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日常反馈性测试形成性评价实践研究

2019-12-25朱鸿毅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均分模板维度

【摘要】本文基于英语测试评价现状,遵循可操作性,发展性,过程性及激励性原则,经过多年的评价实践,对英语日常反馈性测试的形成性评价进行实践研究并建模:以成绩、排名、均分差、个人均分比、个人均分比之比等维度来评价学生的学科日常反馈性测试中的进步幅度、测试成绩与个人的平时水平间的关系,并表扬高分名单及分数、自动化生成形成性评价及个性化评语。旨在实现评价过程与环节的简化,减轻教师的评价工作量,并实现即时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获得自信和成就感目的。

【关键词】日常反馈性测试;形成性评价

【作者简介】朱鸿毅,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威尼斯水城分校。

一、日常反馈性测试形成性评价势在必行

1.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地位,也提出了可行的建议:评价应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及时、有效地监控,以起到对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2.教育现实客观需求日常反馈性测试的形成性评价进行探索。当前社会和学校过于关注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不足;评价实践手段落后制约着形成性评价的科学有效实施,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评价的阻力和成本; 家长关注孩子的英语学科的学习状况及效果,主观需要形成性评价来了解孩子的近期学习动态。

二、形成性评价实践的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的形成性评价才能真正有助于对学生的日常反馈性测试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所以,简化评价过程与环节并具备可操作性的评价才有推广意义,才能使过程性评价具备即时性和规范性。

2.发展性原则。评价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所以英语形成性评价实践研究中,要求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动态变化及进退步的趋势,不以评价结果作为奖惩依据,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以评促进。

3.过程性原则。评价要关注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在英语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终结性的结果评价,更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努力及成绩做出及时的评价。因此,评价的“重心”要由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通过全程性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等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4.激励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是指评价应促使被评对象形成继续努力或在进一步活动中克服不足之处,增强提高活动效果的动机或期望。这是教育评价要鼓励评价对象前进、促进其发展的目的所决定。”

即时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当时点评的过程,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的进行性的评估。可以充分地体现出激励性原则。

三、评价实践范围的界定

形成性评价,就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 所做出的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英语日常反馈性测试形成性评价是指英语教师基于英语教学反馈环节对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测试(诸如听写,默写,背诵,对话及书面测试等)的结果做出发展性的评价,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过程中个人努力所产生的积极的变化,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和英语学习动力。

四、评价纬度

日常反馈性测试的形成性评价研究实践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发展趋势,成绩与排名变化是最基本的两个维度。

然名次变化不能充分说明学生测试中是否进步。现实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形:甲生排名退步,但与相邻的前几名间的分差甚微,甚至可以忽略。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名次变化来判断该生的进步幅度。

基于激励性原则,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主要目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我们希望评价能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可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使态度不端正的学生也能体会到不同程度的努力会有不同层次的收获。

简单的分数比较,难以全面反映测试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因为难度不同,班级均分会有变化,学生个体的成绩也会不同,形成性评价不能简单直接地比较分数。实践中发现:学生个体的测试成绩与班级均分的差距,可以反映该生学习状况。所以个体成绩与班级均分间的差(均分差维度)是我们需要考量的参数。但性质相似或相同且测试时间相近的两次测试均分差,也不能做简单的加减运算,因这不能客观反映测试对象的成绩细微动态变化。研究实践中还发现:个体测试成绩与群体均分之间的比值(即个体测试成绩÷群体均分=个人均分比)能消除难度维度的因素影响,反映学生测试状况。我们可以将两次均分比进行比较。若个人均分比之比大于1,说明进步了,小于1说明退步了,均分比值越大显示进步幅度越大。所以学生的个人均分比与个人均分比之比这两个维度必须纳入形成性评价的维度。

如白永应在Unit 1测试中96分,班级均分93,在Unit 2测试中80分,班级均分72.9。从原始分数来看,96分降到了80分,明显退步16分,然而这种评价不可取。因为班级均分变化明显:从93分降到72.9分,降低20.1分。均分差异反映后测的难度远大于前测的难度,是以不可简单地将两个分数相减来评价学生的进步与否。实践中,笔者比较两次成绩与均分间的比值,Unit 1测试中个人均分比96÷93≈1.03,Unit 2测试中个人均分比80÷72.9≈1.09。很明显Unit2测试的个人均分比为1.09高于Unit 1测试的个人均分比为1.03,我们可以得出评价结论:白永应同学进步了,这也跟名次变化(20-15=5)的分析相吻合。

所以,笔者在评价的时候引入了“个人均分比”與“个人均分比之比”这两个概念。

然而,这不能反映他的成绩是否是他平时的水平,笔者对他的成绩进行纵向比较,将他的Unit2测试成绩与他个人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80-72.9)÷(71.06-76.01)>1,结果显示,这次测试成绩超出他平时的水平,可以这样评价:此测试成绩比平时成绩乐观。

五、评价模板的建模

2008年起,笔者试用中国移动的校信通平台提供的模板发送孩子的成绩,效果不错。但是,只呈现学生的学科成绩及排名,缺乏对孩子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地形成性评价。

为了有更完善的科学形成性评价,笔者开始了评价模板的建模实践研究课题。

1.确定短信的维度内容。短信评价反馈的维度涉及两次测试的成绩、均分、排名,高分名单,进步名单,本次测试与之前测试均分比较,本次测试与班级历次测试均分比较,进步或退步评价以及个性化评语等。

2.建立模板。笔者经过多年的努力,基于excel和可操作性原则对英语日常反馈性测试形成性评价模板进行探索与研究,最终实现了简化教师评价过程和及时评价的目的:

创建一个名为“英语日常性测试形成性评价模板”文件夹,在该文件夹内建一个名为“日常反馈性成绩评价模板.xlsx”的模板文件,内建4个模板工作表:参数设置,成绩录入,评价分析,短信。

六、结束语

形成性评价实践研究初步实现了英语教学的日常反馈性测试评价的过程与环节的简化和评价的全面化,减轻教师的评价工作量,并实现即时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获得自信与成就感的目的。评价模板可借助校短信平台即时与家长分享学生测试的评价,既保护学生的隐私又表扬高分同学和进步的同学,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也主动争取与家长的交流与合作。

当然,这个评价模板在使用中可能还有不足,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继续引起自己关注学生的评价观及教学手段的开发与利用,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3)8:33-39.

[2]王景英.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均分模板维度
蝴蝶标本(外一首)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面积均分线的推广
把握数学解题模板,轻松做题一二三
SOLIDWORKS Electrical清单模板定制方法
文档提效 用好WPS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