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12-22董兵吉林建筑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学科工程专业

文/董兵,吉林建筑大学

1 前言

当前,在我国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实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建筑业对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建筑工程领域的扩展,建设范围的扩展,工程规模大型化与复杂化,工程领域国际化及工业化等,现代工程管理不再仅仅是对传统的质量、进度、投资三大约束目标进行管理控制,而是需要针对工程项目进行跨专业、跨行业、跨文化的复杂管理活动。在建筑行业这一发展需求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深度融合工程技术、管理、法律、经济的专业学科知识和重要的基础学科知识,同时应该具备解决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类问题的专业能力、在个人职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具备的通用型基本素养,以及作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素养,这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2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1 办学指导思想模糊

根据中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指导方针的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面向工程实际与社会需求,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生参加工作后能够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目前,很多学校在专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方面不够明确,具体体现在:服务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一味追“高”求“大”;教育观念陈旧,在教育价值观中重社会需求,轻个人发展;在教学观上,以教师为中心,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重“学”轻“问”;在教育质量观上,唯大规模与硕、博点设置为重,重共性,轻个性,统一地向名牌大学看齐。总之,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人才观还滞留在高深知识的继承性人才观,未能树立高素质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观,导致实际情况与办学初衷大相径庭。

2.2 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

基于新工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弹性化的。目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科单一,与产业链融合度不高,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不灵活等特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要打破原有的学科与学科问的壁垒,打破原有固定不变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凸显本校人才培养定位和特色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并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以不断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2.3 专业脱节现象严重

工程管理专业特色要求懂技术、知法规、精经济、善管理,课程体系设置包括技术、经济、管理和法规四大平台。这就导致很多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过程广而不精,学科交叉困难,课程重复较多。一方面由于专业技术课程课时偏少,只能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导致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较差。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是:相当部分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连基本的施工图都看不懂,更不要说进行工程管理了。另一方面经济、管理及法规三大平台存在课程设置重复,和技术平台学科交叉困难等现象,导致学生的对将来就业及考研方向茫然,学习积极性较差,最终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例如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及工程监理的重复度较大,建设项目评估和工程经济重复度较大;土木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价及工程项目管理等管理课程如何和土木工程施工、建筑结构及房屋建筑学等技术课程有机的交叉结合等。以上等问题必然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和新经济形势的岗位要求脱节。

3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3.1 明确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决定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的关键因素。工程管理是基于建设工程上的项目管理,必须要将工程管理学科与土木工程学科密切结合,离开工程技术的管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经济形势下在区间调控中更注重定向调控,对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进行定向紧缩,那么就对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更加精细化,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化。所以在明确的培养目标下培养出的人才才能在新经济环境中更加具有竞争力,抓住新的机遇。

3.2 优化培养方案

尽管工程管理专业各个不同高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但是有着统一的衡量尺度,即能否培养出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换而言之,就是工程管理专业应该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这个目标一旦明确,就有利于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去除一些无足轻重的课程,加大一些不可或缺课程的比重。优化课程设置中的不合理之处,如应按专业课的相关属性来确定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将核心专业课程开设在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加强对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管理等。

3.3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工程管理专业的老师,要具有健全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学校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选用教学能力和知识基础强的老师,通过校企合作、实习等多种模式,加强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够更好引导学生。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工程管理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还能合理安排时间。

3.4 注重实践教学

要加大实践投入。一是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把工程管理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二是加大实践途径建设,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教育教学,提前介入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从而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猜你喜欢

学科工程专业
【学科新书导览】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超学科”来啦
子午工程
工程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