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2019-12-24李豫新张怡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24期

李豫新 张怡

内容摘要:本文在 “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商品贸易为切入点,采用多个指数的实证测度指标,从不同角度对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了系统的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商品贸易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出口优势不明显;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发展极不平衡。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合作将给双方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的纵深发展,双方都应尽力完善内部政策加快促成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的对接。

关键词:中国欧亚经济联盟   贸易竞争性   贸易互补性   优势比较

引言

目前欧亚经济联盟的五个成员国为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以下简称俄、白、哈、亚、吉)。欧亚经济联盟是在2010年“俄白哈关税同盟”和2012年“统一经济空间”基础上组建的国际一体化经济联盟(高志刚等,2017),也是俄、哈等国为进一步推动独联体地区一体化发展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均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的合作伙伴,2017年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额达1094亿美元,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14.78%,其中中与俄的进出口贸易额占76.93%,与哈、吉、白和亚的进出口贸易额占比分别为16.39%、4.95%、1.32%和0.41%。近年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额持续增长,中国已连续八年成为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但与其他成员国间贸易发展并不协调,这是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FTA的重要阻碍。2018年5月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对于推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FTA的建成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在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上,应该怎样提高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效率、增强中国贸易竞争力和保持贸易发展优势,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发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潜力以进一步加深双边贸易合作,都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以往关于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关系的研究侧重于测度欧亚经济联盟对中国的贸易效应、贸易潜力,研究方法多以贸易引力模型和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为主,且多从削减关税问题展开研究。对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的研究较少,主要选取个别竞争性、互补性指数对两者的贸易关系进行分析,反映的问题不够全面。本文将采用多个指数从商品出口结构、贸易联系紧密程度、商品进出口结构匹配程度、产业内贸易情况等对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深入探究,同时从产业角度对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了探索,揭示当前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关系,以期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探索出更好的贸易合作方式,为“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提供政策建议。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竞争性分析

(一)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出口相似度分析

采用Glick和Rose(1999)提出的关于測度商品出口相似度指数(ESI)来衡量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在第三方市场(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性。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kiw和Xkjw分别表示i国和j国在市场w上对商品k的出口额,Xiw和Xjw分别表示i国和j国在市场w上的总出口额。ESIij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00],当指数越接近100,表明两国在同一个市场的出口结构越相似,竞争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从总体来看,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出口相似度指数在世界市场上较低,而在欧亚经济联盟市场上则偏高,且均呈波动上升趋势,这表明在世界市场上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商品出口结构差异较大,但在欧亚经济联盟市场上中国出口给其成员国的商品与成员国之间流动的商品结构较为相似,因此在欧亚经济联盟市场上中国与其成员国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具体来说,无论是在世界市场还是在欧亚经济联盟市场,中与白的ESI指数都远高于其他几个成员国;相反中与哈的ESI指数是五个成员国中最低、最平稳的,这表明在欧亚经济联盟中,中国与白的潜在竞争性最高,而与哈的竞争性最小。

(二)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密集度指数分析

贸易密集度指数(Trade Intensity Index,TII)常被用来衡量两国之间的贸易紧密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kij和Xkwj分别表示i国和世界对贸易伙伴j国商品k的出口额,而Xkit和Xkwt则分别表示i国和世界对商品k的出口额。贸易密集度指数(TII)的取值范围是[0,+∞),数值越大表明两国在该种商品上的竞争性越弱;反之则越强。测算结果如表2、表3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世界市场上,2010年到2017年中国与哈、俄的贸易合作趋于平衡,两国之间的贸易密集度指数较高且相近,表明中与哈、俄之间的贸易联系程度较为紧密,并且处于同等的贸易地位;而中国对吉的贸易密集度指数远高于吉对中国的贸易密集度指数,表明中与吉之间的贸易主要以中国向吉的出口为主。在欧亚经济联盟市场上,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贸易密集度指数除俄外均高于欧亚经济联盟对中国的贸易密集度指数,中国与哈的两个贸易密集度指数仍近乎持平,表明在欧亚经济联盟市场上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主要以出口给白、亚和吉三个国家为主,中国与俄则以进口为主,而与哈之间的贸易合作则更加紧密和平衡。

从表3中可以看出:初级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密集度指数相对较高,表明中国在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合作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未分类的产品这三类产品上占有相对优势,而初级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优势不明显。

(三)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竞争性指数分析

本文采用综合了修正后专业化系数(CS)和一致系数(CC)的贸易竞争性指数(CI)进一步评估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竞争性。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aij和ajk分别表示k类商品在i国和j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如果aik等于ajk,即i国和j国在k类产品上的出口结构完全相同,则CS与CC将都等于1,二者的算术平均值即贸易竞争性指数CI也将等于1。当CI值越接近1,表明两个国家的贸易结构越一致,意味着两个国家潜在的贸易竞争性越强;反之,越趋近于0,表明两个国家的贸易结构差别越大,意味着两个国家潜在的贸易竞争性越弱。测算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2010 -2017年中与白、亚的CI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几个成员国。其中,中与白的CI指数在2010-2017年期间一直保持在0.5左右,表明中与白的贸易结构更为一致,竞争性更强;中与哈和俄的CI指数始终维持在0.2左右,表明中与哈、俄的贸易结构差异较大,竞争性也较弱。总的来说,中国在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合作中,与俄和哈的竞争性较弱,拥有较大的贸易潜力;与亚和吉的竞争性较强,贸易潜力有待开发;与白的竞争性最强,可采用经济合作的方式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互补性分析

