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音乐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原则及其运用

2019-12-23陈俊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原则语文教学

摘 要:语文课程教学与艺术学科的整合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纷呈,特别是将音乐资源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能够赋予课堂生动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为此,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概述了音乐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并探究了中华民族音乐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确实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音乐资源;语文教学;应用原则

语文知识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都不甚理想。结合多位教育专家的研讨发现,音乐中蕴含着取之不竭的语文课程资源,将音乐资源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促使课堂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为此,笔者在下文中归纳了音乐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探究了中华民族音乐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具体如下。

一、音乐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主题性原则

音乐出现于语文课堂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其是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服务的,因此当代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认清楚“音乐资源”在语文课堂中的位置,贯彻“主题性原则”,结合课堂内容的特征,选择恰当的音乐资源,这样既能够保持音乐资源原有的艺术魅力,又能够保障语文课堂应有的严谨性,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音乐并不能够掌握语文知识,所以音乐资源的应用要把握“度”,突出教学主题,换言之就是,音乐出现于语文课堂上,不能够占据语文的主体位置,避免“喧宾夺主”现象的出现。如若引入音乐元素的同时失去了“语文”主题,定然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以“失败”告终。

2.艺术性原则

语文是一门以语言为基础的学科,而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情”,体会“感”,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就“情感”来讲,音乐与语文课程具有极为相似的“教化”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两者之间的衔接——“情感”,进而实现有机结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当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挖掘音乐资源的艺术魅力,使学生感受、欣赏“美”的同时完成知识的学习。

3.有效性原则

要想充分发挥音乐资源的优越性,就必须要保障音乐资源的有效性,所以教师在选取音乐时,不能够盲目进行,而是要结合本文内容、文本特征等因素,选取适切的音乐,实现音乐资源与语文课程的完美结合。笼统来讲,音乐资源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遵守“有效性原则”。如,《春》(朱自清著)描绘了5幅春景图,分别为“春花图”“春草图”“春雨图”“春风图”以及“迎春图”。课堂上,笔者为了表达“春雨图”选用了Kiss the rain,为了表达“春花图”选用了《春之声圆舞曲》。这也说明,要保证音乐资源的有效性,就要针对性地进行选择,而不能够一概而论,更不能盲目选用。

二、中华民族音乐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音乐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适切应用,确实能够解决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作者表达的情感。甄选音乐资源时,教师定要结合文本内容与思想主题,选择恰当的音乐元素,万不能为了引入音乐而引入,否则会适得其反。除此之外,还应该认识到音乐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中华民族音乐资源与西方音乐资源两大类,教学运用过程中要抓住音乐资源的特征。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笔者探究了中华民族音乐资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一篇展现爱国情怀的文本,也是初中阶段典型的文本之一。通过分析文本发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通过“诗歌”方式,将“小”的自我融入“大”的祖国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个体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真挚的、深厚的爱。为此,课堂上,笔者引入了郭兰英《我的祖国》这首歌曲,从气氛上进行烘托,强化了课本情感的表现力。无论是语言描述上,还是情感表达上,歌曲《我的祖国》与文本《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都存在众多的类似之处。如,《我的祖国》开篇描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而符合部分则描述了对祖国大好风景的赞叹,表达出了浓烈、深厚的“爱国情”。而将《我的祖国》这首歌曲引入到课堂,与文本《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进行有机融合,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文本“枯燥”的问题,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将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充沛地展现出来,强化学生对文本思想情感的体会,促使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音乐资源与语文课程的有机融合,并非是音乐与语文两种学科的结合,而是两种“艺术”的结合,必须要精心甄选,适切地设计,才能够实现预计的效果。将音乐资源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从教师角度来讲,将音乐资源引入到语文教学资源里面,能够快速完成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促使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培养,而从学生角度来讲,润物细无声地深化了学生对审美、语感以及情感方面地体会,便于学生完成知识内化,提升自身的語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惠娟.优美的音乐,让语文课堂更生动:浅谈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5(3):37-38.

[2]温馨月.初中语文课堂音乐辅助教学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3]廖予宁.动听的音乐,动感的语文:谈音乐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整合[J].语文建设,2013(35):70-71.

[4]贤玉婵.语文教学中的“隐形翅膀”:浅谈音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语文,2009(6):13-15.

作者简介:陈俊(1964.2—),男,汉族,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人。大专学历,一级教师,现任定西市安定区南鹰学校教学,长期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及语文教学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应用原则语文教学
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视觉传达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城市居住环境中拼贴艺术的应用原则与方法探究
化归思想在高中函数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