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师范本科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共同体构建研究

2019-12-25段海燕李芳媛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高校

段海燕 李芳媛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普及与发展,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平台和移动数字终端设备,构建完善的师生交互协作学习团体。研究调查表明新建的本科师范院校与老牌师范院校在利用网络技术构建外语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方面有所差异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方面,首先,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变成资源分享者、情感沟通者和促进学生交流的鼓励者。其次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获得所需的资料开展自主学习,师生之间可以弹性地选择通过网络或面对面交流,进行评价和信息反馈,同时也可以组织学习小组定期学习和分享学习经验,切实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共同体建构

【Abstract】With the high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teachers can make full use of network platform and mobile digital terminal equipment to build a perfect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ve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and deficiencies between the new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the old normal universities in the use of network technology to build a teacher-student learning community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In terms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first of all,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s and roles, they change from knowledge spreaders and instructor into resource distributors, emotional communicators and prompters to promote students communication. Secondly, students use the network platform to obtain the required materials to carry out independent learn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flexibly choose to communicate online or face to face to conduct evaluation and information feedback.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n also organize study groups to study regularly and share learning experience to form a network learning community.

【Key words】New normal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community construction

【作者简介】段海燕 (1978-),女,江西南昌人,豫章师范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李芳媛(1973-),女,江西南昌人,豫章师范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基金来源: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新建师范本科院校外语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课题编号:19YB298。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和教育2.0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协作性、资源共享性等时代特征,那么现代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移动设备,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使学习者和教学执行者构建形成学习共同体,达成学习资源共享,学习任务共同完成,实现信息交互、学习互动,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推动外语教学创新发展。本研究以江西某高等师范院校,一所新升本科院校的师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新升本科院校与老牌的师范本科院校相比,毫无疑问从学校的办学经验、教师专业水平、教师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相对处于弱势,存在很大差距。针对以上不足,特别是英语学科教师专业水平、专业能力亟待提高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弱、学习能力较差,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围绕同一英語学习领域,建构的师范特色的动态学习体系。

二、相关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性研究。1887 年,学者斐迪南·腾尼斯 ( 德国 ) 提出“共同体”理论,在他看来,共同体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关系的联结,是指拥有一样归属感的一个集体组织。随后萨乔万尼提出学校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的理念,至此国外众多学者就“学习共同体”开展各种研究。如霍姆斯(1986)提出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要充分考虑实践、文化环境和教学素质等因素。美国学者彼得·圣吉(1990)提出就学习共同体提出了“学习型组织”。富兰和哈格瑞夫斯(1991)调查显示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合作方式形成共同体能有效增强其自信心和归属感。达琳· 哈蒙德 (1996) 年提出学校应该提供更多时间和便利条件方便教师们能聚集一起合作设计教学步骤、相互观摩课堂教学过程和最后进行反思讨论。美国研究者雪莉·.霍德将教师学习共同体划分为非连续性和互相联系的五种形式:(1)通过民主决策培养领导力,组成支持共享型学习团体;(2)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价值理念,组成同种价值观型学习团体;(3)教师之间合作探讨,系统化使用和分享资源,组成研究型学习共同体;(4)鼓励交换思想,工作形成条理化;(5)通过帮助师生形成信任与认同,组成相互扶持学习共同体。

综上所述,国外专家学者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数量还是比较多,而且多为实证研究,研究当中专家通常结合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提出符合时代特征学习共同体的策略和思路,对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较好的理论价值。

2. 国内相关性研究。 国内学者钟起泉(1998)在提出“新世纪基础学校为一种学习共同体”,至此国内众多学者也开始致力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笔者仅通过知网的CNKI搜索引擎搜索“学习共同体”关键词截止至直到2019年7月知网所收录的相关期刊高达25225篇,其中硕博论文为1209篇。从以上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学者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张建伟(2005)在出版的《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一书中提出学习共同体就是师生通过各种方式分享学习资源,协作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同时形成了一种彼此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顾小清教授(2008)在《教育技术》期刊发表的文章《构建网上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研究》中認为:“共同体成员之间合作是形成内部成员良好关系的基础。”张运卉把教师学习共同体和教师发展相结合,她认为教师培训的可以采用学习共同体模式,尊重教师发展个性,挖掘教师发展潜能,促进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提升。

