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在整本书阅读策略中的应用

2019-12-23杨海峡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应用策略

杨海峡

【摘要】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十分重要,读写结合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但是在这过程中人们大多强调的是读对写的作用,认为是以读促写。但是读与写的关系是可以相互映照的,读是写的基础,同样写也能够促使阅读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活动,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状态。

【关键词】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的意义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用以写促读的方法并不是将教师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强加于学生,而是在阅读课上设置学生需要实践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其收集及信息处理的能力,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加深理解与记忆的目的,同时获得更加丰富的阅读感受与情感。应用以写促读的方法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扩充学生阅读的空间,使学生形成主动阅读的习惯,形成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与质疑行为,阅读与思考同时进行,阅读与记录同时存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概念解读

(一)阅读

良好的阅读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思考行为,阅读是读者产生的一种思维结果。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将书中的文字输入进自己的大脑,大脑在获得信息后将发生思索与想象等行为。大脑在分析的过程中也会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然后再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这样才能够达到理解的目的,然后再产生对原文的改造与创新行为。阅读是大脑吸收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获取了文化知识,对五彩缤纷的世界有了新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因此,阅读是人获取知识、发现生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二)写作

写作的过程就是一种手脑合作的过程,写作是将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眼睛所观察到的事情,从别人口中所听到的事情,经过大脑的处理后与自己的情感相结合,然后运用文字信息将其表达出来的过程。通过写作学生能够在这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世界,并逐步完善自我。学生的写作结果是其认知、思维、语言文字三方面综合运用的结果。因此写作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

(三)以写促读

我们今天所说的以写促读中的“写”不仅仅只局限于写作文,还包含勾画、批注、补白等的写作形式,这些形式的应用是为了达成阅读的目的,然后再提升阅读能力。“写”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作者与学生间的交流,使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以写促读能够尽快从不同角度进行阅读活动,对不同层次的内容进行分析,学生因此产生独特的见解,使阅读程度更加深化。

三、读写结合

读与写看似是两个互不干扰的个体,但是二者的关系却是相互依存且相互影响的,读与写间有机结合一直是我国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方法,我国语文教师群体中也存在着丰富的经验。读写结合是语文学科长期发展以来产生的必然结果,它的出现符合学科发展规律,通过读写结合能够实现阅读带动写作,写作促进阅读。我们所说的阅读就是一种外部文字信息刺激大脑进行思考的行为,阅读从外部的语言文字着手,将整篇文本的内容输入到大脑中,然后加以自己的想象与思考,将内容转换成了自己的形式。写作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过程,写作的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格式进行书写文本,将自己脑中所思考的事情通过笔写于纸上,将自己内部的思想转换为外部的语言文字,这也是一种形式的转换。读写结合是一个由内到外的统一的过程。阅读是为写作提供无限的素材,写作则可以看成是一种整理阅读材料的过程,它是一种吸收与再创造的过程,写作能够加快阅读的进程,同时阅读的“量”也决定着写作的“度”,也就是数量和质量,宽度和深度。所以说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不可能是毫无关联的单独个体,二者相互协调共同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阅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然后通过写作将自己所吸收的知识经过自己感情修饰过后再表达出来,当然写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学生有时就会带着疑问继续阅读,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四、影响以写促读实施的因素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影响以写促读实施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学生所阅读的文本不同,那么其需要写的方向也是不同的,文章需要找到其独特的切入点,否则将会无从下手。其次,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是不尽相同的,学生的语文素质将会影响以写促读的实施进程,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文本进行阅读,但这又是一个很难实施的过程。再次,在阅读的初期教师的引导将是非常重要的起点,教师需要根据文章的内容设计学生所要写的内容。但是现阶段的事实却是,学生的精力有限,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繁重,以写促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学习语文的时间很有限,而学生为语文学习所留的时间却极为有限,不会把过多的时间花在阅读上,即使教师精心准备,也极可能产生学生完成的不理想的情况。因此存在诸多因素制约着以写促读的实施。

五、以写促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以写促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了诸多问题,比如学生缺乏以写促读的主动性,学生只是被动地进行阅读,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写的技巧与方法,教师没能教授学生准确的运用方法与技巧。学生进行以写促读没能体现其创造性,缺乏自己的阅读方法。形式固定化,学生在使用以写促读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根据文本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否则写对读的作用将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六、以写促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阅读的目的不只是了解文本中的内容,还要感悟到作者的情感以及创作的手法。以写促读是通过写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找准以写促读的切入点

在阅读的过程中并不是让学生急于求成的写,这样反而会造成与其相反的结果,那样所取得的成效将会很低,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适当的切入点,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寻找文本的最佳切入点,尽最大可能調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巧妙运用以写促读的方法

教育要以学生的成长为前提,在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情况,方法的学习是最为关键的,必须让学生学会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写的形式来提高学生阅读的理解与领会能力,阅读与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阅读的过程中运用一定技巧的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记忆。

(三)灵活选择以写促读的形式

教师依据文本和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以写促读的形式,正像前文所说这里的写并不拘于“写作”,它还包含着诸多方法,多种方法能够达到帮助学生将读写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二者和谐发展的目的。

七、结语

以写促读是一种从写出发的阅读行为,学生写的过程就是将思维外放的过程,教师运用恰当的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通过运用以写促读,也能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折红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8(18).

[2]陈兴才.思辨读写,走出整本书阅读困境的最佳途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3).

[3]孙劲.读写结合——语文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8).

[4]金梅芳.语文阅读与习作训练结合的教学探析[J].才智,2014(1).

猜你喜欢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应用策略
品读经典名篇,书写生活点滴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以写促读”教学法探究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