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下的美术素质培养探析

2019-12-22柏雪竹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美术专业美术家素质

文/柏雪竹,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

1 探究学校美术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1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当前我国的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校在注重各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如果把精力放在单一学科的专业技能训练上,培养的人才只有单向的、刻板的、片面的知识结构,将不利于他们今后服务于社会时多维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思维需要。美术教育在对任何其他专业的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美术教育和引导调整好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合理健康的发展,不断地适应社会而走向成熟,抑制和排除不利于学生社会心理的不成熟部分。以美术教育为核心的“审美教育的特殊价值,它能增进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省察,在于它是个人加入人类生活的最高形式,是使个人社会化的最高形式。

1.2 突破传统教育

各学校根据自身美术专业的特点加强美术专业教育与美术素质培养互动的研究,突破长期形成的 “重美术专业教育,轻美术素质培养”的厚此薄彼的美术教育体制壁垒。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推进美术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在进行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注重美术素质培养,在非美术专业类人才培养时融入美术素质培养的内容,积极发挥美术专业建设对大学生美育的引领和辐射功能。这是美术教育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结果。通过美术素质培养在美术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塑造,来引领辐射其他美术素质培养的平台,推进非美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审美观念与价值取向。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美术专业教育的开放性特征。

1.3 改善当前教育环境

许多学校的美术素质培养相当薄弱。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加大美术素质培养教学的力度,让学生掌握艺术审美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了解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和优秀的艺术作品,使他们具有艺术审美的基本能力,加强学生在美学方面的修养,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审美是爱心的流露,审美的培养也是爱心的培养。我们需要培养出情感健康,热爱人类、热爱自然、热爱自己、热爱生活,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坚强信念和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综合型实用人才。

2 发展学校美术素质培养的措施

2.1 增加美术选修课

2.1.1 课程的开设应注意素质培养属于普及性教育,应选择知识性强、涵盖面广、注重理解、能激发学习兴趣的课程。难度不宜过大,专业性不宜太强。要体现门类众多、广而不专、博而不深的特点。应注意控制学生的课程负担,从整体优化上下功夫,在确立高视点的内容的前提下,注意知 识传播的普遍性。教学方式要多样化,要给学生提供多样的选择性和较大的自由度,留下思维的空间和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和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美术素养。主要是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让学生对美术知识及美学理论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系统把握。

2.1.2 学校网络资源的科学利用。我国大学网络教育发展迅速,这种新的教育形式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美术素质培养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加大美术素质培养的力度。要重视网页的设计、美术网站的建设、美术专业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等。

2.2 发挥课程隐形功能

2.2.1 提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氛围,增强校园魅力。学校物质环境是隐性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来源,是隐性课程最外在的表现形式。

2.2.2 注重学校的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应该注重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等在视觉形象上面的体现和应用。

2.2.3 美术专业教育与美术素质培养互动策略研究。综合类学校与美术家协会共建美术素质培养研究会。综合类学校根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与当地的美术家协会合作共建美术素质培养研究会,充分挖掘美术家协会的专家优势开展美术素质的普及教育活动。双方合作制定美术素质培养研究会的章程,在教学队伍、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多元共建。一方面,开展学校学生美术素质的调研,根据调研的实际有计划地组织美术家协会的专家到学校进行美术专业的讲座、名家笔会、美术竞赛等形式多样的美术素质培养活动,充分发挥当地的美术家协会美术普及教育功能,提高学校师生的美术素质;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培养组织美术专业教师。

新时期下倡导素质培养,素质培养即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这才是我们社会真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要通过以上相关措施开展好学校美术素质培养,为祖国的下一代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美术专业美术家素质
第三届广西青年美术家作品提名展作品选登
《逆行者》油画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习作《水粉画静物》
广西美术家抗击疫情美术作品选登
小榄美术家协会建会35周年作品展作品选登
作品赏析(3)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李瑞龙、李少军、何欣、梁赵飞作品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