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流通组织平台化运作策略分析

2019-12-24吕妮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24期
关键词:平台化互联网+互联网

吕妮

内容摘要:互联网时代下,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渐成熟,我国互联网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特别是在“互联网+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中,平台经济的整体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就流通领域来看,互联网与流通领域的融合,催生了一批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为代表的流通组织平台和新的商业业态,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流通产业和流通组织原有结构,同时还在促进流通供应链各环节变革和优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见流通组织平台化转型无疑是顺应市场趋势、谋求长远发展之选。然而,从目前来看,虽然部分流通組织平台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在其运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风险,使得平台化发展未能达到理想的运行状态。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互联网+”平台化运作进行相关探讨,在分析流通组织平台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找出其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策略,以期为流通组织平台化的健康稳定运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流通组织   平台化   运作策略

自从李克强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明确指出“互联网+”行动方案之后,“互联网+”即成为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名词之一,于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旨在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的“互联网+”各行业融合发展的形式随之涌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而转型必然会使原有产业在结构、组织方式等方面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张华英,2017)。就流通领域而言,互联网与流通领域的融合,创造了诸如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市场,从而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组织结构,使得上下游流通环节产业结构也变得更加优化。

消费升级时代下,消费者需求变得愈加多样化、个性化,传统流通组织普遍存在着运作效率低、渠道与需求不匹配、适应市场变化比较困难等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流通企业发展的因素(翁群芬,2017)。而平台化,通过互联网技术与流通领域的融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则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实现高效运行。因此,对传统流通企业而言,平台化转型是其在“互联网+”背景下突破瓶颈的可行之道。此外,从已经实现平台化的流通组织发展来看,虽然整体发展势头强劲,但由于相关监管体制的缺失、经验的不足等,使其在运作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及风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进一步发展的步伐。因此,如何把握流通组织平台化运作的规律并形成行之有效的对策,为我国流通组织平台化的转型创新提供经验借鉴,是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基于“互联网+”的流通组织平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我国流通组织平台的发展现状

流通组织平台作为一个资源配置空间,其平台化实际就是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流通行业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的过程,目前,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升级更新和网民数量的不断壮大,流通组织平台化发展进程得到快速推进并日趋成熟,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各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郭莉娜,2017)。具体来看:

一是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和网民规模持续上升,为流通组织平台化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和更广阔的运作空间。据CNNIC公开的第43份《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末,中国互联网用户为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61%,比2017年底增长3.8个百分点(见图1),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8.17亿,新增网民6433万人,上网用户比例从2017年底的97.51%上升到2018年底的98.61%;2018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7.6小时,比2017年高0.6小时(见图2)。可见,逐年增长的网民规模、较高的互联网普及率以及不断提升的手机移动端使用率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推动了流通组织平台化的发展。

二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流通领域现已形成了一批以淘宝、京东、苏宁等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其相对成熟的运作模式可为其他平台型企业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见表1)。尤其在现阶段,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平台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也随之加深,平台型企业整体发展势头强劲,并获得了不俗的发展成效。

三是现阶段我国流通组织平台仍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主,流通市场竞争激烈。受我国流通市场及业态自身属性特征影响,当互联网技术与不同流通业态融合时,以大量中小型供应商、零售商等为代表的流通市场参与主体,其升级转型往往会倾向选择像阿里巴巴、淘宝这类的电商平台发展模式,所以流通组织电商平台发展是主要趋势。对于这类电商平台来说,我国庞大的流通体系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从经营成本来看,其成本费用将集中于构建和运营电商平台的网络安装、网络营销、存储等方面,而不再是传统运营中的租金、人工等成本,所以流通组织电商平台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可以预见,未来流通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也将会愈演愈烈,而在如此压力之下,流通组织平台频繁进入和退出流通市场的现象将会是常态。此外,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的流通组织平台,由于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这为我国中小流通企业提供了更多与国外市场对接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流通市场的迅速发展。

(二)流通组织平台的发展趋势

1.平台精细化分工愈加明显。消费升级时代下,消费者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流通企业希望通过更细分的市场领域,能够更精准地抓住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传统流通组织由于受到技术条件水平、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制约,对细分市场领域的切入和开拓相对有限,不能很好满足平台企业针对顾客需求进行精准服务的要求,因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流通组织平台无论是在分工还是格局上都会呈现出明显的精细化分工特征。例如,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巨头都在积极布局更细分领域的市场,以谋求更大的利润空间。

