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9-12-23黄群利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教学重要性

黄群利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纵深推进,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小学是学生体系性进行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通过培养其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审美意识的形成。其中,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开拓小学生的视野,对于其个性养成及品德形成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其掌握阅读技巧,并应让其在阅读中有收获、有成长。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立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展开对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重要性的分析,并相应的提出促进课外阅读开展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课外阅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应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促进教学面向全体,以提高小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此,教师应以阅读为桥梁和纽带,让学生感知、走进色彩缤纷的文学世界,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使其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和优秀美德,强化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以阅读为引导,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等。这不仅是积极响应新课改号召的重要体现,更是培养小学生文化自信、学习自信以及以文学陶冶其情操的重要方式。因此,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促进其形成学习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阅读兴趣低迷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便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其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及思维能力发展,以文学为导向,使其能够见识和领略多彩的世界,并形成独特的自我阅读感受和心得,将书本精华化为己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因教师侧重点不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还以语文考试中的分数高低衡量学生的语文能力强弱,阅读也局限于对作者行文结构、中心思想、写作手法等分析,机械的固化教学使学生难以提起阅读兴趣。

(二)语文阅读视野狭窄

虽然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多是一些具有教育意义且文质兼美的文章,但其编者也多考虑课时长度,很多内容都是经典文学著作中的节选内容,其篇幅略显有限,能够起到引导教学的作用,但却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特别是新课标中对小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后,更需要教师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技巧,巧妙地进行文学作品推荐,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扩展其课外阅读量。

(三)囫囵吞枣式阅读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思维方式也开始逐渐由具象向抽象过渡。教师应将课外阅读的特点与小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相结合,以个性化阅读开启学生语文学习的大门。从而,以阅读为契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因部分教师“功利性”授课,阅读多为了使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使学生养成了囫囵吞枣式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应该是带着目的进行阅读,但面对文章情感饱满、书写酣畅之处,或是特别能够引发学生共鸣之点,其应具有细细品味的意识,并可进行阅读积累,将自己的想法、感受记录下来。为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方面使其掌握浏览、细读、品读技巧,提高其阅读速度;另一方面养成其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享受阅读、乐于品味、勤于思考、善于积累。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语文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能力,有助于以文本引发学生的共鸣,丰富其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有益发展。例如:统编版《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为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其充分感受童话的奇妙世界,其中不仅有大胆的想象,曲折的故事情节,更有世间真、善、美的缩影。此外,教师可充分利用文章的留白之处,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其感受到小鸟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谊;另一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对《王尔德童话》《夏洛的网》等童话故事的阅读,其篇幅长短适合三年级小学生,内容大部分也是关于对友情的解读,其中有对生命的感悟,也有爱与忠诚,有助于吸引其阅读关注,引发其共鸣,提高小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有助于使学生走近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优秀文化不仅是民族瑰宝,更承载着民族精神。为此,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发挥国学经典的导向作用,使小学生认识、了解传统文化,具有文化自信以及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例如:在《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学习后,教师可以了解中国传统风俗习惯,感受文化魅力为契机,向大家推荐《中国节》《光阴:中国人的节气》《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民俗风情——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等课外读物,使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民族智慧。并可以展开相应的读书讨论活动,让大家相互分享关于民俗、节日诞生的小故事,以课外阅读,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

(三)有助于形成学习积累

统编版小学教材中,其文体多样,内容丰富。教师可以教学引导,促进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可以是同一作者的相關作品,也可以是不同作者的同一题材作品。例如:在《鲁滨逊漂流记》学习后,可向同学们推荐阅读《格列佛游记》《孤岛历险记》《金银岛》等关于历险的书籍。以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开阔文学视野,使其形成良好的词汇、文学知识累积,进行教材拓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多样阅读兴趣。

(四)有助于提高其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很多小学生对写作一筹莫展,常常感到没有思路、无从下笔。为此,教师可形成阅读与写作的联合教学,以扩充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使其进行写作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随着课外阅读的视野愈发开阔,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其能展开自主阅读,涉猎更多的中外名著,以促进其文学审美、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教师可进行一组课外书籍推荐,并以多媒体的形式向大家做内容简介。其展示内容应详要而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在课下展开自主阅读。教师可将《昆虫记》《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以及《神秘岛》作为同一组推荐,兼顾不同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好。初期可让其进行阅读笔记的记录,随着阅读深入,对于留白结尾的读物,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扩写或结尾的改写。如在小说《故乡》《小妇人》《福尔摩斯探案集》等阅读后,可引导学生以对故事情节的延伸,通过写作练笔,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及表达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不仅为语文教学的开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标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其具有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并注重以阅读促进学生的共享、交流,使其思维在碰撞中擦出创新的火花,具有新的阅读视角、阅读感受;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技巧,使其能够将书本中的精华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进而,通过课外阅读开阔学生的眼界,完善其个性和人格,为其终身阅读而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蒋莹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助推作用[J].作文成功之路,2016(7).

[2]陈卫.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科普童话,2016(7).

[3]蒋旭玲.浅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助推作用[J].课外语文,2016(7).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语文教学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