的一个媒介,作为产生交际的两种文化的沟通的媒介,是游客接触到的关于旅游目的地的第一手资料。那么如何写推介文本呢?推介文本离不开推介品和推介对象,国际旅游岛包含两个基本要件一是旅游业主导,即旅游业成本岛的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二是国际化,即在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领域内,实现服务自由化和国际化,产生超国界吸引力。由此可知,我们的推介文本主要是向国际旅游者推介海南国际旅游岛。

按照跨文化的观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兴趣、爱好等有明显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游客,旅游文化不一样,对于同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动机、旅游方式等都会存在差异。

推介文本链接推介品和被推介者,在本文就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旅游者,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一些现状和特点前文也有介绍,对于国际旅游者的复杂多元前文也有分析。

对于背景文化各异的国际旅游者,推介同一个海南国际旅游岛,不能使用同一套推介文本。而且推介文本不是架构于空中楼阁之上的,必须是服务于推介品的。文化不同的国际旅游者,对海南国际旅游岛感兴趣的地方也是不一样的,旅游业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国际旅游者群体喜好,在海南现有资源基础上,开发相应旅游吸引物,打包成有吸引力的产品,然后对推介品进行推介。

当然除了个性之外,还有共性。研究发现国际游客对海南的目的地感知第一主成分因子为:“良好的海岛旅游业形象、异国风情的特色建筑、美观的海岛容貌、良好的休憩与放松环境、浓郁的文化风情与民俗、特色的旅游活动”,第二主成分因子为:“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便利的游道、适宜的气候和生态、良好的住宿设施”。那么设计产品,撰写推介文本时,就要突出这两方面的主成分因子。

再比如,旅游者都希望在旅游过程中受到足够的尊重,尤其是人格的尊重。这就是每一个个性鲜明的旅游目的地都必须高度重视的共性。当然不同文化的游客认同的尊重又是不一样的,需要利用跨文化比较,给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不同的形式,但是同样的尊重。

另外,按接受理论的观点,旅游者在阅读推介文本的时候,一般对推介文本存在着先在性的期待的同时,还存在着创造性的期待。中英旅游推介文本在语言、文化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信息、政治意识形态和语用视角方面也同样差异巨大,国际旅游者的期待视野与源语读者的期待視野当然是有很大不同的。国际旅游者在阅读译本的时候,难免下意识地去寻找和他(她)先在性期待视野中的,相似的结构还有信息,从而达成对译本的理解和欣赏。因此,译者在旅游推介文本的英语文本撰写工作中,必须采用种种翻译策略与技巧,比如:语言归化、文化类推、文化注解,还有信息转换、信息增减和视角转换等,尽量关照到旅游者的期待视野,满足到旅游者的期待视野。创造性期待是指国际旅游者有兴趣而且想要获取新异的阅读体验。国际旅游者不可能只满足于与他(她)的先在性期待视野一致的旅游文本。相反的,真正打动他(她)们的是那些不同于他(她)们的先在性期待视野的新鲜而陌生的东西。因此,写英语旅游推介文本时应该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保留一定数量具有海南国际旅游岛特色的文本信息和语言范式,超越和拓宽国际旅游者们在语言、文化、信息等方面,以及政治意识形态和语用视角等的期待视野,最终实现推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目的。

五、总结与不足

本文首先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了国际游客的特点,并建议用跨文化比较的方法,找出国际旅客的共性。然后就英语推介文本进行了分析,提出推介文本链接旅游产品和国际旅客,应该在创新打包出能够吸引国外旅客产品的基础上,对推介文本进行设计,推介给对应的国际旅客。最后,还分析了问卷调查结果,并就调查结果给出建议。

参考文献:

[1]程静.中英旅游文化比较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06):268.

[2]郭艳琴,曹良坤.中德旅游文化差异性研究[J].度假旅游,2018 (08):125-126.

[3]马静. 旅游者跨文化旅游行为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4]冯建平,杨迎华.贵州省民族特色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与教学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01):242-245.

[5]徐游.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模式分析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13):152-154+171.

[6]王兰春.“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跨文化旅游英语翻译[A]. 海南省翻译协会;海南省翻译协会.语言·跨文化交际·翻译[C].海南省翻译协会;海南省翻译协会:海南省翻译协会,2010:10.

[7]康倩,陆向鹏.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探讨旅游英语文本翻译——评《翻译·跨文化旅游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7(10):98.

[8]张广勇.贵州旅游翻译:问题与对策[J].教育文化论坛,2010, 2(04):61-64.

[9]杨莉.青海省旅游英语翻译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4,33(13):10-12.

[10]徐海军. 基于入境旅游视角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跨文化
外语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探析
跨文化传播何以可能与以何致胜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的途径
跨文化传播学理与实践的全景展现
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简笔画在培养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使用策略
跨文化外语教育研究概述
浅议中国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