综上所述,国内专家学者对学习共同体研究较多,并且往往集中在三个方面:(1)从实用性应用视角,就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构建学习共同体提出具体举措和建议;(2)从生态学的视角,提出创设好的学习环境会更有利于学习有价值的知识,并且就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原则,提出了具体构建的措施和建议;(3)从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分享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成功经验以及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启示等。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新建师范院校外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1.构建师生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存在的问题。

(1)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知识共享意愿缺乏。通过调查显示:该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和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经常通过QQ、微信、邮箱等方式讨论、交流和分享专业知识的人数不足30%,那这意味着师生和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意愿主动性不强。

(2)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缺失专家学者的专业性指导和参与者的范围不够广泛。教学活动多为主观能动性工作,网络资源繁杂,参与者多为本单位师生参加学习团体,没有名师的指点,许多活动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教学效果提高不明显。

(3)学习共同体参与方式过于形式化和网络信息技术使用不到位。共同体内成员由于组织者的强制性活动或某些活动脱离实际,使得所有成员不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还有一些教师网络信息技术掌握不佳,不能随时随地自如地开展线上线下的交流活动,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2.就以上问题探讨新建范本科院校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1)建立完善学习共同体构建机制。新建范本科院校的师生有着迫切减少与老牌师范本科院校差距的意识,师生虽然都是自觉加入学习共同体,但是通过完善管理机制,能够确保促进学习共同体的良性发展。首先,要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师生能够自觉遵守,并方便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其次,学习共同体的每位成员都要积极分享和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根据学习内容提出意见和反思,教师在一定时限内撰写相关文章,学生定期要写学习心得和总结报告,学习要留痕。再次,要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考核机制,让每一位成员都要参加考核,发现不足,从而针对性的学习和提升。最后,聘请名师专家进行点评,从而能促进有效的改进,达到教师专业水平快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2)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拓宽团队合作领域。第一,把学生所需要的基本的学习资料和学习进度放在相关精品共享课程或相关网页以校园 MOOC 教学平台,打造智慧校园,让学生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资料,并就获得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能力。第二,面对面学习方式,执行在课堂内或通过网上学习和面对面学习过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完成一些学习成果。第三,协作延伸学习方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组成学习小组定期讨论和分享学习经历,通过移动终端,形成移动学习共同体。有条件的情况下由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基地等进行实习学习。

(3)完善学习共同体评价机制。首先制定考评标准,建立考评组织;其次是要做到采取客观如实评价自己结合同行评价和学校考评;再次是对考评结果正确、公平地处理。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考评不能仅仅是把重点放在做没有做,而是放在如何做,也不能仅仅是看重教师的教学成绩或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要看重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教授过程。学习共同体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就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观察、讨论、分享、反思,所以评价不能单一,要采用过程性多元评价,这样才能使教师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最终帮助学生提高专业学习能力。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领域同样要重视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新建师范本科院校打造将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和教师、专家、辅导员等助学者共同构建一个合作学习团体。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在自如无压力的沟通、交流和分享教学和学习,完成学习目标和教学任务,从而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形成和谐发展的特有的共同体文化。

参考文献:

[1]Tegmark, M. Life 3.0:Being Huma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First edition.ed)[M].New York: Alfred A.Knopf, 2017.

[2]Zhao, Y What Works can Hurt : Side Effects in Education [M].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 2018b.

[3]陈育锋.试论协同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5:75-76.

[4]韩国春,张敏.混合式学习中外语教师角色定位初探——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学设计的视角[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01):119-120.

[5]廖旭梅.以学习共同体模式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基于文华学院学习指导工作坊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7(1),91-94

[6]吴巍莹.走向融合—一个学习共同体的成长的历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20-22.

[7]吴艳.美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个案研究—以华盛顿州贝尔维尤市泰伊(Tyee)中学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6),51-56.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高校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