(一)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

本文采用于津平(2003)提出的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TCI)进行测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CIij表示i国对j国的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 ,,Xkiw表示i国k类商品出口额,Xiw表示i国商品出口总额,Mkjw表示j国k类商品进口额,Mww表示j国商品进口总额。TCI指数越大表明两国的贸易互补性越强。测算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2010-2017年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与欧亚经济联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贸易互补性指数呈上升趋势;同时,欧亚经济联盟初级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与中国初级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进口贸易互补性指数均有所上升,表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与欧亚经济联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均有较强的互补性,而欧亚经济联盟初级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与中国初级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相比而言,中国出口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与欧亚经济联盟进口相应的产品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而俄出口的资源密集型产品与中国进口的相应产品互补性较高。

(二)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

本文采用修正后的专业化系数和一致系数来进一步考察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结构的匹配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Sm和CCm分别为修正后的专业化系数和一致系数,aik表示k类商品占i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而ajk表示k类商品占j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如果i国k类产品的出口结构与j国k类产品的进口结构完全相符,即aik和ajk完全相等,则CSm和CCm分别等于1,二者的算术平均值即贸易互补性指数CIm 也将等于1。该指数越趋近于1,表明两国的贸易互补性越高,贸易潜力越大。测算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歐亚经济联盟中,中国与俄和哈的CIm 指数较高,从2010-2017年基本都维持在[0.8,0.9]之间,表明中国的出口结构与俄和哈进口结构结合度较高,贸易互补性较强且稳定;而中国与白的CIm 指数明显低于其他成员国,2010-2017年基本都在0.6以下且波动幅度较大,表明中国与白的出口结构与进口结构相似度较低,贸易互补性不强且弱于欧亚经济联盟其他成员国。

(三)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加权产业内贸易指数

本文采用加权产业内贸易指数(G-L )进一步分析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产业内贸易情况。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表示产品的第n大类,Xij表示i国对j国第n类商品的进口额,Mij表示i国对j国第n类商品的出口额。G-L 指数的取值范围是[0,1],数值越大表明两个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则贸易互补性越低;反之则表明贸易互补性越高。测算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 2017年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产业内贸易程度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超过0.5),意味着欧亚经济联盟对世界经济的依赖程度和中国一样处于较高水平,甚至高于中国。就具体产品而言,俄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产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形态,而资源密集型产品则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整体看来,中国与俄和哈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而与吉之间的产业间贸易水平极高,拥有较大的贸易潜力和发展前景。

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优势比较分析

(一)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商品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通过某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所占份额之比体现这个国家的商品贸易比较优势水平(康继军等,2019)。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ni和Xnw分别表示i国和世界第n类商品的出口总额,Xti和Xtw分别表示i国和世界的商品的出口总额。一般而言,如果RCA大于2.5,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RCA指数大于1,表示该产业在该国家中的出口比重大于世界出口比重,意味着该国该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果RCA小于0.8,则表明该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弱(康继军等,2019)。测算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的测算结果可以看出,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RCA指数均大于1,表明中国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俄和哈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及亚的初级产品RCA指数远大于2.5,表明俄、哈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和亚的初级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极强。总体而言,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相比,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强,而欧亚经济联盟在初级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和一些未分类的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较强。

(二)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商品贸易竞争优势分析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反应一个国家(地区)某一产业进出口贸易差额与该产业进出口总额之比(胡玫等,2019),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ni表示i国第n类商品的出口总额,Mni表示i国第n类商品的进口总额。如果测算结果大于0,则表示该产业高于国际平均生产效率;测算结果越接近1,则表明该产业国际竞争力越强。测算结果如表7和图3所示。

从表7中可以看出,中国资源密集型產品和未分类产品的TC指数为负,但在初级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正,表明中国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明显强于资源密集型产业;在欧亚经济联盟其他成员国中,俄、哈的资源密集型产品TC指数极高(超过0.8),表明俄、哈在资源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从图3中可以看出,中国、俄和哈的总的商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大于0,表明在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中,中、俄、哈三国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而白、亚和吉三个成员国的整体竞争优势不明显。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的研究发现,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之间贸易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各不相同,中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出口优势不明显,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发展极不平衡。

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快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规定的具体内容,双方尽快推动协定的实施。第二,中国应充分利用与欧亚经济联盟商品贸易的互补性,通过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扩大互补性较强的制造业商品贸易。第三,中国应制定与欧亚经济联盟平等互利的贸易政策,充分了解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在贸易合作中的利益诉求,协调好国家间的利益分配,实现利益共享。第四,中国应该优化出口部门的产业升级和出口结构,促进贸易平衡,开发国内的需求潜能,降低对外依存度,促进贸易平衡,规避过度顺差可能带来的风险。第五,中国企业在选择市场和经营策略时应当合理竞争,注意选择经营策略和避免单纯价格战。

参考文献:

1.高志刚,王彦芳,刘伟.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建设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7(5)

2.Reuven Glick,Andrew K. Rose. Contagion and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1999,18(4)

3.崔登峰,邵伟.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竞争性、互补性和出口潜力研究[J].商业研究,2017(3)

4.于津平.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J].世界经济,2003(5)

5.康继军,孔明星,谈笑.文化认同对中国出口分行业贸易影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9(1)

6.胡玫,郑伟.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J].经济问题,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