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19-12-23喻维春

教师·中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喻维春

摘 要: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生力军,因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又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可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高校传统文化教学的评估,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大力培养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力量和加大对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力度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5-13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2-0005-0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1]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上,需要培养青年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因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源泉,要达到二者的有效结合,便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因为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2]因此,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高校,就应该主动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从而有效地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思想政治素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核心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因为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它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天人合一、和合共生、世界大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核心要义的。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就因为中华文化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道义。这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通过带领学生学习可以促进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中华文化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昭示大学生应像天一样刚健而不息,像土地一样厚载而宽德。中华文化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明示了宇宙万物的相关性和自然的伟大智慧,教育大学生要向自然学习,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文化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启迪大学生要讲团结,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大学生能够学习、明白、践行其中的思想精华,对帮助个人健康成长很有益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高校对传统文化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与国家政策的强调是不相符合的,高校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高校招生取决于学校就业质量,学生就业质量取决于专业能力。同时,国家在评各种优质校、示范校、双一流等方面都是考察学校专业能力培养的硬指标,没有一项专业软指标。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过程缓慢,几年时间是见不出多少效果的,这些因素就导致了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重视程度不够。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掌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较少,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异常丰富和广泛。第一,因为受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国家对传统文化领域的教师培养是不足的;第二,师资培养需要一定过程,知识储备和内化需要一定时间;第三,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专业教学和职称评定。因此,这些因素就决定了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够。

(三)大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不够

学生长期被努力学习、学习好了可以找好工作这样一种说法影响,学生学习的重点更偏向于有用的知识。学生短视性、功利性很强,认为传统文化的学习一时半会儿看不到效果,就不愿主动花时间去学习。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也较少选择传统文化,学生更喜欢选择快餐文化、通俗文化、手机碎片文化来学习。这个现状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不利于达到厚积薄发的程度。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高校传统文化教学的评估

要让高校切实履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这个任务,必要的、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对高校传统文化教学的评估。评估的内容可以在国家各种优质校、示范校、特高计划评价标准里增加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传统文化应用性的教材开发;传统文化教学师资力量情况;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效果情况,传统文化社团、传统文化活动开展、传统文化学生参与度、传统文化获奖的学生比;等等。通过这些评估,就能够从行政命令上来促进高校主动地、积极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

(二)高校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的过程很漫长,但高校作为育人的单位,就要从传统文化的丰富养分中找到育人的资源。因此,高校应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比如开设“中华传统文化概论”必修课,让每一个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来龙去脉、价值和意义。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选修课,如《易经》的人文性阐释、“大学”“中庸”“孝经”“论语”及“道德经”等课程。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易经》这部经典的伟大价值,《易经》是群经之首同时也是群经之始,是智慧之海也是生命宝藏,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古老而智慧的宝典的热情。通过学习儒家和道家的经典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懂得凡事反求诸己,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也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知行合一”的理念。

(三)大力培养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力量

为了更有效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关键是要大力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支既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又精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一要认真努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二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进行革故鼎新,以便能够顺利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三要按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教育理念,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的培训,帮助他们健全人格,以他们良好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四)加大对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力度

为了调动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了把学生培育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就可以从体制机制上加强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考核。比如,在校期间要修满传统文化学分,没修满的学生,坚决不予毕业;评优评奖要考核学生是否参加了传统文化社团或传统文化活动,如诗词大会、吟诵经典大赛、经典早读大会、经典赏析沙龙等,可以使用积分制,積分多者可以予以奖励。学习是为了“行”,要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行”是目的和初衷。所以,可以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明白了经典的含义。如通过日常行为检测出学生是否“自强不息”,通过观察学生之间的相处和做事过程看学生是否“厚德载物”等。“行”出来就是经典精神,“行”得好就是优秀学生,优秀学生的考察是全方位的,也正好符合高校评优评奖的标准。因此,大学生通过“知行合一”最终能达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鼓舞大学生把“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对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和“人类关怀”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形势所趋,也是帮助大学生努力学好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当然,在融入过程中,高校教育工作者还得把握问题导向,将问题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倒逼问题的创新解决方式,努力承担起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通过传承和弘扬,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既扩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影响力,又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与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

[3]南剑飞.论地方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价值[J].新疆地方志,2018(3):35-40.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