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视角下的税收实务课程改革探析

2019-12-22江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实务税收育人

文/江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1 课程思政的涵义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明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程“两张皮”的现象。一方面,思想政治课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政治理论知识,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教学效果较差;另一方面,专业课程有特别强调“专”,教师照本宣科,缺乏情感和道德的熏陶,学生对专业课缺乏兴趣。

如何将两者有效地融合,构建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体系,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大思政理念。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要实现二者同向而行的目标,就要明确二者在育人过程中的定位与作用。思政课程是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而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要体现为对思政课程的有力补充,能够弥补思政课程的育人短板,其侧重点应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为主。要在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重点挖掘专业素养方面的教育资源。

2 “课程思政”视角下税收实务课程改革的意义

2.1 课程思政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我校会计专业旨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 智、 体、 美、劳全面发展,秉承校训“诚、毅、勤、朴”文化,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各类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专业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会计核算、 会计监督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目前高职学生多为90后,00后,责任心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隐性融入专业课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的洗礼和技能的提升,综合素质全面增强。

2.2 课程思政是创新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多为满堂灌,教师照本宣科,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弱。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全过程融入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德育渗透,在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法和探究式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以引导为主,将说教式的道德理想信念教育充分渗透教学全过程。税收实务是一门综合性和专业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以往的教学多是税法法律的解释说明,课堂气氛较为沉闷。课程思政将生活中的案例融入枯燥的法律条文的传授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税收就在身边,从而树立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信念。

2.3 课程思政是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必然要求

习总书记指出:“教师要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一是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二是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三是做学校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四是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首要的是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就是要求教师自身应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升专业教师的德育意识,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习总书记还提出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是:有理念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可见,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是衡量一个好老师的重要标准。而作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隐性教学方法无疑是提升职业素养的最佳途径。

3 “课程思政”视角下税收实务课程改革路径

3.1 明确税收实务课程的定位

税收实务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课程。该课程通过讲授税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认识税收本质,掌握税收法律法规,正确计算各个税种的应纳税额和进行账务处理,并能熟练地对企业日常业务进行判断和处理,培养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最新的税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紧密联系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准确计算各个主要税种应纳税额。能力目标是要求学生应用掌握的知识对各种涉税事项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处理,同时具备知识的自我更新和完善的能力。素质目标是以专业技能体系为主,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课程的深度,又要体现一定的难度和广度,这就要求以现实生活和企业具体实务作为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融入依法纳税、诚实守信的思政内容,将以往说教式的思政教育转变为情景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隐性思政教育,同时又提高了职业技能。

3.2 深入挖掘税收实务课程的思政元素

学习的过程是通过掌握技能,进而得到思想上的提升,精神上的满足。没有好的思政,课程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思政内容的融入不是生搬硬套,不是与教学实施分离,而是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进行挖掘和设计。

首先要研究教材,把握好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契合点。要把握知识目标与价值目标的匹配度,善于挖掘与核心知识点相匹配的思政元素。如税收实务中个人所得税的讲解,以明星范冰冰“阴阳合同”偷逃税款案件作为切入点,深刻剖析偷逃税款的法律责任,隐性道德渗透,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法律法规,增强纳税意识和责任。又如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关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法律责任,可以列举税务稽查中的大案个案如山东济宁特大系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通过视频教学法,使学生树立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意识。

其次要研究教法,把握好知识目标和价值目标的融合度,灵活施教润物无声。要科学规划,循序渐进,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同维度的培育,由浅入深,由知到行,由知识掌握到内生情感价值观。解决生硬灌输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收到教育和启迪。这是课程思政的高境界,也是较高的教学艺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以行导人;要注意强化课堂规范和学生习惯的培养,做到管理育人;要注意不是直接讲抽象的原理,而是分析具体的案例,做到以事服人;要注意对学生赋予真情实感,做到以情感人;要注意发掘背景资源,做到以文化人。

最后要研究学生,把握好学生对知识目标和价值目标的接受度,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入脑入心。要结合学生学情,选取短小精悍的思政素材,让学生以小见大,画龙点睛,引导学生关注和反思,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和升华,在行为上实现转变和提高。

3.3 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政素养

教师要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的育德能力。教师在职业成长过程中不仅要提升专业技能,更要提升个人品德和政治素养。这样,在进行课程思政时,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才能幻化成学生的日常行为。课堂上教师的行为既是教师师品、师能、师智、师表的展示,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育人手段。教师的认真、严谨、公正、博学都是对学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反之,亦然。例如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进一步提升。又如通过强化“三无三有”课堂管理措施,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有效提升。这些都是提升教师自身思政素养的有效途径。

3.4 建立高效的综合评价体系

根据学生的学情,考核制度应由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其中过程性考核占50%--60%,期末考核占40%-50%。过程性考核主要侧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如以小组为单位演示税收案例P PT,增强学生自觉依法纳税的意识。又如将税务局办税大厅实习表现纳入加分考核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期末考核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可以加入思政案例分析题。考核方式的多元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税收实务课程不再是枯燥的法律条文,而是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

4 结语

课程思政是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实现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税收实务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与国家的经济政策密不可分。基于课程思政视角下的税收实务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要抓住课程思政改革的契机,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出对社会有用又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高职会计专业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实务税收育人
关于《民法典》中不动产登记实务要求的新变化新思考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加保兑贴现信用证处理实务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