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

2019-12-23林丽娇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性实训体系

林丽娇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生活要求越来越高。旅游业随之发展起来,为了培养旅游管理方面人才,高职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本文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方面分析,对建设实践性教学体系进行探究,希望为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提供借鉴。

引言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建立实践性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提升专业能力。但是,如何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是高职教育面对的主要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学院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的,希望通过学校不同专业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未来行业发展中可以占有一席之地,实现自身价值。现代教育中,更加重视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希望学生可以成为高能力、综合素质优的专业人才。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转变传统教学体系。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产业,具有多元化、信息化、电商化的特点。在教学改革中,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创新创业意识,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就目前情况而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与行业发展对人才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学校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基础,以此制定实践性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提升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实践性教学体系,主要由3个部分构成:专业、就业、创业。目的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同时还要以学生为本,建立认知与应用、综合性生产、创新创业等3个方面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认知,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以此实现学习目标。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与实际要求脱轨

目前,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可以发现其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与行业发展目标存在很大差距。通过目标定位的差异,可以体现出两点问题。第一,校企合作中存在问题。学校制定专业发展目标时,忽略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导致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出现与实际脱轨的情况。第二,体现出教师对该专业发展的认识不足的问题,无法将企业需求精准定位在教学目标中,导致人才培养与实际发展不符。传统旅行社实训中,没有现代的信息化与电商化的内容,实训内容主要为专业技能培养,忽略行业发展。在该模式的培训中,学生无法学习行业发展进步中的内容,实训活动缺乏真实性与有效性。

(二)缺乏清晰教学层次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课程为主,缺乏实践基地与实训活动。最近几年,高职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推动实训基地建设,但是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并没有体现出来。由于缺乏明确教学层次,导致部分内容出现重复、混合的情况,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三)教学体系不完善

传统旅游管理教学中,以旅行社经营模式为实践教学内容,实践内容比较单一,涉及领域较少,无法满足现行业对该专业的发展需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感受行业发展,体会时代变化,学习内容仍停留在传统教学中,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无法满足行业需求。此外,实践教学体系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以此结果性评价为主,忽略学生实践过程中能力、素质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体系建设策略

旅游专业应用性较强。在高职教学中,应结合学校特色,建立实践性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一)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主要由3部分组成: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其中,基础课以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为主,使学生了解与旅游相关的知识;专业课则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使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专业性的问题;实践课则是以提升学生专业素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希望学生可以在就业中,快速适应行业发展,并能够实现自身价值。高职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转变以往教学模式,将其作为独立的个体,增加教学比例,以此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课程设计上,减少理论课教学课时,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根据课程设计,制订科学教学计划,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学生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同实训活动有不同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落实实训课程,可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使学生更加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发展奠定基础。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发挥实践教学作用

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此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旅游管理教学质量。不同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1.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

旅游管理理论知识中,有很多关于实践方面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比如案例教学法、管理学习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就是根据理论知识内容,展示相关案例,然后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案例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同时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管理学习法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模仿联系,由教师给出条件,然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角色扮演法将实际工作场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入模仿工作状态,以此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该职业的认识,同时能够提升学习效率。

2.实训课技能提升

实训课教学目的,就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使学生将学习内容应用实际问题中,解决职业存在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演示,使学生了解操作步骤,掌握操作方法。当教师演示结束后,由学生自主操作,教师进行纠正,点评。点评后,组织技能考核活动,检验学生是否满足考核要求。实训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专业考核活动中,引导学生考取专业证书,提升自身竞争力与综合实力。

3.实习活动

实践体系建设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实习,使学生了解实习对专业课程的影响。一般高职院校,是这样安排课程:首先,进行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有简单的认识,课程实习中,会带领学生一同参观实习,了解当地旅游企业,了解不同企业运行方式,加深学生对旅游专业的认识;其次,引导学生在假期进行实习,鼓励学生参与实习活动中,为企业、旅行团设计旅行路线,进行景点知识讲解,以此积累工作经验,提升专业能力。

4.生产实习活动

生产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受该工作,接触实际生活。部分学校会组织校外实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认知。高职院校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实习提供平台,使学生在实际单位中进行实践,更早地认识实习活动内容,了解现代旅游行业发展情况,进而提升自身素质。通过企业实训活动,可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同时能够培养学生职业认识,对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培养具有促进意义。

(三)建立双师型教学队伍,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1.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使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为实践教学活动中开展提供强有力支持。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引进青年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活力,提升教師队伍整体素质。学校可以拓宽招聘途径,增加学校教师招聘优势,以此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参与应聘活动中,通过层层筛选,选择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以此丰富教师队伍。②聘请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将先进管理理念与企业知识应用教学活动中,以此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提升教学质量。通过优秀人才引进可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实现与时俱进。通过企业优秀人才融入,可以解决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能够提升实践教学质量。③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将先进的知识与技能传递下去,丰富教师对旅游知识的认识,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根据教师专业素质不同,组织不同培训活动。如有的教师理论能力强,但是实践能力差。学校可以针对此类教师进行实践培训活动,引导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以此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对于实践能力强、理论素质差的教师,则是组织理论培训活动,使教师将实践知识转化成理论知识,提升教师理论素养。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活动中,可以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同时能够促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此外,学校可以组织交流活动,引导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分享工作经验,为教学活动开展奠定基础。④组织定岗挂职活动,让教师在假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提升实践能力,为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奠定基础。⑤组织教学评价。有效的考核评价可以激发教师学习意识,同时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价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应在传统评价基础上进行完善,将教师学术研究内容、教学情况、业务能力等内容融入评价活动中,以此增加教学积极性,使教师在评价考核系统的激励下,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后续教学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2.完善教材内容

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离不开教材知识。为了发挥实践教学优势,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完善,做到与时俱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材内容,将时代发展特点体现在教材中,以此完成人才培养任务。

3.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设中,实训基地十分重要,是保证实训活动开展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措施。学校可以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同时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素质。实训基地建设,不仅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能够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有利于其就业发展。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是不同的,若校外实训基地的目的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那么校内实训基地则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使学生形成复合型人才所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学校进行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应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与专业特点,进行实训基地建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专业能力,为其就业发展奠定基础。

树立校企合作理念可以增加学生实践意识,同时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为企业发展输送专业人才,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学校可以选择与专业旅游企业合作,将三年级学生引进企业中,引导其在岗位上进行实训。了解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内容。企业可以借此培养专业人才,为企业发展建立人才储备库。学校可以利用此提升自身就业率,为学生就业发展搭建平台。通过实训基地建设,推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必要性的分析,发现实践教学对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具有很大影响,是促进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教学现状的分析,并制定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性实训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