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19-12-22孙正茂吉林建筑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应用型理念

文/孙正茂,吉林建筑大学

1 前言

国家对应用型本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推进应用型本科教育,起到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及推动全民大学教育的积极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在“应用”二字,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实践教学等方面都有别与其他高校,务必体现以时代精神与社会需求为核心的人才教育质量观,以求建立满足高等教育新形势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教授环节与传教方式,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从而培养高素质具有较强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构建适应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2 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2.1 专业特色弱化

工程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懂技术、善管理、晓经济、明法律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学生需要进行包括工程估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工程建设法规、会计学等多门跨学科、跨领域课程的学习。其“宽口径”的课程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厚基础”人才的需求计划。同时,多领域的课程安排,也使得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容易出现专业基础掌握不牢固的现象。专业特色的弱化以及专业核心能力的医乏,使得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难以在竞争中占有优势,而被其他技术类或管理类专业人才所取代。

2.2 专业定位偏差

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应从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职业道德与价值观要求三个方面来确定,而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中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道德与价值观的培养几乎是空白,这就造成了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很快、很好的适应,遇到问题时也常常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而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直接造成了学生的逃避心理,当无法适应工作环境时就频繁的跳槽,这种现象也使得社会对工程管理毕业生的培养质量评价不高。

2.3 教育理念亟待更新

新工科建设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分别是“服务国家战略”理念、“对接产业行业”理念、“引领未来发展”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工程管理专业是1998年正式成立的专业,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近年来,建筑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产业的工业化、信息化、产业化、绿色化、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渐渐与快速发展的产业行业出现脱节,无法满足市场对工程管理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必须深入思考全球化、信息化、社会变革、产业发展等对工程管理教育的内涵发展要素的深刻影响,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重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3.1 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往往高于平常的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问题,提高学生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外实践、创新活动、毕业设计、教学实习等,可以有效整合学生的知识学习,素质拓展和专业实践,实现工程管理所有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毕业论文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根据课程的建设目标,探索更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手段。

3.2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培养工程管理应用型创新人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思维,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满堂灌”和“填鸭式”讲授的教学方法。虽然这种方法非常具有条理性和系统性,但它会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对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知识表面,不利于对知识的灵活掌握,扼杀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应用型创新人的培养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勇于设想、勇于突破、勇于打破成规的训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积极推行诱导式、启迪式、探究式、论辩式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提出疑问和质疑,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正确观点和结论应及时给予肯定,对学生提出的错误观点和结论也要给予正确引导。提倡学生对司空见惯的理论和老师提出的观点多问“为什么”,培养学生大胆批判和敢于打破常规的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鼓励大胆质疑、开拓进取,培育以怀疑和反驳为核心要素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工程管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和执着精神,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工程管理知识、技巧、技能和获得一定经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3.3 专业化师资队伍构建

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既有学术水平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大力培养现有教师,从根本上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速度。对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培训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鼓励教师参加执业资格认证考试。例如参加注册结构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等专业考试。二是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参与到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应用型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强化住培管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住培质量——中医住培基地建设与管理经验分享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