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

2019-12-23杨晓梅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有效合作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杨晓梅

【摘要】小学教学是为学生打下学习基础、促使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语文是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在新课改促动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必须不断革新。合作教学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的教学形式,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保证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合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教学理念的进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越来越不符合当前的教育主旨和教学目标,这不断推动着教学人员进行教学创新和改进。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虽然整体难度不大,但是一直存在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参与感低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率。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文中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相关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作用

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小组的学生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每个学生需要承担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责任,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实现学习目标。

从合作学习的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学习模式兼顾了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不再像传统的语文学习模式那样,只能听从老师的讲解和说明,而是可以更多地和同学进行交流、分析,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不需要担心说错,这增添了语文课程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能够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思考语文问题、学习语文知识。并且在合作学习模式下,老师需要用更平等的方式参与学生的小学学习,检验小组学习的效果,这能够帮助师生构建良好的关系。语文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交流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会相互帮助、相互配合,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学方面,也体现在素质能力培养方面。

二、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合作学习具体策略

小学语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合理分组是保证小组合作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跨度大,但是无论在哪一个时期,小学生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具体如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性格特点方面的差异。保证小组分组的合理性,需要语文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具体深入到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性格特点等。很多老师在分组时会将相同学习水平的同学分到一组,但是这种方法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能让好的更好,不好的更不好。所以在分组上,不应该只考虑学习成绩,更应该考虑让学生之间性格互补、成绩互补,比如有的同学比较活跃、有的同学则不太爱说话,活跃的同学能够带动不太擅长表达的同学,实现共同讨论、共同学习。有的同学语文成绩比较好,语文知识积累量较大,但是也有同学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对语文知识的兴趣比较少,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带领成绩差的学生一起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同时,语文老师要定期了解学生的小组学习进度,了解学生的意愿,保证小组内有良好的学习、讨论、合作的氛围,确保合作学习的质量。小学生的行为和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加上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可能沟通方式不恰当,老师要引导学生,教会学生和他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开展合作学习需要将合作学习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保持合作学习的新意,让合作学习不仅仅是昙花一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课堂氛围沉闷,趣味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将合作学习模式和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能够营造活泼、轻松的语文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将情境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相结合,能够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学生的参与度更高、更强。与此同时,老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每个小组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确保合作学习得到良好的效果。

在学习《南辕北辙》这个寓言时,老师将情境教学模式和合作学习模式结合,问学生是否愿意通过小品的方式将这个故事展示出来,学习小组表示愿意。老师让小组中的不同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其余同学负责旁白,让每个小组共同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让一名同学负责整理这些想法并进行表述,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的每个同学有着自己的分工,学生能很好地完成角色。也有一些学生很有表演天赋,在小品表演过程中融合了自己的创作,每个小组呈现出了不同的效果。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准备小品表演所需要的背景图、音效等,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环境中开展合作学习,形成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老师还需要观看每一个小组的学习进度,主动给陷入僵局的学生一些建议,为他们提供思考问题的新思路,保证每一个小组的学习进度。

小学语文开展合作学习,需要老师加强学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想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尝试应用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确保合作学习的模式符合学生的特点,贴近学生的喜好,让合作学习发挥出作用。比如开展问题式合作学习,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互相提问、互相解答的方式实现合作学习。问题式合作学习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在日常学习中,老师要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于学生的提问,老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提问行为表示支持,之后再耐心解答问题,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解答问题。问题式合作可以创新成不同的形式。

如有一次老師在班会上开展问题式合作学习,一个小组的学生向另一个小组进行提问,被提问的小组进行作答并提问下一个小组,通过这个方法,学生回顾了一个阶段的语文知识,包括某一篇文章的作者、某一个生字的写法、某一个词语如何造句等,起到了良好的复习作用。并且最终累积得分最多的小组可以获得老师准备的小奖品,提高了学生合作竞争的意识。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更多地开展讨论式合作学习,这是因为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学习和讨论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讨论文章学习的重点和中心思想,讨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实施自我教育的过程,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时,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习小组会产生不同的观点,这种情况下,需要老师了解学生产生不同观点的原因,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行为表示赞赏和支持,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在下一次讨论过程中仍然能够积极讨论,保持良好的参与状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模式是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体现,保证合作学习的效率需要语文老师加强学习,做好教学准备工作,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出合作学习的教育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商春艳.部编教材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与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

[2]张海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合作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五)[C].北京: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

[3]任红蕾,马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

[4]陈志华.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

猜你喜欢

有效合作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优化化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