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阐释

2019-12-22郁夏朱华银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考核

文/郁夏 朱华银,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对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相关方面人才不足,所以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 这个时候就必须对高校教育进行改革,为社会的发展培养相应人才,同时高校毕业生目前面临的就业难的问题也能够得到相应改善,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1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培养目标及现状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越加迅猛,在我国对外跨境贸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通过数据调查,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额占世界跨境电商贸易总额40%以上,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又因其“去中心化、去中间化、个性定制和趋终端化”的特征,彻底改变了传统商品交易的组织方式。

随之而来的跨境电商人才缺口严重,例如阿里巴巴启动“百城千校”计划,联合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机构,推动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促进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发展。这表明我国现阶段跨境电子商务贸易逐步向战略期过渡,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地位进一步在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中加重。跨境电商的发展需要依托传统电商,是电子商务领域的蓝海,发展前景巨大。跨境电商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语言问题、通关问题、国际物流、跨境支付等都制约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预计到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占进出口总额比重将达到37.6%。但是由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所以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而作为主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高职院校应承担起相应的职责。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亟待解决。

2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在深入分析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所需具备的各项能力的基础上,针对跨境电商课程特点及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进行针对性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考核学生的各项能力。

2.1 改革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很高,在理论讲解的同时,为学生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前与课后作业,使教学任务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注册敦煌网账号、选择商品、拟定商品标题和关键词、制作商品详情图、发布和优化商品信息、制定商品营销方案,最终将商品下架。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跨境电商卖家角色扮演的乐趣,将课程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操作中。但由于是在真实平台进行操作,最终会要求学生将所发布的商品下架,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和问题。

第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方法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国际物流问题的讲授过程中,穿插典型国际物流企业的运营案例,在讲解关键词拟定、产品发布与优化等内容时,可让学生在上网查找案例进行讲解,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二,演示法

演示法也是贯穿课程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是在平台上操作教学内容,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法展示课堂内容,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也可以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

第三,“翻转课堂”

电子商务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综合性能突出的课程,是一种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国内外经济往来互动的加强,跨境电商迅速发展,现如今社会上需要更多的综合型电子商务人才。高职院校作为我们国家输送专业性能人才的“坚实后盾”,需要重视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重视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在电子商务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段,使得电子商务课程由抽象变为具体,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画面感。在进行电子商务课堂教学时,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让学生间进行小组讨论,不仅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电子商务学习的交流,同时能够使得学生对电子商务知识掌握的更加全面透彻。

首先,课前预习和准备工作

课前的预习和准备工作在教学中处于重要位置,课前设计是否条理清晰、流程合理是是否能达到翻转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依照教学进度,录制时长在10min内的教学短视频,学生针对视频要求做课前准备工作。学生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手段,通过观看网络中上传的视频来将学习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记录,遇到问题进行整理,及时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从设计的环节就开始进行翻转课程的开展。

其次,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

教师首先要检查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具体情况,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解答。比如说跨境电商的中为了实现贸易,选用的一种或多种付款的方式。同时跨境电商的支付还需考虑到汇率的浮动问题以及涉及到的其他不同领域。通过对内化知识的探究,可以将课堂的主体进行翻转,这对于自控能力不是很强的高职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提升自我的一种方式。教师需要单独指导差异性的学生,使其融入到集体的学习中。

最后,课后的点评总结反思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对于优秀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可以让其他的学生进行借鉴和学习,将点评的结果进行保存,可以使得学生进行查阅和复习。同时,教师需要针对学生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整理,可以作为下次翻转课堂实施的教学经验。

第四企业参观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 1 ~ 2次的企业观摩,深入跨境电商企业参观,让学生可以实际去感受企业的氛围,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学习跨境电商课程应该培养哪些能力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2 教学考核

跨境电子商务是实践性要求很强的课程,其课程性质决定了在考核时能采用卷面考核这种单一考核方法。课程要求学生期末提交跨境电商产品经营方案,由学生自己选择产品、选择平台进行产品营销方案设计。本课程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语言能力、平台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

2.3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对课程更加有兴趣,在掌握跨境电商基本概念的同时,掌握了平台操作的方法和技巧。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讲授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并进行跨境电商平台卖家身份的角色扮演,使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程度更高,比传统的“一言堂”式教学更有效。

跨境电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依托真实平台进行操作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现有的模拟软件更多侧重传统外贸环节或电子商务操作,将两者结合起来的仿真软件还不成熟。因此学校可以与相关的教学软件开发企业合作,开发跨境电商模拟平台,营造高仿真教学模拟环境。高职院校教师应根据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学校也应为教师的课程教学改革创造一定的条件。只有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优秀的跨境电商人才。

4 结束语

3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优化手段

随着互联网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前进已经不可阻挡。 对于相关人才不足的问题,高校老师应该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目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这需要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者同时付出不懈的努力,才能够真正培养出相应的人才。

3.1 注重师资培养

跨境电商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并且发展迅速,目前市面上的教学、资料很多已经陈旧,有些甚至已经与实际情况不符。教师在通过多种途径丰富自己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的同时,学校应多为教师创造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诸如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为教师参加跨境电商专题培训创造条件等等。

3.2 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可以为在校师生提供实践机会,同时企业职业人也可以来校授课,完善教师结构,提高学校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多与企业接触,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融入社会。

3.3 开发或引进教学模拟平台

猜你喜欢

跨境电子商务考核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新丝路电子商务公司办公室
内部考核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跨境外币清算:从“走出去”到“连起来”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