2.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深入。随着我国流通业在科技、政策法规发展环境中的逐步完善,受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驱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迈入新台阶,其融合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以国美为例,为不断加快线上线下融合,让用户在线上线下均体验到便捷性和可体验场景,国美不断加大对线上线下平台建设投入,进行全渠道覆盖,形成了当前线上、线下、社交(美店)三端合一的独特优势(卢莹,2017)。在2017年,国美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家·生活”战略,围绕这个战略继续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建立整合在线上和线下服务的大型体验店,为人们提供智能化“家居·生活”方案,在三四线市场加速渠道下沉,预测2019年将会有1000家新门店,随着渠道的深化,三、四线市场将引入更多绿色智能家电,更好地满足三线到六线市场的消费升级需求,并将线下实体店整合到线上、线下和社交(美电)平台中,通过国美APP、实体店和社交电子商务的整合,网上和线下资源将成功地转化为企业利益。

3.平台科技化、智能化趋势趋强。针对当前用户多样化、个性化及注重体验的需求,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无疑是流通组织平台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体验的助推动力。此外,凭借这些技术支撑,流通组织平台既能有效提升平台运作效率,还能更好掌控运作成本。例如,“智能化虚拟导购机器人”的应用,其依托云计算等技术可对平台大量数据资源进行智能化处理,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友好服务,同时利用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多种跨平台信息更有效、快速的集成。智能化数据分析功能则可帮助平台从简单的数据处理业务提升到智能的数据库挖掘,为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因此,未来流通组织平台科技化、智能化的趋势会不断增强。

基于“互联网+”的流通组织平台化运作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平台化发展与政府管制冲突,约束机制不明确。一方面,平台化发展与政府管制冲突。流通组织平台虽然是作为资源配置的空间,负责流通平台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但从本质上说,它仍然是一家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具有公共经济和个人经济的独立性;而当政府部门介入平台的管理时,则意味着流通组织平台在对于平台规则制定方面的权利将会被政府部门分化,使其权利受到削弱,在平台制度制定时受到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流通组织平台的发展。另一方面,约束机制不明确。流通组织平台的运作,往往会受到来自政府、企业自身以及第三方的多方面监管,尽管多方监管的这种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对平台运作的安全性、合法性、规范性等起着多重保护的作用,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多方监管的结果也极易出现约束不明确的问题,如果监管主体间未能对平台内外部监管权责、约束方案等进行明确划分和制定,它不仅不利于流通组织平台的稳定高效运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平台运行的混乱和风险。

平台“假冒伪劣”充斥。在新浪育儿联合黑猫投诉启动的2019年3.15母婴消费调查中,数据显示各渠道中,电商渠道的假冒伪劣产品排在第一位,占总渠道的70.32%,淘宝、拼多多、天猫、京东、自媒体电商等平台被反应的问题数不胜数,而当消费者的权益被侵犯时,几乎近七成的消费者因为维权难等各种原因而放弃维权。可见,与传统线下企业相比,虽然线上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购物选择和消费便利,提高了交易效率,但线上平台虚拟性的特征,使得用户无法像在线下实体店一样,在购物前拥有接触真实产品的机会,而只能通过平台上面相关产品信息进行想象、判断,这就极易增加平台企业“钻空子”的可能,以致平台出现大量以次充好、高仿品、假货充斥的不良情况。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电商平台市场机制的不健全以及投诉成本过高等原因影响,在其购买到这类产品时,往往放弃维权,选择沉默,这在一定程度上无疑助长了这种乱象,以致恶性循环。所以,从目前来看,平台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消费者售后服务维权困难等仍是流通组织平台化运作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之一。

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人员储备不足。对于流通组织平台化发展而言,无论是起步阶段的平台建设还是后期运营管理,都对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平台科技化、智能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在平台中的运用,将需要更多的专业高端人才进行操作。然而,从目前来看,流通组织平台、各电商企业等对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端技术类人才方面的需求仍存在较大缺口,人才储备明显不足。据《2017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对国内376家样本电商平台、电商企业、电商服务商进行的问卷抽样和网络调查中,有87%的电商存在人才缺口。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大量的传统企业开始涌入电子商务领域,随着大量传统公司进入电商行业,对于相关人员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虽然每年高校电商专业毕业生大量输出,但能力出现断层,短时间很难适应企业需要,以致人才存量明显不足。流通组织平台化过程中专业人才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阻碍平台化进程的发展,还可能会增加运作的风险,产生操作漏洞、环节配合错节等情况。

