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条件下中职德育管理模式的现状与创新

2019-12-24王燕红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9年9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德育工作管理工作

◆王燕红

网络条件下中职德育管理模式的现状与创新

◆王燕红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浙江 321000)

中职德育管理工作关系到中职学生成长,在网络条件下,中职德育管理工作遇到了一定的挑战,如何合理地选择德育管理模式,迎接挑战,是相关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对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管理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创新措施,供相关读者参考。

网络计算机;中职;德育管理;现状;创新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截止到2018年12月,我国网名数量突破9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80%以上。其中,初中以上学历的网名数量为50%以上,学生网民居多,在计算机网络条件下,网络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对中职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计算机网络对中职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也带来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强化创新,提升中职德育管理成效。

1 计算机网络给中职德育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

第一,在网络条件下,能够赋予中职德育工作开放性的特征,便于工作人员从计算机网络中获取更加丰富的资源,利用网络还能够促进思想工作宣传。同时,计算机网络具有时效性、连续性的优势,能够为中职德育工作带来更加丰富的内容,为其注入新的生机,为德育工作者开拓更广阔的空间;第二,在传统的中职德育工作模式下,表现单调、枯燥,而网络条件中,让德育工作能够更加丰富多彩,教师不用局限于传统的说教,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借助于语音、视频等让德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对德育工作更加理解,提升学生积极主动性,推动德育教学发展;第三,计算机网络开放性特点,同时网络具有虚拟性优势,学生在网络中能够突破思想束缚,敢于在网络中展示自我精神世界。当然,学生在网络中的行为也会存在一些道德问题,教师必须进行更加规范的引导,让学生在网络中能够吸取精华,逐渐完善自身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

2 计算机网络条件下中职德育工作现状

在计算机网络浪潮中,各级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对其都十分重视,尤其是教育部门也针对计算机网络浪潮发布了相关的规范,各级学校都必须重视德育工作。中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能够积极地应对计算机网络带来的冲击,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文明的网络环境,意识到中职德育管理工作重要意义,将其融入中职学校工作各环节中,提升德育工作成效。但现如今中职德育工作还面临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

2.1 计算机网络对中职德育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冲击

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特点,各类信息充斥在中职生身边,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各类所需的信息。当然,网络信息复杂多样,还包括了一些消极的负面信息,例如一些黑色政治、黄色网站,甚至还有一些网络骗局,对中职学生心理、情感都造成严重的影响,这对于中职学生健康成长不利,甚至会对社会稳定、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中职学生年龄尚小,还没有真正的步入到社会中,心理情感都不够成熟,自控能力较差,在没有受到约束的情况下,容易沉溺到网络中,不利于中职德育工作开展。同时,计算机网络条件下,各类信息能够更快更及时的传输,如果德育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网络资源,势必会导致德育工作受阻,影响德育工作成效。

2.2 计算机网络对学生思想意识造成一定影响

中职学生“三观”正在形成过程中,但还没有完全形成,还处于动荡期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些网络不健康信息、思想,都可能对中职学生造成侵蚀,导致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例如不良的社会习气、功利性庸俗情趣等,对于学生思想造成影响也十分严重,还可能导致中职学生思想意识混乱。

2.3 网络条件下中职德育工作复杂性增加

为了能够保证中职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必须重视处理传统教育和网络环境之间关系。中职德育工作实施中,传统工作模式可控性强,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情况选择相关材料,对中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在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信息传播渠道更加通畅,已经摆脱了教师、学校以及家长的控制,网络中丰富的文化对学生思想造成很大影响,中职学生年龄在15~18岁,网络对其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对学生思想造成一些迷惑、混乱。传统模式下,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言行举止等判断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开展德育工作,端正学生态度。但计算机网络时代下,学生思维发生较大变化,加上网络具有很强的隐匿性,通过一些匿名发言模式,教师对学生思想不能有效掌控,让中职德育工作复杂性更强。

3 网络条件下中职德育管理工作创新模式

3.1 积极建立网络德育教育基地

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开展应紧密联系“中国梦”的教育路线,与我国民族传统美德紧密结合起来。但德育工作模式滞后,不能结合计算机网络手段,导致中职德育工作渠道狭窄,不利于工作发展。因此,中职德育工作开展,需要不断拓宽渠道,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优势,改变传统德育工作平面工作模式,采用更为立体的模式,让中职德育工作更为生动形象。当然,在中职校园中,需要开展影评专栏、影视专区等,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利用网络论坛、微博、公众号等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中职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提升中职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2 强化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素质过硬、工作作风坚韧的中职院校德育工作队伍是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基础。这需要中职德育工作者具有丰富的科学技术文化,还应该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对网络系统进行适当的维护,担任其对学生网络舆论监督的责任。具体工作必须引导中职学生树立健康的网络观念,引导学生学会从繁杂的信息中有所取舍,避免腐朽思想信息对学生思想的侵蚀。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大胆创新,利用网络优化德育工作模式,开展各项网络教育。

当然,为了能够规范学生网络行为,中职院校更需要强化网络管理制度,从校级网络道德规范入手,在校园网络中积极采用网络安全技术,通过设置防火墙抵挡非法数据入侵。利用安全监控手段,对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有效的监控,过滤不良信息。另外,还可以通过法律或行政的手段,对不健康网络信息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3.3 创新德育工作理念

德育工作理念创新是中职院校在网络时代中开展德育工作的先决条件。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观念,改变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通过创新德育理念、德育工作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根据网络时代特点,中职德育工作者自身必须明确德育工作开展的意义,不能一味地否定网络,而是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网络观念。同时,德育工作者还可以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例如,可以建立班级QQ群、家长微信群等,对学生思想动态加强了解,以便于及时调整策略,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

4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为中职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从目前中职德育工作现状来说,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满足网络信息时代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强化创新,建设学校网络德育管理基地,强化中职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改变德育工作理念,提升中职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1]陈杰.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的创新解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8):25-27.

[2]刘贤.网络环境中中职学生德育量化评价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2017,16(8):99-101.

[3]李阳.中职学校网络德育工作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4(11):82-84.

[4]卢杰,魏军.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2017,22(3):54-55.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德育工作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基于可靠性的计算机网络优化研究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应用架构设计
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研究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