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合

2019-12-23王丽华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王丽华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使学生具备传统文化深刻底蕴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优秀的精神品格,以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合现状;最后,提出了在文化传承视角下,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化传承;传统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历史悠久,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发扬和学习的地方,对于每一个华夏子孙而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效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不仅能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出来,同时还能开阔学生的人生格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促进各民族的团结。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语文教育的本质,而是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方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单单能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还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文化的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见证了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所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能时刻接受“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的熏陶;其次,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进而将学生弘扬中华文化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中阶段学生的智力发展非常迅速,在这个时期,学生也在不断增强自身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若是在语文教学中融合与渗透传统文化,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哲理认真思索,还可以对《诗经》中优美典雅的表达方式深入了解。

(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涵盖着书法篆刻、唐诗宋词、儒家学说等诸多内容。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能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知识深入了解。这样不单单能将学生的文学知识面拓宽,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核心和本质更好的掌握。进而对学生的智慧进行启迪,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由此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合现状

(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功利性

高中生升学压力和高考压力巨大,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衡量各科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指标,则是学生的升学率。因此教师讲课的重点,往往是高考考纲中的内容。具体而言,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渗透传统文化,而仅仅是将古诗文的含义向学生灌输,却没有详细介绍和分析古诗文的内涵及深层次的社会背景。学生只要在卷面上的解释含义正确,就算完成教学目标。

(二)具有单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形式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语文教师不重视创新教學手段,而往往有着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灌输式教学方法依然被教师所沿用,在教学中,对于语文教材的内容过于依赖。一些教师只讲授教材中的内容,而不重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未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传统文化。久而久之,不仅使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降低,同时还会对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三)传统文化的学习过于形式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有机结合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以此更好地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而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有着过于形式化的表现,没有将传统文化的精神情感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因为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所以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高,由此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为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必须要增强传统文化渗透的趣味性。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的途径

高中语文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传授文化知识。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真正实现文化薪火相传。

(一)给语文教学插上文化的翅膀

为了更好地契合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就要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此促进文学教学层次性和综合性的提高。而纵观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一些教师忽略了如何融入和传承传统文化,而更热衷于现代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引入。为了走出语文教学的瓶颈,更好地融合发展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就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和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将传统的教学框架和教学结构打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是对一般语句字词的讲解,更主要的是深入文化背景,通过梳理和串通各个知识点,在实现传统文化教学目标的同时,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体系进行建构,以真正提升学生历史文化感知能力。

(二)深入挖掘语文课本中传统文化的精髓

通常情况下,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学作品是一些经典著作,是根据高中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由教材编写者反复思考和斟酌后所选择的。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时,应将教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对教材中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内容深度挖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向学生直观地介绍。比如在讲授《师说》时,通过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使学生对中华尊师重道的优秀文化深入了解。学生在课下通过对相关内容和信息的搜索,对一些典范和案例深入掌握。这样不单单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在课堂上吸收新奇的内容,并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三)进一步拓展高中语文课外教学

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的沃土上发扬壮大起来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使学生能对传统文化的魅力切身感受。中华文化一直根植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中,教师可将传统文化的渗透,拓展到课堂之外。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时时刻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在教师讲授完《鸿门宴》后,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了解和阅读其他的一些篇目。让学生在全面了解《史记》的基础上,对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刻领悟,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同时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修养。

四、结论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应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与渗透传统文化,通过借鉴和学习古代优秀作品,对作品中民族智慧和价值取向深刻领会;并且能用现代的观念,对作品的局限性和时代性进行评价,由此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穆念锋.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4).

[2]费正梅.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课外语文,2018(1).

[3]杨晓敏.浅谈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语文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8).

[4]王玫.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17(15).

[5]李芯.中学语文教学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5).

[6]金鑫年.探析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6(27).

[7]党天正,王锋锋.杜甫关中诗的家国情怀[J].唐都学刊,2016(2).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