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教社与时俱进40年

2019-12-24何映宇

新民周刊 2019年48期
关键词:语种外教新民

何映宇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9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迎来建社40周年。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外教社已发展成为一家国际知名、国内享有盛誉的外语教育出版和服务基地。

迄今为止,外教社已累计出版40多个语种的图书和电子出版物9000余种,总印数逾9亿册,多次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表彰为“良好出版社”,并先后荣获“全國教材管理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模范集体”“先进高校出版社”“上海市教育先锋号”等荣誉称号。本刊专访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孙玉,听他讲述外教社与时俱进的40年。

6万元起家,发展壮大

《新民周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今年正好40周年,当时是怎么成立的?

孙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1979年年底成立,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成立的首批高校出版社之一。当时的办公条件非常简陋,职工也是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各个院系抽调过来的。最初,我们主要做教材和学术专著。外教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在国内处于领先的位置,影响深远。我们建社后出的第一本书是张培基的《英汉翻译教程》,到现在40年了,每年的销量还在2.5万-3万册,选题质量非常高。

我们从6万元起家,一步步发展壮大,出版的图书获得各种奖项上千种。码洋有望突破9亿,发展非常迅速。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很大,不论是数量上还是人才规格上,都有所提升,客观上我们现在发展也得益于这样一个好的时代。

《新民周刊》:作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外教社是怎么狠抓图书质量、在外语教育图书出版上赢得良好口碑的?

孙玉:我理解的是两方面的质量:一是选题质量。我们的规章制度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每一个选题都是经过编辑部门反复讨论、不断酝酿才定下来的。外教社策划非常注重社会效益。外语教学属于应用语言学,符合外语教育规律的选题我们就会做,否则,即使销量再大我们也不会做。二是编校质量。40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三审三校制度的要求,前年还专门成立了质量中心,负责产品编校质量、印装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控、检查以及相关事宜的处理,为外教社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民周刊》:在2011年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外教社荣获4个奖项:先进出版单位奖、图书奖(《汉俄大词典》)、图书奖提名奖(《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和网络出版物奖提名奖(思飞小学英语网)。那么,《汉俄大词典》和《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当时是怎么决策编纂出版的?

孙玉:这两本获奖的书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汉俄大词典》前后花了20年的时间才编成,可以说是精雕细琢,这是非常大的工程。《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也编了十多年,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这两本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非常好。就国家奖项来说,外语教育类的图书要获奖是非常不容易的。它们都经过了多年的打磨,历经千辛万苦,最后获得了丰收。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孙玉。

《新民周刊》:在小语种的外语教材、教参、学术著作出版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孙玉:一开始我们主要是做英语教材的出版。在改革开放初期,全民学外语其实主要是全民学英语。而近期,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小语种的教材和读物就出版的多了。只要学校里开的语种,我们都会配齐教材和工具书。现在我们共有40多个语种的出版物,广受读者欢迎。比如,我们在上海书展上推出的《外语天天学》系列,销量就非常好。

外教社出版的经典图书。

“一带一路”,融合出版

《新民周刊》:“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亚各国对汉语教材及读物的需求有比较大的增加吗?

孙玉:不仅是汉语,而是中亚各国的语言都增加了。交流是双向的,中亚国家对懂汉语的人才需求在增加,同样,我们国家对懂中亚国家语言的人才需求也在增加。现在的交流不仅体现在国家概况,而涉及到了文学、文化、艺术等更深层次的内容上。最近我们翻译出版了一套中亚国家文学作品。未来我们还将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开发些出版项目,让我们国家对他们民族的特点有深入了解,也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收到更好的效果。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对于我们这样的外语教育出版社也是一个课题。

《新民周刊》:《大中华文库》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列入国家规划的重大出版工程,外教社是怎样参与这个工程的?

孙玉:这是一个国家资助项目,把中国的典籍翻译成外语,推广中国文化,我们外教社参与了其中的一部分。这套文库大部分被翻成英语,有一部分翻译成小语种。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去,除了《大中华文库》部分书目,外教社还有《汤显祖全集》(英文版),这套我们已经输出版权给英国的Bloomsbury出版社,影响力很大。另外,我们出版的《中国概况》已经和国外四家出版社签约,输出了英语、韩语、阿语、印地语四个语种的版权。我们的教材也在走出去,像《商务汉语》已经走到阿拉伯世界了。

中国文化不仅“走出去”,还要“走进去”,在呈现的方式上要为国外的读者接受,要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我们的文化。换句话说我们的书要有销量,阅读率、引用率要高,要在国外产生影响。比如,留学生都很喜欢我们《中国概况》这本书,因为它语言优美、图文并茂。

《新民周刊》:2015年,外教社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称号,在数字转型方面,外教社做了哪些工作?

孙玉:我们近年在融合出版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之前提到的《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詞典》,不仅纸质书销售非常好,电子词典授权的收益也非常不错。此外,我们还有“爱听外语”App,它入选了2019年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项目,月活量在50万以上。还有“随行课堂”,可以在手机上实现外语学习,这个App的月活量达到了90万。除了App,还有电子书。电子书由我们自己开发,技术上不是很复杂,现在主要的问题是销售的渠道,以及如何防止盗版。

我们融合出版中最大的一块是网络教学系统。教育出版社的主要目的是出版教学资料,所以我们开发了一个多元化的网络教学系统——外教社WE平台,里面有很多板块,包括在线的学习系统,如果读者买了我们外教社的书,可以进入这个系统在线学习。

外教社出版的经典译作。

《新民周刊》:除了出版图书,外教社还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外教社多年来连续举办暑期教师研修班、全国高校外语教育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全国外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全国大学英语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全国高职英语教学高级论坛和“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等活动,为什么外教社要搭建这样的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孙玉:从传统纸质书的出版到融合出版,到打造外语教育出版生态圈,出版社的最终目的不是出版产品,而是为了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这涉及到很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教学人才培养,我们叫教师的职业发展。教师入行之后,我们要对他们进行培训。他们的外语教学水平提高了,那么整个外语学习者群体的语言能力也会提高。我们每年都有培训,还有面向全国的外语教学大赛,即“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这也是我们的品牌项目。

《新民周刊》:最近在做什么样的工作?

孙玉: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对外语教育的业态必将产生巨大影响。在融合出版形势下,新一代外语教材也在开发。除了语言教育之外,通识教育我们也在考虑。目前陆续出版的100本 “世界思想宝库钥匙丛书”,主要针对外语通识教育的学习者。

学术方面也在加大开发力度,第一是打造学术精品,第二是用英语出版学术专著,直接在国外销售。原来走出去有个中间环节,要借助国外出版社的力量,如果用英语出版,那就直接走出去了。目前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们用英语出版的书,现在可以直接把版权卖到韩国。另外,不需要再通过中间的版权代理,我们就可以直接站在国际的出版平台上销售。

配合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在小语种的教材的出版上也在紧锣密鼓地做工作。现在大学生的外语要求是“一专多能”、“一精多会”,除了英语还希望能掌握“二外”、“三外”,对于优秀的人才,需要有新的外语的要求,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关注的焦点。

外教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在国内影响深远。

猜你喜欢

语种外教新民
外教Lis的诗意生活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的外语语种规划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
“一个笑话可能要经过几秒钟才会听见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