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好动物防疫的“四化”之路

2019-12-22林夕

人民与权力 2019年9期
关键词:四化屠宰畜牧业

■林夕

去年8月以来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让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也让与之息息相关的动物防疫工作成为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

作为畜牧业大省,江苏历年来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省政府出台畜牧业绿色发展意见,在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等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饲养环境呈下降趋势,此外,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基层监管力量不足,信息化和基础建设不足等“老问题”依然存在。如何提升动物防疫水平、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既是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所盼。

提升动物防疫水平,必须走好“法治化”道路。要用好人大执法检查“利剑”,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执法检查中“监管不严”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以监促检、以检促防机制,通过规范检查、强化监管、严格执法,完成家禽屠宰行业清理整顿,依法关闭不合格屠宰场点,淘汰落后家禽屠宰产能。坚持预防导向,依法对省外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车辆实施检查、消毒,严格屠宰环节监管,严控动物和动物产品的调入,有力防控动物疫病的传播。坚持效果导向,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条例,做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监测和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在依法有效打击动物防疫违法行为的同时,处理好“发展生产、严格执法、生态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避免“一刀切”的治理手段。

提升动物防疫水平,必须走好“智能化”道路。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监管平台。强化行政执法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合作,及时互通疫情信息,建立协防机制,切实提高动物防疫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解决人手不足、监督不到位的问题。要强化关键环节的动物疫病监管。对集中屠宰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处理,要加强视频监控,确保达标排放,防止发生水污染事件。积极稳妥推进牛羊家禽集中屠宰管理,更好保障肉食品质量安全。要加快建立全过程的畜禽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饲养过程中的防疫、消毒、用药等情况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将追溯系统功能全覆盖,实现畜禽产品从养殖生产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提升动物防疫水平,必须走好“专业化”道路。“走遍千家万户,翻遍所有圈舍,注射器打烂一支又一支,鞋子走烂一双又一双。”随着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一个鲜为人知的职业——动物防疫员,开始受到关注。疫病防控重在基层,如果基层防疫和监管队伍建设薄弱,防疫措施就不可能得到全面落实。要建强队伍。增加县乡基层动物防疫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专项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基层动物防疫效果和执法水平。要加强投入。在工作经费保障、防疫装备提升方面向基层一线倾斜,充分调动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扶强组织。鼓励各地建立符合区域实际的服务模式,构建主体多元、供给充足、服务专业、机制灵活的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格局,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动物防疫工作中来。

提升动物防疫水平,必须走好“社会化”道路。促进畜禽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对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就政府部门而言,要以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为核心,全面做好畜禽市场调控准备,着力防范市场供应短缺和价格异常波动。就地方人大而言,要及时总结和梳理省动物防疫条例在实施过程中各方面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建议,为今后适时修订法规打下良好基础。就社会组织而言,要加快发展一批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政府也应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交由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为基层动物防疫注入新的活力。就养殖场户而言,要在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创新,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切实解决养殖户不敢养、不想养和养不起等问题。通过各方努力,我省畜牧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前景令人期待。

猜你喜欢

四化屠宰畜牧业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2021中国(重庆)畜牧业博览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健康传播在畜牧业领域的实践分析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