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生缘》孟丽君形象分析

2019-12-24李美容

青年时代 2019年32期
关键词:叛逆女性意识

摘 要:孟丽君是陈端生《再生缘》中的主人公,她从小机敏聪慧,作为一名女子,她不畏父兄、不畏夫婿、不畏皇权,具有一种叛逆性格;她面对强权的世俗,能够坚强面对。她的自信和自强让原本大家闺阁的小姐变得坚强,追求独立和自由,不再是传统社会中“三从四德”的女子,成为了具有独立女性意识的巾帼女英雄。

关键词:孟丽君;机敏;叛逆;女性意识

《再生缘》是清朝末年一部著名的弹词作品,作者陈端生是清代乾隆年间杰出的女作家。她出身于官宦世家,生长在一个比较宽松开明的环境中,从小接受正统家传文化的教育,且深受其祖父的影响。在她十八岁时便开始了她的《再生缘》创作。二十三岁时,陈端生与会稽诸生范秋唐成婚,经历母亲的病逝和丈夫的遭遇使得作者深深陷入了生活的困境,而这一切让她对创作再无兴趣,但在亲友的劝说之下,她又续写了一卷,并至此绝笔。孟丽君作为《再生缘》中的主要人物,实质上就是女作家陈端生自身生活的写照。陈端生借助孟丽君的形象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来施展自己的才华。本文着重对孟丽君形象进行分析研究,并探究其强烈的女性自主意识。

一、聪慧坚毅的女性形象

(一)机智聪颖、果敢刚烈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一直在传承,使得女性处于隶属男性的地位,无法走进社会。而在作品中,作者刻意突出孟丽君的才华,“生成玉骨冰肌态,长就兰襟蕙质心。七岁吟诗如锦绣,九岁开笔作诗文。篇篇珠玉高兄长,字字琳琅似父亲。对答如流心颖悟,语言清正性聪明。朝云夜月添词兴,玉版霜毫解淑情”[1]是作者对她的真实描述。孟丽君从小便饱读诗书,尽管遭遇逼婚的困境,也没有像寻常女子般顺从,她不甘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做出了惊人的逃跑计划,“愿教螺髻换乌纱”,她想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她深知自己抗旨逃婚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会连累自己的父母和家人,于是,她设了一个移花接木的计策,让自己的乳母之女苏映雪充当自己嫁给刘奎壁,瞒天过海。她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女子在外非常不便,必须选择一个可以帮助她的人,于是她选择了聪明的小丫鬟赵荣兰。读者可以从中看出孟丽君的聪颖机智。

(二)不甘雌伏、大展才华

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女子的形象多是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的贤惠形象,即使是刚烈具有反抗意识的女子,最终也会落入传统的道德标准之内,回归家庭。可陈端生笔下的孟丽君却做出了出乎意料的抉择。孟丽君从小就才高气傲,一直心藏“定要雄飞岂雌伏”的强烈志向。孟丽君应考连中三元又升迁,直到位列三台。她的自信心、事业心也逐渐增强,尤其是在皇甫少华与刘燕玉成婚后,她的念头更深了。书中写道“何须洞房花烛夜,安心且做几年官。九重丹陛皇恩重,做一個赤胆忠心保国臣”,“至于射柳姻缘事,且待他时慢慢论。况且为官干系重,假妆之罪是欺君。若言我意如何样?却有些,不欲于归皇甫门”。可以看出,孟丽君的这些话完全不应该是那个时代的女子该有的思想,而她却立誓做一世的女官,背离了封建社会女子该有的“三从四德”。孟丽君在战场上也不甘示弱,她救了皇甫少华,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本该是男子该有的功业,孟丽君作为一个女子都做到了。她走出家庭,参加政事,位列三班之首,满朝文武全在她的统率之下,她的威名显赫,在朝中无人不知,孟丽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完成了一个普通女子完不成的事。

二、叛逆不羁的女性形象

孟丽君的叛逆性格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第一步出走。孟丽君的叛逆起初表现在她的男扮女装出走之时。开始出走的时候,她只是为了反抗压迫,保持自己女人的“贞节”。当皇帝下旨让孟丽君嫁给刘奎璧的时候,她的父亲劝她遵从圣旨的时候,她对父亲的回答是:“父亲此语太荒唐……纵然圣旨难回复,我完一命保全名。”(第十六卷)在那个时代,“忠君”和“孝道”是封建道德的两大支柱,孟丽君抗旨、顶撞自己的父亲,最后做出逃婚的决定,这足以显示孟丽君的抗争精神。

第二步官升兵部尚书之后。刘奎璧的姐姐刘皇后因难产而死,皇太后一病不起,朝中的御医没有人能够医治,她应招为皇太后医治,妙手回春,治好了皇太后的难疾。皇帝和皇太后把她提升为兵部尚书,这使得孟丽君由一个大家闺秀变成胆气十足的兵部尚书。此时的孟丽君“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复活,她想干一番大事业。孟丽君开始把自己的事业放在人生的第一位,把自己的婚姻、家庭放在次位。“男主外,女主内”“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封建伦理思想在孟丽君这里已不再是束缚女子的制度,孟丽君的这些做法正是对封建伦理的反叛。

