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休闲农业园区农业景观实现手法的思考

2019-12-23刘娜王万建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造景景观设计手法

刘娜 王万建

在全域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旅游+农业”的模式为休闲农业园区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休闲农业园区具备的资源是农业资源,要想很好地发展农业旅游,就要完善休闲农业园区景观,了解农业景观有哪些构成要素,在景观设计时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最后形成一套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资源,能保持农业特色,并能体现农业旅游的景观设计手法。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紧张的工作节奏和压力,私家车大量出现,农村可进入性提高,让许多人走出城市来到乡村。乡村旅游可以让大众远离钢筋水泥,亲近自然,使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悦,因而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休闲农业应运而生,农业景观因此备受关注。农业景观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但乡村农业景观在构成中由于实现手法单一或不科学的影响,使乡村文化被冲击、破坏生态和谐、农业景观的可视性与体验度不高,因此探究科学有效的农业景观实现手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景观及其构成要素

(一)农业景观

农业景观指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农业特征的景观类型。农业景观是人化的“第二自然”,也是在人类开发、生活的地区面积最大的景观类型,是一种以自然农业资源为基础的特殊景观形态,是随着历史沿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日渐形成的,具有巨大的旅游价值。农业景观是现代农业旅游的重要资源,是“农业+旅游”的重要载体。

(二)农业景观的构成要素

农业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景观、农业服务设施景观、农村聚落景观及农业生态景观。

1.农业生产景观

农业生产景观指向人们直接提供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的景观,其中农产品包括粮食、水果、油料等。农户从此类要素中以直接获取农业经济产出为核心目的。如耕地、园地、水产养殖地等都属于农业生产景观。此类景观在农业景观中所占的区域面积比较大。

2.农业服务设施景观

农业服务设施景观指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设施和为城市居民提供旅游服务功能的景观。乡村道路、水利设施、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园等都属于农业服务设施景观。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为农业生产和游客提供基本服务保障,而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园等则是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重要旅游资源。

3.农村聚落景观

农村聚落指包括村庄和集镇在内的农村居民点,是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是农户生产、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承载空间。如具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宅旁绿地、生产条件下的附属设施。狭义的农村聚落形态指由农村聚落规模、分布表征出来的物质形体特征,广义的农村聚落形态还包括基于物质形态之上的非物质形态、农村聚落社会形态。该类景观要素是最能够体现当地民俗的重要资源,尤其是比较优特色的民居是当地民俗的重要体现。

4.农业生态景观

农业生态景观指对乡村区域生态环境维护发挥较大的作用,具有土壤保持、涵养水源及生物多样性维护等作用的景观。如湖泊、生态林地、河流水面、未利用空地等都属于此类景观。该类景观在开发、设计过程中最应该注意保护,让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休闲农业园区农业景观的影响因素

(一)景观设计思路

农村景观设计元素大致涵盖生态绿化、视觉形象与自然感受3个部分。保护自然环境是休闲农业中景观设计的重要前提,在农业景观设计中要因地制宜。同时要考虑保留农业景观的民俗文化特色,体现文化的传承性,以适用、美观、经济为根本尺度。另外在农业景观设计时要融入历史文脉、近现代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等地方性元素,体现农业景观设计中的美学思想。在设计原材料选择上,应就地取材,大大减少建造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态效益,强调原生型景观材料的设计效果。总之,农业景观设计应遵循保护环境、保留民俗文化特色的原则,要因地制宜考虑美学、适用等因素,设计出既能保持地方乡土特色又能给游客最亲近的自然感受和视觉冲击的农业景观。

(二)景观意向

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大量钢筋混凝土进入乡村的各个角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乡村文化、生态和谐,我们在塑造农业景观时要彰显景观意向。景观意向主要包括对游客造成的如视觉冲击感、高体验感等。在视觉冲击感营造上主要考虑景观的新和奇,农业景观主要的客源是远离鄉村的城市旅游群体,对这类客源有吸引力的主要是他们见的比较少的农业景观,所以在景观设计上要多选择和选用农村的本地资源。如在苗寨乡村景观的乡土实现手法中所用到的稻田观景木平台,稻种文化中具有生产功能的视觉景观,渗透人们的日常,与稻田生产紧密结合的生态体系。在乡土景观建设中,重点强调稻田景观的可视性和体验深度。对于高体验感,如现在乡村可以亲身体会原始农耕生活,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游客的可操作性,可以充分利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吸引游客在作物的不同生长期来乡村,通过小片农耕体验田设计吸引游客。

(三)造景方法

关于农业景观的造景方法种类众多,可以借助园林造景方法,如抑景、透景、添景、夹景、对景、障景、框景、漏景、借景、分景等方法。如抑景主要运用先藏后露,欲扬先抑的手法提高景观的艺术感。透景,指在阻挡视线的树木或其他高于游人视线的地上物中间寻找一条或数条观景线,把远景引入观景者的视线中来,从而取得理想的观赏效果。添景手法能使原本开阔的景面增加中景、近景,使景致具有空间深度感。夹景是运用透视线、轴线突出对景物的欣赏的艺术手法。

