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

2019-12-22马淑琴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同心县供电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互联网+建设文化

文/马淑琴,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同心县供电公司

在新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通过互联网发生着新的变化,同时企业本身也处于新的环境当中,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挑战。作为企业管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如何更好地遵循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和需求,更好地提升工作成效,为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动力和保障,这是当前企业所应该重点探究的一个新课题。深入研究和把握微文化传播现象,构筑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阵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互联网+”时代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目前,互联网以其快速、互动、便捷等特点,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交流方式,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影响力日益提升。在推进“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管理”“互联网+销售”……的同时,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积极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的宣传教育新媒体、新手段、新阵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一是突破了传统信息交流模式的局限,延伸了企业文化传播的触角,转变了宣贯方式及话语表达方式,使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息沟通方式由单向灌输、被动接受变为“零距离”双向交流互动,更接地气、更加亲民,关注度与参与性更高,形成了企业新的舆论场和新型公共空间。多元化文化发展机制就是要突破传统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局限,变单一为多元,变僵化为灵活,变封闭为开放,关注员工们的感受和需求、给予他们尊严、平等和关爱,重视他们个人价值的实现,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为企业经济发展汇聚更多的力量。

二是互联网打造出更为平等的对话环境,“分享”与“沟通”,已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特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正视“80”后、“90”后这些新生代员工们的需求,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机制,使员工们对于文化的多元化需求能够落到实处。企业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的主体作用愈发突出,推送身边的感人事迹、传递向善向上的格言警句,交流心得、沟通心灵、增强感情,形成了时时处处传播正能量的“交流圈文化”。

三是企业文化建设落实落细落小的载体更加丰富,微党课、微视频、微电影、微征文、微相册、微广告……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一个人物、一件小事、一张照片、一段格言、一个看法、一条建议,通过“微民”不断地分享,迅速聚集为一片思想新天地,使抽象的企业文化理念变得更具体,充满积极向上的活力。

四是自媒体平台为员工开阔视野、了解行业资讯、了解先进技术和管理科学提供了极大便利,员工随时随地学习、交流与分享,助推了学习型组织建设。实践表明,企业微文化不仅是一种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变革,也是一种更亲切更灵活更个性化的生活状态和文化风格,是微时代企业文化转型发展的标志。

2 微时代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环境更加复杂,企业文化正能量建设任务更加艰巨

2.1 要完善和加强企业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做好企业品牌建设与宣传,要通过多形式的网络平台,让员工了解企业发展战略,工作动态和发展规划,通过信息共享,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提升获得感,激发他们同企业共发展、同成长的积极性。

2.2 掌握和善于新媒体的应用。面对员工跨度大,知识面差异大的特点,采用互联网,手机及传统媒体的互动是在企业文化宣贯及落地方面必须采用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才符合人民利益。为此,还要教育员工明确“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人人都要依法依规用好手中的“麦克风”。要严格把控舆论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企业,引导员工正确看待社会及企业发生的热点问题,在新闻、语言、视频、图片多维度形成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积极健康、向上向善、风清气正的主流舆论场。

2.3 要落实企业网络平台维护管理责任,设置“筛选器”,扎好“篱笆墙”,时刻关注舆论动态,未雨绸缪,因势利导,保证网络空间不能因“微”消解企业文化的先进性、严肃性和厚重性。

3 线上线下同时推,让企业微文化释放大能量

企业文化创建工作必须坚持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同时推行,借助“微信”、“微博”、“微课堂”等平台,在“准”“新”“微”“快”上下功夫,多推鲜活生动、有温度、接地气、高品质的好作品;要善于将企业文化的大目标化近、大题材化小、大道理化实,使员工通过身边的小故事、小案例、小典型理解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要研究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点,把微信自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起来,统一协调,线上线下互动,共同构建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合力。

4 强化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练好新的基本功

新媒体核心优势是人才优势。要把培养一支政治素养好、信息敏感度高、文字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强的新媒体团队摆在突出位置,专人专岗从事日常管理、策划和服务工作,多开办原创栏目,培育品牌公众号和企业自己的“网红”。鼓励员工参与采写、拍摄、创作、编辑和互动交流,提升员工参与企业微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互联网+”为企业优势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潜心凝炼出企业独到的特色文化,继而打造出企业的优势文化,并把这种优势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传递到企业的各个角落,让优势文化融化在员工们的心中,成为丰富他们精神的钙质,也成为企业创品牌、强筋骨的有效“神器”。

猜你喜欢

互联网+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