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技术的探讨

2019-12-25

通信电源技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传感控制技术继电保护

耿 光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供电公司,四川 内江 641003)

0 引 言

进入到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继电保护装置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智能电网建设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需应用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技术进行高效能的继电器保护,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1 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技术的主要内容

1.1 数字控制技术

数字控制技术主要是指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作为整个信号保护的核心基础,应用相关数据统计办法进行继电传输保护运行参数的全面获取,并根据这个参数,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将各种分类的运行数据与运行信息传输到整个变电调度中心,从而优化远程控制效果。

通过这种数字化的远程控制体系,管理中心的技术人员可以自动获取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发出更加优化的决策指令。计算机控制体系也可以自动接受这种指令,从而提高继电保护工作的实际效能。此外,数字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断路器等发出分段指令和连续指令,从而提高全面控制的调节效果。

1.2 智能控制技术

现代化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智能控制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模块,继电保护装置也是重点应用范围之一[1]。目前,很多电力企业都将系统的未来发展放在智能控制系统的建设上。一般整个智能化控制系统包含的关键组件有摄像头组件、电缆组件、显示器设备、监视器设备及数字视频主机等,如图1 所示。

图1 智能化监控设备结构

这种智能化监控设备可以对整个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继电保护传输进行实况监测,以前端摄像头作为感知系统,运用传输设备,将各个自动化信息进行系统采集与智能分类。

1.3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整个通信网络继电保护装置传输的运行基础。应用这种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在远程编写的基础上,实现对继电保护信息的自动存储、自动分类、自动整理与自动挖掘。

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可以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整合在一起,全面提高目前继电保护模式设定和流程优化的系统性程度。一般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远程自动化控制体系对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进行全面监控,从而描绘出智能立体图像,建立三维分析模型。利用这种图像和模型,不同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目前继电保护系统处于的状态、出现的问题及存在的风险。

这种自动化控制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停车作业与停车检修,提高整个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并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和误差,提高整个系统监测与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

1.4 智能传感技术

智能传感技术适应了电气设备以及机电保护系统中仪器的精细化发展的要求,能对不同的设备进行精细化的状态监控,全方面、全时段地开展实时动态监测。不同的智能传感元件,如图2 所示,通过这种数字化的实时监测,全方位地获得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判断设备运转状态的良好程度,并通过指数判断,分析其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图2 某企业生产的ABB 智能传感元件

同时,这种智能传感设备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终端的智能化操控体系,如终端电脑显示屏、移动端显示屏等,对继电保护器以及智能电网中的自动化控制程序进行有效的操控,方便自动化节点传输信号的接收与发送,并对智能传感器上传的各种数字化信号进行灵活的抓取与存储。

1.5 远程故障诊断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程度不断提高,通信设备的复杂程度也不断提高。远程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实现运维与检修系统的优化保护,将设备运行的具体监测信息反馈给终端网络服务器,从而通过实现整体设备的无人操控。

远程故障诊断技术通过无线传感设备以及智能传感设备上传的一些设备运行信号对设备运行的状态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自动修复技术、自动定位技术及自动检测技术在第一时间将出现问题的设备具体信息反馈给工作人员。必要时,远程传感设备可以自动地切断故障设备与其他连接设备之间的关系,从而将整体的设备运行危害降到最低[2]。

2 电力通信网络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优化检测的完整性

通过继电保护信号技术的具体应用,电力企业可以对各个智能化电子设备的具体运行给予针对性、规范性、系统性的专业检查,并且通过远程终端操作平台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对各个设备运行的参数,如传输速度参数、输电量、传输电力损耗参数及耗电量参数等进行一体化操控,并通过电子表格的形式展现这些数据,绘制成三维动态信息分析模型,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对于不同设备的全面把握程度。

继电保护设备相互之间具有高度连接性,可以通过优化自动检测,发现监测运行系统存在的一些缺陷,对于相关的设备进行联网检测,从而提高信息发布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2.2 保护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目前,很多企业都通过这种数字化监控体系在通信传输网络中的应用,实现对继电保护信号系统的全过程控制与全面性分析。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终端的智能传感设备、移动传感设备及时地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并且及时安排电力运维检修班组到达故障点进行相关的维修,通过3D 传感图像进行故障点的具体查找[3]。

该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运维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可以降低整个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同时,该技术可以实时进行数据反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误差,大大提高整个系统运维的效率,降低运维的成本,提高对故障设备的运行检修效能。

3 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技术的未来发展

目前,虽然整个电力通信网传输继电保护技术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及远程化,但其在传输速度上、传输灵敏性上及传输可靠性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方面,技术人员要从电源与后备保护部件、净化设计与优化选择入手,做好故障点的排查工作,提升不同设备的连接程度与敏感程度,全面提高保护信号技术的运行速度。

另一方面,技术人员要控制好不同继电保护设备连接过程中的记录器跳闸现象,降低整个设备的故障率,全面地通过智能化设备提高传感仪器的精细化程度,通过可靠性分析来保障所有系统的运行安全。

此外,技术人员还要优化不同设备的自动化控制,通过模拟数字混合体系的自动分配等,实现整个设备的非结构优化管理,并将这种网络检测中的客观性评价结果应用在系统升级的过程中。

4 结 论

应用电力通信传输继电保护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联合保护,避免故障发生,影响整个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此外,应用电力通信传输继电保护技术方便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传输信号存在的错误现象,提高指令的精确化程度,保障网络通信设备运行安全可靠。因此,要加强对于网络系统维护与网络管理的全面性研究,提高全面保护效果。

猜你喜欢

传感控制技术继电保护
《传感技术学报》期刊征订
新型无酶便携式传感平台 两秒内测出果蔬农药残留
“基于人工智能的探测与控制技术”专刊
电气控制系统中继电保护器的整定方法
对工程建设中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基于BTN8962TA的PVG32比例阀控制技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研究
对工业领域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的几点探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