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电厂电缆霉变老化问题分析

2019-12-21瞿虎威陈超

商品与质量 2019年41期
关键词:护套霉菌核电厂

瞿虎威 陈超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840

电缆是构成核电厂仪表和控制系统的重要部件,与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密切有关。一座核电厂包含成千上万米的电缆和导线,包括:仪表和控制电缆、低压电力电缆、中压电力电缆、一般功能电缆。一般的电缆老化原因主要由热应力、辐射应力所造成,由化学应力造成的老化案例主要集中在特定的环境条件。

电缆表面霉变后,首先会影响产品外观,使不同颜色的电缆表面产生变色;另外还可能会降低绝缘材料的介电强度,影响绝缘电阻和体积电阻率,甚至发生电击穿,导致核电厂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了避免核电厂电缆(尤其是核级电缆)由于霉变引起不可预测的安全事故发生,本文将通过分析电缆霉变的机理,梳理核级电缆的设计技术要求,提出几个核电厂电缆霉变老化问题解决方案,并进行分析讨论。

1 电缆的霉变机理

电缆发生霉变现象,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在的原因,主要是电缆护套材料含有霉菌所需的养分,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另一个是外界环境的原因,根据有关微生物霉菌繁殖相关的研究成果[1],可知:适合霉菌生长的相对湿度为80%-90%,而当相对湿度超过95%时,是霉菌生长最为旺盛的条件;适合霉菌生长的温度是15℃-35℃,而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当温度低于0℃或高于40℃时,霉菌将停止生长;空气流动速度快可抑制霉菌的繁殖和生长,而在空气流动慢的地区,霉菌生长很快;另外,如果电缆与易生长霉菌的材料接触后,霉菌亦容易蔓延到电缆表面。

有文献报道浙江海盐地区某核电厂内电缆出现长霉的状态[2],霉菌为白色,长度在0.5cm-1cm之间,附着在各种类型的电缆护套表面。检查结果发现,电缆表面的主要霉菌种类共有7种,分别是黄曲霉、土曲霉、黑曲霉、桔青霉、绳状青霉、短柄帚霉和总状毛霉,均为常见污染菌。电缆配方中的添加剂,如碳酸钙、炭黑、石蜡或脂肪酸类等通常有助于霉菌生长。目前最常用的无卤低烟阻燃护套材料,其中填充大量氢氧化物和一定量的硬脂酸,表面长霉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2 主要设计技术要求

对于控制电缆,其设计应遵守RCC-E、IEC标准、AFNOR标准和中国国家标准。目前发现的控制电缆产生霉变的主要位于反应堆厂房外,而反应堆厂房外控制电缆的环境应满足:

2.1 气候

-- 环境温度:极限值 0℃ -+55℃

-- 大气压力 960mbar-1060mbar

-- 由于热辐射和热传导的温升 15K

-- 最大相对湿度 100%

2.2 大气中的污染物

-- 盐分 含盐空气

-- 水 水喷淋

-- 灰尘 存在

2.3 机械应力

-- 最大空气速度 10m/s

--振动:

i.在截止频率时的振幅(峰值)0-75μm

ii.频率10Hz-2000Hz

iii.加速度0.2g

由于电缆的霉变主要发生在外护套上,控制电缆外护套的设计技术要求:

(1)电缆组件应用交联、阻燃、无卤的材料制成灰色的外护套。

(2)用作电缆护套的阻燃、无卤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以下数值:

--供货状态的抗张强度≥9Mpa,断裂伸长率≥120%;

--交联材料在120±2℃烘箱中老化240小时,热塑材料在110±2℃下老化240小时后:抗张强度的变化≤±25%,断裂伸长率的变化≤±25%。

(3)外护套应耐水、二氧化物和三氧化物、臭氧、油或油脂、轻质燃油的腐蚀。

3 霉变老化问题解决方案及分析

上述章节分析了电缆产生霉变的机理,并且以控制电缆为例阐述了电缆的设计技术要求,但要想解决电缆在核电厂运行过程中产生霉变的问题,需要最终给出一套合理、可靠、经济地解决方案。

结合电缆产生霉变的机理、电缆的设计技术要求、以及核电厂的运行要求,可以得到以下备选的4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3.1 整体更换电缆

整体更换已发霉的电缆,用更为耐霉菌电缆替代原有的电缆,一次性地彻底解决电缆霉变问题;优势是从电缆本身着手,能根本性地彻底解决电缆霉变问题,劣势是改造成本大、项目施工周期长,且影响核电厂的运行和大修,可行性很低。

3.2 通风系统改造

对发生电缆霉变的厂房或构筑物进行通风系统改造,改变电缆所处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等;优势从环境着手,优化电缆的服役环境,能长期地避免电缆再次发生霉变,劣势是改造成本较大、通风系统改造方案复杂,影响核电厂的大修计划。有一定地可行性,需综合考虑核电厂业主的需求,并需充分考虑核电厂运行、大修期间的计划安排。

3.3 喷洒防霉药剂

对已发霉的电缆用机械或化学的方法进行表面污物清除处理后,对处理后的电缆表面喷洒防霉药剂;优势是成本低、实施方便,劣势是仅能短期地防止霉变现象的产生,后期需大量、频繁地进行人工处理和施工;需进行一定时间的现场试验验证后方可进行整体实施。可行性较低,需综合考虑核电厂业主的需求,可作为部分备用方案。

3.4 喷涂防霉涂层

对已发霉的电缆用机械或化学的方法进行表面污物清除处理后,对处理后的电缆表面喷涂防霉涂层。优势是成本低、实施方便、可长期地解决电缆霉变问题,劣势是需进行一定时间的现场试验验证后方可进行整体实施。可行性较高,需综合考虑核电厂业主的需求[3]。

4 结语

综合考虑经济性、可实施性等各方面因素,采用喷涂防霉涂层的方案较为可靠,但是也需要进行一定的现场验证后方可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护套霉菌核电厂
一种汽车线束用新型橡胶护套
核电厂新材料使用批准制度研究
平滑铝护套电缆涂覆技术及安全性能分析
重水堆核电厂压力管泄漏的识别与处理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核电厂工程建设机组防异物管理与实践
秦山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研究与应用
半轴护套漏油的故障分析与总结
户外通信线缆防蚁护套的比较研究
早期霉变纸币霉菌分离与鉴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