基于“互联网+”的流通组织平台化的运作策略

建立流通组织平台监管体制和平台智能管理系统。平台经济作为“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催生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不仅代表着以先进信息科技技术为载体的资源优化配置空间,同时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无界性等特性,流通组织平台其实也是一个信息不对称、道德缺失等风险高发的发展模式。因此,由政府、企业、第三方形成的多方监管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对流通组织平台起到了多重保护的作用。为了解决多方监管可能带来的职责不明、分工混乱等问题,应尽快建立起分工明确、包容创新、利益互补的流通组织平台监管体制,以保障平台更好发展。当然,无论是在流通组织平台监管体系的建立还是服务过程中,政府及相关主体应主动学习并借鉴其他领域的发展经验,进而不断完善流通组织平台监管體系,更好促进这一新兴经济业态的良性有序规范、可持续的发展(鄢睿,2017)。此外,对于流通组织平台自身而言,应充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并不断优化智能管理系统。互联网经济时代下,平台的发展除了要能快速了解市场供求情况,还必须对平台在交易、服务保障、监督管理等方面展开数据监管与统计分析工作,而平台智能化、信息化不仅能够提高平台的运作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运作成本。

完善政策法律法规,提供良好运作环境。对于目前国内流通组织平台存在的“假冒伪劣”、消费者售后维权困难等问题,应从各个层面不断对平台发展模式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完善,通过制度规范的约束,为流通组织平台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应当从国家层面上制定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便为平台运行及消费者维权等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例如,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牵头组织、国务院多个部门参与起草的《电子商务法》,在2019年开年之际落地实施,这部法规不仅对电商经营者、电商平台经营者、争议解决等作了明文规定,更是首次对舆论高度关注的大数据杀熟、搭售、刷单等电商行业乱象做出了规范性约束。此外,按照电商法第38条规定,电商平台不仅对商家的资质资格负有审核义务,对消费者也有安全保障义务;若因未尽相关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平台将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毋庸置疑的是,电商法的制定并非是要打击电商行业或部分人群,而是对行业起到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同时电商法的出台无疑是对行业规则的重塑,势必将对电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从业者产生一定影响,商家、消费者、电商平台都将或多或少做出改变。从电商平台来看,自2018年12月以来,天猫、淘宝、京东、苏宁等国内主流的电商平台已针对电商法发布相关提示及合规指引公告,帮助商家理解电商法,并以此规范商家行为。

重视人才资源,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流通组织平台的运作离不开技术、设备等软硬件的支持,但关键更在于人才资源的掌控。因为技术创新虽然能够为平台的发展提供强劲的推动力,但无论是技术升级还是平台运作,其背后都需要人才智力作为支撑,所以流通组织平台化运作,人才是关键。因此,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纳入体系,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发展模式,以确保平台安全有序运作的同时,提升平台运作效率。以京东为例,京东161778人支撑起了其700亿美金市值与数千亿的GMV,其中关键就在于人才培养。京东除了将人才发展始终视为一个系统性的全局工作,还建立了完善的人才机制。在选人方面,除了能力要与职位相匹配,在核心价值观方面也要进行量化衡量;在用人方面,严格按照“七上八下”的原则,是允许内部员工包括管理培训人员,在有七成信心的情况下,可以管理相应的部门;同时80%的经理必须在内部发展和提升人才,而只有20%可以从市场招聘人才,从而达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目的。为不断提升员工能力,京东还投入大量人力、资金,对内外员工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京东借助大平台优势,联合了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和一线营销专家,共同为赛事提供专业有效的技术与资源支持,把控比赛质量,构成了“名企认证”、“专家指导”、“实战奖励”三大模块,试图全方位的鼓励学生,为大学生培养理论、实战“双修”的能力,积极助力人才培养。

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互联网+”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创造了新的模式和业态,其中平台经济作为代表之一,发展迅猛。当前,随着“互联网+”与流通领域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平台化成为传统流通企业转型的方向。然而,从现有流通组织平台发展来看,虽然近年来形成了一批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平台运作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风险,流通组织平台需对其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华英.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优化策略研究——基于“互联网+”视角[J].价格月刊,2017(1)

2.翁群芬.“互联网+”背景下農产品线上销售平台运营策略策略[J].农业经济,2017(3)

3.郭莉娜.“互联网+”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发展战略选择与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7(5)

4.谢辛.被引爆的网红互联网直播平台粉丝文化构建与KOL传播营销策略[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7(5)

5.卢莹.基于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茶文化创业项目的营销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8)

6.鄢睿.“互联网+”视域下山西政务微博的优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3)

7.叶鑫,董路安,宋禺.基于大数据与知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云平台的构建与服务策略研究[J].情报杂志,2018(2)

猜你喜欢

平台化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