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学制技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9-12-23郝金亭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技师学院培养模式

郝金亭

摘 要:针对目前阶段技师学院多媒体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周期长,与行业企业要求脱节,对口就业率低的情况开展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在多媒体制作专业开展知识技能型学制技师的培养,形成了以真实工作项目为引领,以工作室为载体,团队培养,校企多元评价的PSTE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缩短了多媒体类专业技师层次人才培养周期,提升了专业对口率,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和提高。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坚持从服务首都产业发展出发,在培养符合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同时,不断地开展教学研究,探索适合学生知识学习、技能提升以及综合职业素养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技师学院 学制技师 培养模式

一、研究的背景和动因

1.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新媒体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需求。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布局对行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要求高技能人才从学校走向岗位的时间越来越短,不仅要求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他们有使命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技师学院必须根据趋势需求,充分的挖掘社會资源,构建适合新时代高技能人次培养的新模式。

2.新兴产业的企业特点与职业学校传统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两张皮现象,易造成人才培养环节的衔接不紧,迫切需要两者紧密配合形成更大教育合力。职业学校特别是技师学院要完成符合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就要从源头改变传统的模式,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成才规律和企业的产品设计制作过程出发,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整合学校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与企业产品设计制作过程,建立新的合作平台,有效的发挥双方优势,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互联互通,实现有机的衔接。

3.新兴行业特别是新媒体类行业,技术更新速度极快,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与企业的要求越来越远,迫切需要加强合作,缩短差距,构建行之有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学校教师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既要懂得教育教学和科研,又要掌握最新的行业技术能力,同时新媒体类行业技术更新太快,势必会造成教师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因此,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求就势在必行。

二、研究成果的基本框架和内涵

1.知识技能型论证

我院地属大兴区,毗邻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星光影视园区以及在建的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多个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南城”整体发展定位作为办学和人才培养的方向,形成了以“多媒体技术”为特色的专业布局,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多媒体制作专业服务创意产业新兴职业,隶属知识技能型专业的范畴。知识技能型人才是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的人才。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职业领域。

劳社厅发【2002】10号文颁布的第四批国家职业标准中包括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并明确作为新职业发布。多媒体制作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掌握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并能将传统的设计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具有创新设计思维、系统专业理论、实践操作能力,能在大众传媒、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音乐、美术、戏剧、影视等领域从事多媒体制作的专业人才,就业岗位主要面向动画、影视、网络媒体等新兴职业领域。

通过深度校企融合搭建人才成长通道。通过校企合作,教学过程植入企业项目,学生可在学校完成企业真实项目的制作;通过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学生的毕业标准与就业标准相统一,学生综合能力进一步得到企业认可,多媒体制作类技师层次专业人才是可以通过学校企业订单培养实现的。

基于以上结论,我院申请开设“多媒体制作专业”知识技能型技师的培养方向,并开展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2.培养模式的内涵

以工作项目为引领,以工作室为载体,团队培养,校企多元评价的PSTE人才培养模式(见下图1),明确校企双方共同培养技师中各自职责;培养方案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规定在学院完成公共基础课及一体化课程,在工作室内完成企业专业实践项目及综合实践项目。实践时间不少于20周。导师由院校教师、企业专业技术及技能专家共同担任,课程由院校导师、企业专业技术及技能专家共同担任,由院校导师和企业专家共同负责授课指导及评价。由学院和企业导师按学习过程完成学生考核,根据北京市的有关规定,由北京市技校工作委员会共同完成综合评价。

3.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

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始终贯彻以学校、企业和研究机构为引领,以工作室为载体,以真实项目为核心,以一体化课程体系构件、一体化教师培养为核心,引进新技术应用,而建“动、调”机制(如下图2),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4.实现共赢

通过基于PSTE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在机制的推动下,实现学校、企业与育人的共赢。企业,研究机构,学校共建专业工作室,建立基于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项目共享,引进企业具有研究性、生产性、新技术应用的典型真实项目,在校企共同指导下完成企业项目制作,实现学习和生产的统一。通过基于新技术典型项目实施,转化一体化课程,培养一体化教师,形成课程体系,实现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服务企业,实现共赢。(如下图3)

三、项目实施的主要成效

第一,通过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缩短了多媒体技师人才培养的周期。通过以工作项目为引领,以工作室为载体,团队培养,校企多元评价的PSTE人才培养模式,多媒体类知识技能型技师培养的周期由四年缩短为三年。在缩短培养周期的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能力。

第二,组建“团队式”教学团队,解决教学中技术培养与行业企业要求脱节问题。多媒体制作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由院校教师、企业专业技术及技能专家组成的技能导师团队,培养方案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规定在学院完成公共基础课及一体化课程,在工作室内完成企业专业实践项目及综合实践项目,保证学生的技术学习与企业要求同步,从而实现专业对口就业。

第三,通过校企融合、项目推动提高了教师技能水平和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依靠企业真实项目,展开校企深度融合,由此促进学、产的一体化建设,用高品质校企合作项目锻炼专业教師团队,不断吸收优秀的学生进入团队,培养学生,进而再将优质成果产品直接投入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依托校企融合工作室运行机制,借助企业优势资源,开展高技能研发与应用研究,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开展世赛标准研究,促进技能学习和应用,提高竞赛成绩,锻炼学生技能素养,提升学生专业就业层次,提升学校知名度和专业品牌。

四、成果特色与创新点

本研究与实践将知识技能型技师培养融合在一体化学校教育、企业真实项目实施和综合评审中,体现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科学过程,具有明显的实践效果和一定的推广价值。

1.将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考评有机结合锻造符合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课程由院校导师、企业专业技术及技能专家共同担任,由学院和企业导师按学习过程完成学生考核,由北京市技校工作委员会共同完成综合评价,整个培养方案可操作且有效。

2.将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教师的技能更新、项目的完成融为一体,实现共赢。依托技师工作室,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行业专家请积极参与项目制作,分析项目产品制作过程和关键环节,把培养学生、教师提升和企业项目制作融为一体。

3.以就业为导向,以世赛标准为引领,分解课程模块,既满足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要求,又能契合多媒体专业课程建设的规范,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结构。

参考文献

[1]何士林,辜东莲,李宗圆,等.广州市技师学院“校企双制”技师培养研究[M].中国广州科技和信息化发展报告2015.8.

[2]童华强.院校学制技师“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2014.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

[4]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黄景荣.一体化课程开发与实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

[6]朱振欣.校企合作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全力构建学生培训就业畅通渠道——订单式校企合作有效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J].中国培训,2013.

猜你喜欢

技师学院培养模式
秦皇岛技师学院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
试论强化技师学院英语差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徐州技师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径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技师学院体育运动项目战术训练要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