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有效研究

2019-12-23张烨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张烨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基于此,本文从四个方面出发,重点探讨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变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学科,会将工具訓练与人文教育相互结合在一起,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确保语文教学内容的整体性。而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以兴趣教育的理念为出发点,采用合作式的探究方法,注重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合作式的探究模式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个年龄段的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在人际交往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要提高学生的自主与合作能力,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具备哲理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体会到课文所要表达的核心理念,避免在阅读分析中出现“假”“空”的情况,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能拥有细致思考的能力,这实际上也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同样,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位同学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意识到这项任务是需要大家一同努力才能完成的,然后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提高每位学生的社交能力。

例如《秋天的怀念》,这是一篇作者怀念母亲的文章,采用平实、真挚的语言去诠释母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合作式的教学模式,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基本特点,按照不同的情况去进行分组,人数控制在4~6人。接着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让他们找出“当我暴躁时,母亲的表现是什么?”“这些句子是什么描写手法?”尽量让学生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意义。最后,教师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让小组代表来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自由表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其他组有不同意见时,也可以举手发言。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加强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而且也能回顾前面学习的知识点,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施兴趣教育,构建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

轻松且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调动课堂气氛,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能积极参与其中。实施兴趣教育时,首要任务就是课堂导入,良好的导入,不仅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了解相关的内容,还可以激发初中生对课堂的兴趣,尽快融入到这样的氛围中。尤其是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枯燥且乏味的, 所以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就应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式。

例如情境引入法,强化学生的想象能力,更好地将他们带入到课堂氛围中。以古诗词课堂教学为主,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对安静、美好的田园风光进行了描写,也表述了作者在归田以后的愉悦心情。当学生欣赏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二胡曲《闲居吟》,在平缓、稳定的音乐节奏下,为学生创建自然、安定的闲居生活。学生进入这种情境中,也能充分体会到诗人感悟人生的心态。《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画面描述的模式,发挥出每位学生的现象力,尽量将一些零散的情境融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形成一幅真切的图画,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意境美。此外,古诗词中也包含了许多深刻且有哲理的意蕴和情感,学生在品词时,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给予他们表述的环境。让学生在感悟情境时,体会到语文这门学科的内涵。

三、实现人文熏陶,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过于重视教学的工具性,将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却忽视了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特性。新课程明确指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相互统一,实际上也是语文的一种特点。同数学、物理等课程相比,语文中的人文素养更为浓厚,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将情感、价值和技能等结合在一起,将人文素养贯穿到整个教学体系中,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掌握语言的目的是增强人和人之间的思想情感,当学生在理解和感受语言文字时,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反复品味和思考,这样在获得语文知识时,才能实现人文熏陶。例如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初中教材中选择用的文章大多是积极向上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理解和认知课文,提炼主题,去追求文字背后的故事。如《丑小鸭》告诉人们遇到问题时,一定不要失望,也不要灰心,而应该继续努力,终有一日会成功的。当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体会其中的主旨,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品格得到升华。需要注意的是,初中语文教师也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意识,关爱每一位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价值是什么,让他们可以感受到温暖和尊重。

四、注重学生的综合性评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摒弃那些不好的观念,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应该一一回答,然后给予具体的评价,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话的自信心。语文课堂教学的综合性评价,关键点在于让学生注重整个考查的过程,按照他们参与活动的态度进行评判,而且在互动的过程中,又获得了怎样的情感体验,这是评价的内容。实际操作时,可以采用量化的方式,将评价比重设定在0.5,在小组评定的基础上,再由教师来评定,对于那些主动参与、探究的学生要给予相应的表扬。

语文综合性评价最好提前1~2周进行,让学生有准备的时间,这样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也要从实际出发,除了让学生主动收集一些资料,教师还要额外安排一些讨论课,主要以口语交际、写作和评价为主。这种评价模式,既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综合性的判断,也作出了合理的总结。对最后的实践情况而言,通过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模式,不仅对教学情况和任务完成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更是对一些语文探究性问题进行了适当的延伸和扩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五、结语

初中语文这门学科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合作式教学、人文熏陶、兴趣教育和综合评价也是当下语文教学改革中四个比较热门的话题。从教学实践中也表明,这四种教学措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在运用时,要将这四种教学模式衔接在一起,以此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卢金梅.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如何有效运用网络资源教学[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2).

[2]郭高强.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7(2).

[3]黄安惠.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1).

[4]王清廉.浅谈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8).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