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莫轻看 转变观念先育德

2019-12-23毕兴荣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道德观念内化家庭教育

毕兴荣

摘 要:家庭教育中出现的种种危机,其根本原因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长错误的思想观念与教育方法上。

关键词:家庭教育;道德观念;内化;行为习惯

身为教师,从教三十多年,现在常听不少家长诉苦说“孩子的教育真让我头疼,不爱学习,成绩差,天天抱着手机玩游戏,说他也不听,老是顶撞父母,真是拿他没办法,就怕这样下去会越来越差啊!”为此,我常想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其实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长错误的思想观念与教育方法上。

在我看来,当今中国的教育问题,其实首先是家庭教育出现了危机。受市场经济冲击的影响,不少家长受急功近利思想作祟,成天忙于打拼挣钱,从小只重视孩子的智育而不重视孩子德育的培养,只一味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孩子思想情感的培育,致使孩子从小不热爱劳动,不敬畏、感恩父母,学习缺乏责任感、内动力,也就难免长大不爱学习,贪玩而不听父母教诲了。诚然出现这些情况,也不排除学校及社会风气的一些不良影响,但毕竟这些只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这个内因往往就是孩子的思想认识与情感体验,即道德价值观念,它是行为习惯的内在驱动力。

案例一:有一次,我到福华市场去购物,只听两位中年妇女在商店门外聊天,一个说她女儿上小学四年级,每天早晨上学都得她按时喊醒并帮着穿衣服,有时迟了还得打车送到学校,而另一位妇女则说她儿子大学一年级了,可从未在家自己洗过头发,都是到理发店或洗头房由别人给洗的。

试想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长大还能主动做些什么?一个连自己头都懒得伸手去洗的大学生将来又能为他人做些什么呢?过分地溺爱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而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不让孩子做家务,怕孩子做家务而影响学习,家务活大都由父母全包己干,结果导致孩子从小不爱劳动,动手操作能力低,难以养成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习中怕吃苦而不做作业,没有内动力,从而导致學业成绩低下。也有些父母不让孩子从小体验生活,却乐于花很多钱来满足孩子无谓的需求,殊不知无谓的钱花多了,反而有损孩子上进心与责任心的培养。没有了责任心与上进心,即使长大也没多大出息,因为他不知感恩父母与社会,便会不思进取,甚至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

回想当初,我们小时候上学都是徒步行走,下学回家父母总是安排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也从未因此而影响自个学习,相反地通过自己叠被子、扫屋子院子、喂鸡喂猪、拉土垫圈起粪等活,不但缓解了学习压力,培养了生活能力,而且减轻了父母的劳动负担,培养了劳动观念,体会了父母劳动的艰辛,知道起码要感恩父母,学习才有源源不断的内动力。

案例二:有一天,我走在回家路上,迎面过来一位年轻妈妈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小女孩突然看到人行道旁堆着的沙子,便对走在前面的妈妈说道:“妈妈,我想挖土。”

“挖土脏,你要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去给别人家当孩子。”年轻妈妈竟然这样回复孩子。

一听这话,小女孩便噘着嘴显出不高兴的样子,但还是喃喃自语道:“我想挖土嘛!我想挖土嘛!”

年轻妈妈转身呵斥了几句孩子,推搡了两下却又最终拉着孩子小手离去。

看到这些,我就想:像这样教育孩子的理念与方法,怎能培养出好孩子呢?想要孩子成为什么素养的人,首先家长就得成为什么素养的人,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身上往往也留有家长的影子。很多时候,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刻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影响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本来很好的一个劳动教育契机,竟然被这位妈妈的几句呵斥断送了,这说明她的教育观念与方法本身就存在很大问题,怎么能教育出懂事听话的孩子呢?殊不知“没伞的孩子跑得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俗话说得好“虎父无犬子”,“熊孩子”大多是“熊家长”影响的不良结果。

在家庭教育中,身为父母要找准时机或创造条件,适时启发、教育孩子热爱劳动、热爱学习,要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努力学习是一种责任。多与孩子沟通谈心,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帮助孩子树立好思想、好行为、好习惯,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内化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促使孩子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孩子在一个原生家庭里,养成最基本的品行和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待人习惯等等。父母的相处方式与处事态度,往往是家庭教育环境的基石,只有在和谐的家庭环境氛围中,才可以谈孩子的教育,谈孩子的人生起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改变现在的教育现状,不仅亿万家长要转变观念,掌握科学有效的育子方法,还要从自身做起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从小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做人楷模,多渠道、多方面培养孩子正当的兴趣爱好,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努力协助学校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卡连柯.家庭和儿童教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01.

[2]王继华.家庭文化学[M].人民出版社,2010.

[2]王继华.文化育人 德润天下:家庭教育文化六讲[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道德观念内化家庭教育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论中西方神话创作的异同性及成因
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公民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