选择哪种方法更能体现农业景观的协调与美,要充分考虑和分析现有资源的状况,如日常乡村小品景观构成主要是依托乡村百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营造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氛围。利用乡村发展需求,结合百姓生活方式构筑合理的乡土景观小品,强调和尊重原居民生活美学习惯,利用乡村常见废弃的生活设施进行修补利用,营造乡村景观效果。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造景手法的优势,让农业景观更能凸显出其美所在,提升景观本身的吸引力。

三、休闲农业园区农业景观的实现手法

(一)现代与传统手法相结合

在谈到农业景观构造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为保持农业的本来面貌,宜采用比较传统的造景方法,尽量去保持农村的原貌。比如某乡村旅游区,为了让游客体验农村的原生态,不修水泥路,全是土路,游客停车场就是一个土坑,车停好后要沿着土路走一个小时才能进入景观区,使游客浪费了许多时间,同时有一些游客觉得卫生比较差,因为他们沾了许多泥土在衣服和鞋子上,该地区被游客评价为可进入性不好,影响该景区的声誉。所以可以结合现代手法,比如修一些便于游人行走且具农村特色的石板路,再配合当地的牲畜或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石板路上步行享受农村特有的风光,或坐上中国传统的马车、牛车、驴车等,再或者骑上传统的自行车、脚踏三轮车都会让游客有不一样的体验。利用传统与现代手法相结合,同时也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创新不可简单复制和照搬,为强调景观效果的适宜性,既要突出景观特色的文化价值,也要展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互补性。

(二)融合景观意向和造景方法

把景观意向和造景方法融合指用造景的方法使景观更能体现景观的意向。造景主要包括景观格局与分区和景观风貌设计。景观格局与分区,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本地区条件和特点,可采用一园多区、一区多景,完善功能。在分区上要错落布景,动静分区。在景观风貌设计上,要充分保持自然风貌,多一分天作、少一分人为;多一些纯朴、少一些干扰,形成山、农作物、水系、建筑和人文景观等要素相结合的复合型农业景观体系。景观风貌設计主要考虑地形、植物、道路、水系、建筑相关因素,采取景观意向和造景方法融合的手法,因地制宜,合理设计。我们在设计农业景观时,在在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分区应用造景手法,把天然的景观加一点人工的修饰,使其既保持乡村特色,又能充分体现旅游区的优势,与一般的农村地区相比更具有乡村旅游特色。

(三)延续和保留记忆的手法

延续和保留记忆主要指对一些能体现农村文化传统的景观进行设计的一种手法。该种手法是使农业景观保持地方特色的一种很好的手法,有利于凸显乡村的旅游特色,使当地民风民俗能够更好地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进而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如大地风景做过的一个案例中提到的李洞屯,李洞屯属苗族文化村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受到新文化的稀释,这种文化表现为长期留守的老人依旧保留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外出务工的青年人基本融入现代文化生活方式中。但大部分村民在节事活动及房屋建造上依旧保留着山区苗族杆栏式建筑风格,轻盈的屋檐和高挑的檐角,在日常活动和饮食习惯上仍然保留较为独特的方式。通过延续和保留日常的生活方式活态解说李洞的历史和记忆。所以说延续和保留记忆的手法,可以更好地保留农业景观特有本色,凸显当地的传统特色,同时也是对当地某种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也是农业休闲园区对游客的重要吸引因素,延续和保留农村记忆,尤其在特色民族村落设计中要注意应用。

(四)运用乡土实现手法构建农业景观

乡土蕴含了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地方精神,强调本土、地域性特色。乡土实现手法指在现状调查、规划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传统文化延续和创新,使乡村乡土景观的设计思路与景观意向和造景方法进行融合,保留文化精神和场地记忆,并实现景观环境的生产使用功能,通俗来讲,就是将乡村生产功能的设施空间景观化,有效提升乡村环境,并运用朴实的细部表达手法以及符号营造乡村休闲环境。在实现景观时,要做到将人工和外来材料干预程度降低到最小,创造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型村落,因地制宜地实现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并借景田园风光展现可视景观,利用有限的空间再创造。乡土实现手法将成为塑造农业景观的重要手法之一。

四、结语

农业景观是休闲农业园区最具吸引力、旅游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旅游资源,运用传统与现代手法相结合,采取乡土实现手法构建农业景观,使景观意向与造景手法相结合,延续和保留农业资源的本土性,构造出既能体现农业本土特色,保持农村生态平衡,又能充分吸引游客,有利于农业休闲园区可持续发展,推动当地农业、旅游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1.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陕西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造景景观设计手法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策略与发展趋势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植物造景”——自然的装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