第三步是她升任为宰相后。孟丽君在升为宰相后,威风尽显。“一临内阁该员接,郦相升堂会百僚。大众京官齐晋谒,人人打拱与弯腰。”“肃静俱皆垂手立,端严不敢展眉梢。”[2]孟丽君本是一个深闺女子,今日却位列朝中,满朝文武全在她的统率之下。官位使得孟丽君获得了一种新的力量,孟丽君认为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也能做到。她的反叛思想也在这此时全部展示出来。

三、传统女性意识的超越

在男性统治的社会中,关于女性的一切都只有男性的规定和解释,女性既无法证明自己的绝世才能,也无法印证自己的雄心壮志,而孟丽君不屈从于时事的安排,做事果断,且干练,她毅然抛开妻子、女儿的身份,踏入一条新的人生轨道,寻找一种已丢失在千百年男权社会中女性应得的权利,为此她可以改变性别,甚至是超越性别。她的才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作品中,让女子在封建社会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一)女性意识的完美体现

孟丽君是陈端生倾尽全力、饱含热情创造的一位丰满的女性形象,实际上也是作者自身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她梦想积淀的完美结合。作品充分体现了时代新女性的觉醒意识。孟丽君逃出了封建藩篱的禁锢,摆脱了封建社会女性对男性的依附,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决定了自己的未来。

笔者通过对比小说中不同的女性形象突出孟丽君的非凡人格魅力。孟丽君、皇甫长华和卫勇娥三个女子,都是大家闺秀,都受到封建大家庭的教育,遵守着封建礼教。但因家庭的变故,都女扮男装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她们一样不甘心,力求去寻找自己的出路。但三个人最后的选择是不同的,皇甫长华为了报仇,劝走了自己的弟弟皇甫少华,皇甫长华女扮男装上战场。在报了自己的家仇之后,她遵守了女儿的本份,被封为皇后,她开始按照男性所希望的去要求自己,又回归到女性的生活。卫勇娥虽然比皇甫长华走得远,而且比皇甫长华积极,更能抓住机遇,为自己的父亲平番,上战场杀敌。但是她没有具体的计划,是走一步计划一步,这就注定她的路途会被中断。卫勇娥脱去男装后,也与皇甫长华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回归到女性的生活,成为了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她的女性自主意识虽然比皇甫长华强,但还是没有摆脱封建社会的束缚。孟丽君则不然,她从出走到后期为官,都是有计划的,每一步都有自己的规划,她不会因突发状况而让步,她不甘心命运的摆布,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与父亲、未婚夫同朝为官,在这条充满荆棘的路上不畏艰难地走下去。她不愿遵守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孟丽君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她为官期间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独立、不畏男权、坚强不屈、为自己而活,在父亲、丈夫的男权威逼之下,她坚决抗争,成为了生活在封建强权下女性的觉醒者形象。

(二)“僭越”男权,寻找自我

在三千多年的男权社会中,女性一直处在十分低微的地位,在道德、法律、习惯上都受到各种压迫和束缚,长期被男性操纵[3]。作者笔下的孟丽君形象却与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相背离,她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冲破了各种社会压迫和束缚,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随着孟丽君在官场的沉浮,她的传统女性思想开始淡化。她在走上仕途之后,已不再是最初的初衷,孟丽君开始做出一连串的不羁行为,她突破了封建的“三纲五常”,与自己的父兄同朝为官,纳夫婿为自己的学生,作出一系列在当时被认为是叛逆不羁的事情。“陈寅恪先生在《论<再生缘>》中曾说到:于吾过当日奉为金科玉律之君、父、夫三纲,皆欲籍此等描写以撕破之也……”孟丽君这一行为超越了封建女子的传统思想,用封建道德来反对封建秩序,“僭越”传统的男权制度,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四、总结

陈端生笔下的孟丽君是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女性形象,她反叛且具有自信,大胆抓住机遇,施展自己的才华,最终成为位列朝中的丞相。她不畏封建社会的强权,大胆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成为一个性格鲜明、卓然超群的巾帼女英雄。《再生缘》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尽情彰显女性的才能,以丰富的素材尽情表现女性的人格,使得她们超越封建藩篱的束缚。这是因为作者本身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因而塑造出了一系列独立自主、果敢刚毅的时代女性新形象。

参考文献:

[1]康素娟.《再生缘》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其悲剧结局[J].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8(5):172-173.

[2]李秋菊.论《再生缘之孟丽君传》对《再生缘》的改编[J].电影评介,2010(16):61-64.

[3]佟迅.从《再生缘》看陈端生的两性观[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64-67.

作者简介:李美容(1990—),女,汉族,吉林德惠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叛逆女性意识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师生冲突中遇到学生挑衅,怎么办?
允许他更“叛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