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与新世纪以来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对比研究

2019-12-23易沁韩雯雯税伟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3期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对比汉语

易沁 韩雯雯 税伟

摘  要:语音、词汇、语法被称为语言三要素。词汇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相对于语音和语法来说,最能体现社会的变化发展。本文试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以语言接触理论为依据,对比研究20世纪与新世纪以来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分析汉语中的英语借词产生的社会动因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进一步地展示语言、社会、文化之间更广泛的关系。

关键词:汉语;英语借词;社会语言学;对比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3--02

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总会产生语言之间的接触,引起语言的变化,而语言接触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词汇的借用。借词,也称外来词或外来语,是指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中吸收而来的词语。对于借词的界定,历来说法不一,大体上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层面上,对借词的定义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出发,认为借词是指对外民族语言“连音带义”的借用,将意译词排除于借词之外;广义层面上则认为借词不仅包括音译词,还应包含意译词和形译词。本文论述的借词采用的是广义概念。

汉语大量引进借词的历史悠久,上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与外民族的经济、文化等交往、接触引起了语言的接触,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东传,佛经翻译的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大量借词被吸收进汉语词汇中。而对英语借词的大量引进,则是明末清初后,西学东渐,以英语为主的印欧语系词中被迅速吸收。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语言就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它依托于人类社会而产生。社会生活和语言就像两个变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生活的任何变化,哪怕是最微小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在语言——主要是词汇中有所反映,因为语言是社会生活所赖以进行交际活动的最重要的手段。”[1]语言的发展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民族的融合。社会生活中有关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都会被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从而影响到词汇的产生、演变、更新。

“语言接触”作为社会语言学的术语之一,是一种社会性的语言现象。它意味着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交流、沟通使不同语言相互影响、借鉴。语言接触对语音、词汇、语法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词汇是当中最活跃的成分,能反映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因此,语言接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汇中。只要不同的语言群体产生文化交流,并且在母语中没有合适的语言词汇表达时,人们就会借用其他非母语的词汇。

汉语里的英语借词,有音译、意译和字母词三种形式。从借词反映的意义来看,可以分为政法类、军事类、科技类、人文类、生命医药类、日常生活类等。结合汉语大量引进英语借词的时间节点,本文将分1919-1949年、1978-2000年、2000年以来这三个时间段,对比分析汉语中的英语借词。(由于本文收词的有限性,所有时段的借词均以高频为原则进行选取。)

根據以上表格数据,可以得出,音译词始终是英语借入汉语词汇的重要形式。特别是在“五四”前后,音译英语借词盛行一时。这是由于汉语最初与英语进行接触时,不能快速地找到等义词来对英语语音进行记录,只能用汉字暂时记录下来,以便日常交往或书面阅读。需要注意的是,除极少数外,大多数这一时期的音译英语借词都未能保存下来,最后让位于意译的英语借词。只有食品、饮料和一些日常生活类的音译英语借词长期稳定地存在于人们的语汇库中,称为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例如三明治(sandwich)、巧克力(chocolate)、白兰地(brandy)、咖啡(coffee)、模特(model)等。

其次,现代汉语有采用意译借词的强烈倾向,对英语也不外如是,这与传统文化心理和汉字的性质密切相关。清朝以前,中国历史上虽也经过分裂时期,但总体上属于封建大一统社会,实行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创造了数千年未曾中断的中华传统文化。汉民族文化因此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所以每当需要借用外来词时,人们总是以汉语语言构造的一致性出发,通过规范化活动,将英语借词进行加工,使其符合汉语言的词法。同时,汉字作为一种方块性的表意文字,习惯用特定的符号表示语言中的词或词素。声音相同而意义有别的词或词素一般要用不同的形体来区别,同一个词也可以用不同形体来表示,致使汉字结构繁复,数目繁多。而英语是表音文字,其记录的形式和符号以语音表注。不同文字的性质致使汉语在借用英语时,不得己将其汉化,以符合本民族语用习惯。

再次,字母词在借入方式中的比重逐渐增大,新世纪以来成为英语借入汉语词汇的重要方式。

字母词在现代汉语中大量涌现的现象,符合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总是趋向于较精炼的语言表达较多的含义。就英语借词来说,纯字母词,如WHO(世界卫生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GDP(国内生产总值)等,往往是特定英语词组的缩写。这些词组的完整拼写较长,使用起来较费时费力,使用缩写则显得简便经济,减小了人们的记忆难度和书写量。此外,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也是字母词猛增的重要原因。中国于1994年开通互联网,1998年底成立了第一个面向世界的网站“新浪网”,2000年成立搜索网站“百度”。迈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互联网科学技术更是得到迅猛发展。网络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重要阵地。在这一大背景之下,一方面汉语和英语的接触频度和接触深度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接收、更新的快速性和频繁性,网络成为字母词的主要阵地。另外,求新求简的语用心理也促进了字母词的大量增加。字母词构形简捷、含义丰富满足人们的求简心理;它的流行代表了一种时尚,有满足了人们尤其是当代年轻人趋新求异的心理。最后,媒体的传播导向对字母词的流行也具有一定的贡献作用。无论是传统纸媒,还是新媒体,他们对字母词的广泛使用对人们更快地接受字母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近一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东方文化。当今世界由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成为“地球村”。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影响不断加深。从文化层面上说,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这就必然产生语言的接触。来自英语的借词对汉语的影响应辩证看待。一方面,它为汉语语言系统带来了新鲜、时尚的文化气息,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如受英语的影响,汉语构词使用了不少词缀,如“多-”(multi-),“化-”(-ization),这一语言现象也可称为“语素汉化”;另一方面,它也对汉语语言系统原本的结构造成干扰,造成一些不规范用语。受地区、产业结构、个人素养、语用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一个英语借词在大陆和港澳台的翻译可能不同,如ice-cream译作冰淇淋或冰激凌,AIDS译作艾滋病或爱滋病。这是同一借词多种翻译造成的用语混乱。同时,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存在一些特殊形式,如GOOD(Get-Out-of-Debt)(偿清债务),BMW(Big Mouth Woman)(长舌妇),容易造成语义的模糊,难以理解。

总之,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汉语中的借词数量并不算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以英语为主要来源的借词在汉语词汇系统所占的重要地位。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考察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情况,可以看到英语对汉语、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随着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多元互动不断增强,汉语中的英語借词数量必将长期增加。对借用英语借词持辩证态度,始终坚持以汉语优秀文化为主体,吸收西方优秀文化,利于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注释:

[1]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参考文献:

[1]李娜著. 民国时期新词语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4.04.

[2]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编. 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1.02.

[3]陈胜利著.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 接触语言学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09.

[4]陈原著. 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06.

[5]祝畹瑾著. 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2

[6]陈光磊主编. 改革开放中汉语词汇的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11.

[7]亢世勇、刘海润主编. 新词语大辞典(1978-2002)[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10.

[8]黎昌抱.英汉外来词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1,(5).

猜你喜欢

社会语言学对比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
英语语音国别变体的社会语言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