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德育,培养小学生书法素养的策略

2019-12-23陈永婕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素养

陈永婕

【摘要】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书法书写技巧的掌握,又要深入挖掘书法中蕴含的德育因素,以此提高学生书法素养,使其能够拥有良好的品格,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此,小学书法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本文将围绕注重德育,培养小学生书法素养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书法教学;德育渗透;素养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热爱中国汉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书写技巧,拥有初级书法鉴赏能力,是当代小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素养。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许多学生都会敲打键盘,却忽略了汉字书写能力。为此,根据教育局相關书法教育规定,应重视学生教学,提高学生书法素养,将德育教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入到书法课堂当中,以此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塑造学生良好品格,使其身心健康的茁壮成长。

一、深入挖掘书法起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书法同中国画一样都是一门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根据现有资料记载,书法最早起源于汉字最初形成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甲骨文”时期,是一种趋近于成熟的文字,而后是“大篆”“小篆”“简书”“章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已经达到空前高度。现如今人们使用的“楷书”则是在唐朝到达鼎盛时期。再后来中国书法通过宋朝、元朝、明朝以及清朝等诸多历史朝代的更迭发展,将中国书法演变成世界级艺术瑰宝。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书法是我国古代人民遗留下来的文化财富,当今小学生作为其炎黄子孙,应秉承先人文化底蕴,将书法继承并发扬光大。为此,小学书法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书法大家碑帖,并在鉴赏过程中为学生介绍书法用笔、字体结构等,使其在学习鉴赏书法时,将爱国主义教育以润物细无声方式渗入到课堂教学当中,继而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书法素养。

二、讲述书家人品故事,塑造学生良好品格

“人”一撇一捺皆哲学,做人是如此,书法书写亦是如此。一个人要想书法行云流水,大气磅礴,就要拥有高尚的品行,宽广的胸襟,才能领悟书法一撇一捺中蕴藏的豪放之气,阴柔之美。历朝历代凡是知名的书法大家都有独特的性格魅力,王羲之书法中的“骨硬”,颜真卿书法中的“忠贞刚烈”等,这些书法大家的人格魅力都体现在各自书法字体结构当中,使之成为流传百世的千秋佳作。与此同时,小学书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为学生讲述这些书法大家的励志故事,例如“王羲之吃墨水”的故事等,以此令学生养成良好品格,提高学生道德情操,使其在书写练习时能够做到心如止水、聚精会神的好习惯。

三、巧用书法碑帖内容,渗透书法德育教育

小学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临摹字帖,因为古人遗留下来的碑帖内容不仅十分丰富,还能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无需教师过多讲解,学生在反复临摹时便可自行挖掘体悟碑帖中隐藏的深刻道理,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中。为了让德育教育更好的渗入到书法教学中,小学书法教师应为学生寻找一些励志的碑帖,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依照教师教授的书法字体风格进行书写,使其在宣纸与墨汁的渲染下,领悟碑帖的含义,享受书法之美的熏陶,以此提高学生德育水平。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时,也要加入适当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自立自强,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继而令学生具有国家使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

四、揣摩汉字字形结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俗话说:“字如其人”。中国汉字讲究字体结构,穿插、避让、呼应等都是汉字书法中所讲究的书写方法,继而令书写者写出来的字体更加和谐。同样,做人也是如此,古语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随着中国法制越来越健全,书法教师应在授课时,引导学生讲究做人规矩,借书法而育人,使之在一撇一捺、提笔、顿笔、收笔时领悟结构章法的重要性,也要让学生明白横撇竖捺点要想写好,要想让单个字体看起来更加和谐,就得让各个笔画相互包容和谐。从而令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讲文明、懂礼貌、为人谦和,尤其在集体生活中要与人和谐相处,防止同学之间出现矛盾,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使其在未来走向社会时更好发展。

五、继承传统指导临摹,养成勤于思考习惯

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握笔姿势以及坐姿,并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正确的书写姿势,使其在书写时做到三个一,也就是坐姿中规定的一尺、一拳、一寸, 保证头部摆正,身体坐直,肩部与脚不乱动,并让坐姿正确、握笔姿势同样正确的学生为其他同学做示范,以此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其他同学,继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在书法课堂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使其桌面保持整洁,宣纸字面保持干净,尤其是学生的手指与衣着也要整洁。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教师应把字迹整洁、卷面工整算入打分当中,令学生在书写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临摹时,应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写作心情,注重行笔流畅,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作为最佳书写目标,以此达到书法修身养性的最佳效果。教师在授课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帖,掌握字体结构,合理安排空间布局,并要注意字行间距,距离疏密的关系,使之一笔一画间处处彰显字体神韵。为此,小学书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多观察字帖,以此养成认真临摹的好习惯。学生在写字时,要将眼睛观察到的字体结构以及运笔方式如实的临摹出来,然后再组合在一起,确保字体比例均匀中心稳定。学生在掌握书写方法后,要多加练习,避免在书写时产生心浮气躁的心理,以此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决心,用心感悟书法的艺术真谛,学生逐渐掌握书写方法,使其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打开艺术之门,懂得书法之精髓。

六、结语

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书法书写技巧的掌握,又要深入挖掘书法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深入挖掘书法起源,品读历朝历代各大书法家的性格魅力,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另外,为学生讲述这些书法大家的励志故事,塑造学生良好品格,在书法教学中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白自立自强,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继而令学生具有国家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使其在书写时传承我国书法文化,领悟书法之精髓。

参考文献

[1]周善超.书法教育德育功能的开发与体现[J].江苏教育,2018(21).

[2]张居国.浅议德育在书法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7).

[3]井泉.小学书法教育中的德育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附    注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培养小学生书法素养的有效性策略研究。立项号:GS[2018]GHB0536)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五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六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初探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