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思考

2019-12-22钟典克程子娴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信贷业务信贷风险信贷

文/钟典克 程子娴,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不仅对银行的经营和管理造成不利影响,还使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实际收益与预期目标不符,给商业银行造成更严重的本金损失、利息损失与利益损失。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主要由市场性风险和非市场性风险构成,其中,非市场性风险是一种不可控的风险类型,而市场性风险是由贷款人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或利润信息而造成的可控制、可预防的信贷风险。

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控工作的问题现状

1.1 风险评估系统有待完善

商业银行要控制并预防信贷风险,首先任务就是评估个人或企业的信贷风险。但是,大多数商业银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运用健全且高效的风险评估系统,不能真实有效地开展信贷风险分级工作,导致无法准确掌握客户信用评级、恶性坏账等现象日益增多,进一步加剧了不良贷款等问题的发生。

1.2 管理手段以及方法落后

就信贷风险的管理体系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存在不可小觑的问题,比如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方法较简单等等。与此同时,许多商业银行没有构建信息化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或者信息管理系统较为落后,进一步制约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1.3 工作人员管理能力不足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队伍的工作能力不足也是目前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员工在工作中没有认识到信贷档案的重要性,导致借款人财务信息、担保人财务报表、客户贷后检查报告等资料缺失,此外,他们没有针对信贷档案进行具体的分类与归纳,造成管理工作不当,这些问题影响着信贷风险评估工作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客户进行贷款分析的工作难度,无法对信贷风险作出更好的防控。

2 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策略分析

2.1 完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

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定期对客户进行风险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来做好信贷风险评级工作。目前,商业银行可以在遵循通用的五级贷款分类标准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信息化的系统分析工具对客户的信贷风险等级进行分类,以提高信贷业务的质量水平并降低不良贷款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对客户所从事行业、经营管理能力、行业发展趋势等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后制定一系列有关的预警机制,确保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规定章程做出正确的反应,在保全信贷资产的同时有效预防和控制信贷风险。比如,在面对一级预警信号时,工作人员首先实施“紧急行动预案”,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资产保全提前介入等相应措。

2.2 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事业单位开展探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方式,商业银行也可以乘上互联网之风应用现代技术来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这样一来,商业银行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还有利于强化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借助信息技术来帮助商业银行做好信贷业务有关的前期调查、审查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并有序开展业务分析和文件管理等工作。同时,建立更加全面化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将相关信贷政策制度充分整合到计算机系统中,一旦发生非法操作,系统将自动拒绝借贷申请,以便更好地规避人为因素造成的信贷业务风险。

2.3 提高信贷管理专业水平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信贷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培训与学习,推动他们深入研究经典案例并分析其中存在的信贷风险,比如“黄海公司贷款违规审批和转贷案例”“北郊香料厂挪用信用证打包贷款案例”等等,让从业人员认识到内部管理、贸易融资信贷调查与检查督查的重要性,坚决杜绝人情贷款。其次,从业人员在给客户介绍信贷产品时,不仅充分考虑客户的实际贷款需求,还要对其有个清醒的认识,在对工作有较高热情和良好态度的同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此外,还要对客户进行回访调查,根据客户的评价与反馈来改进信贷产品,提高客户对银行的满意度和信用度。最后,商业银行管理者还应注意对科技人员的培训,只有加强其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才能在信贷管理信息系统遇到故障问题时及时修复,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 结语

总而言之,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关键力量。在面对信贷业务风险问题时,有关工作人员需要强化管理意识、加强内部控制,通过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的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健全以及管理队伍的培训教育来优化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从而不断促进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信贷业务信贷风险信贷
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研究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