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2019-12-21王玉娟

商品与质量 2019年41期
关键词:检验监测食品

王玉娟

天祝藏族自治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甘肃武威 733299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的关注重点,食品安全问题关乎生命健康。凡是与生命和健康相关的工作,人都应该带着敬畏之心去工作。而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作为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一道屏障,应该更加小心谨慎,认真对待,避免出现不可逆转的问题。尽管我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已经发展有些时日,但实际上还存在各色问题,需要监测人员一一解决,以此确保食品的安全,防止食品安全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从而发挥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的效用。

1 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关每个家庭、每个人的重大基本民生问题,受到我国政府及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是发现食品安全隐患,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已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安排和落实。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是食品安全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承担着向社会出具检验数据的工作,其数据和结论的公正、客观及准确性,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何保证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加强风险管理概念,提高每一名检验员风险防控意识,加强全过程监控和严格责任追究对于检验机构来说显得尤为重要[1]。与其他的检测领域一样,食品检验检测全过程中都具有风险,要进行风险管理,首先要识别出每个过程的风险,再进行分析、控制、处理。识别这些风险,可以从检验检测前期、检验检测中期和检验检测后期开始。

2 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的现状分析

2.1 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涉及范围较广,难以面面俱到

食品生产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流通体系,从原材料的选取到成品这个过程中,各个工序都有可能会出现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而符合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标准的只有获得生产许可证和流通许可证的企业,这样就会导致部分小规模的食品加工小作坊缺乏生产许可证等问题不具备被抽样监测的资格,导致无法对其进行抽样监测,从而使得食品安全充满了不稳定性。

2.2 抽样计划不合理

存在计划制定无针对性、不结合本区域食品检测实际情况的现象。由于抽检任务和时间集中,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相当数量的抽检任务,还要兼顾不同餐饮单位地域分布、经营特色及不同餐饮业态的营业时间特点,工作压力较大。实际抽检工作中,往往偏重于短时间内完成抽检任务,乐于在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抽样,对于分布分散、耗时耗力的小作坊等场所有时难以顾及[2]。

2.3 承检机构的检测水平不高

检测水平是影响问题发现率的重要因素,存在承检机构资质不全、检验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例如样品制备不规范、试剂配制不标准、检测不精准、临界值处理方法不当、仪器设施老旧等问题,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精准性。

3 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的建议

3.1 实行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的标准化监测

标准化生产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共识,标准化的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也应该成为抽检监测人员的共识所在。无论是国家级的抽检监测工作还是地方级的抽检工作,应该注重对抽检工作的重要工序的研究。根据实际抽检监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行的国家标准以及国际标准进行对照,以确定现行的抽检监测重要工序所需要达到的标准,从而为抽检监测机构和企业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和标准化指导,为促进我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做贡献。

3.2 严格抽检工作纪律

抽样人员不得事先通知被抽样单位,抽样过程中严格执行抽样计划中的品种、批次、环节、区域与时间等要求,不得因为追求抽样便利,随意改变所抽单位以及品种,不得为了方便检验,随意改变检验项目。

3.3 人员

食品检验人员若结构老化,便不能很好地掌握先进大型精密仪器的结构、性能、操作和维护技能;检验人员若缺乏自主学习精神,业务水平得不到持续提升,无法适应本岗位应知应会知识和高、精、尖检验的需求;人员技术培训不到位和新进人员能力确认控制不严及质量监督员的监督工作流于形式等等,将无法保证检验结果准确[3]。控制以上风险要从人员能力、培训需求、效果评估等几方面着手。检验人员上岗前要对其进行培训,包括检测方法的原理、设备使用、实验操作技术等,并使用盲样、标准物质、质控样品等对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证实被培训人员已经掌握了培训内容,即对被培训人员的资格确认,方能进入检测岗位从事检测活动,同时对于已上岗人员持续保持已被确认能力的情况进行监控。

3.4 充分利用好舆论的监督功能。

发挥社会群防群治功能,畅通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办法等等多种举措,鼓励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各类传统和新兴媒体要正确开展食品安全监督引导,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及时客观曝光、披露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提出客观理性的批评和建议。要积极开展风险交流和知识科普,引导消费者理性认知食品安全问题,对违法涉事的企业或个人加大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曝光一起,引导群众科学、安全、理性消费。

4 结语

总的来说,人们都希望所有食品都是合格的,但这又是不切实际的。如果每次抽检合格率都很高,发现不了问题,食品抽样检测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提高食品抽样和检测过程中的问题发现率,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为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检验监测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苯中水分的检验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学习监测手环
危险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