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视角下历史文化古镇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究
——以蜀河古镇为例

2019-12-21

新营销 2019年5期
关键词:拐枣古镇旅游业

(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近年来,古镇旅游蓬勃兴起,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标志着全域旅游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在产业扶贫中对贫困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显著的影响,全域旅游视角下历史文化古镇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更是当地经济水平提高的助推器。蜀河古镇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关于全域旅游的价值体系建设并不完善,缺乏科学合理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存在宣传力度不够、保护措施不到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旅游模式单一等问题。本文主要对当地旅游资源以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科学利用当地优势发展旅游,促进古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一、蜀河古镇旅游资源发展现状

(一)古镇旅游资源概况

1.自然资源概况

蜀河镇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属北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蜀河古镇境内主要流经的三条河流为汉江、蜀河、小水河。其中蜀河源于湖北省,属汉江一级支流,全长67.1公里,流域面积592平方公里。蜀河古镇除了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水文条件之外,还有拐枣和油牡丹等当地独有的生物资源。

2.人文旅游资源概况

蜀河镇人文景点众多,建筑风格鲜明,保留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南派古建筑群,现存102座重点保护建筑;文化积淀厚重,现存有包括传统戏剧“汉调二黄”、传统技艺“蜀河八大件饮食文化及制作技艺”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汉江流域有名的古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通商口岸,被誉为“汉江小都会”。当地民俗文化众多,现存蜀河双彩车、蜀河太平灯、土法酿造等多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目前蜀河双彩车已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蜀河古镇旅游业发展概况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相对其他产业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他产业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当地特色美食众多,如“蜀河八大件”、油包子、拐枣饮品等。这些当地的特色传统美食以其独特的风味与深厚的食俗文化深受当地居民与往来游客的喜爱。但因为当地餐饮行业规模与结构不合理,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发展缓慢,对旅游业带动性差。

周边各类中高档民宿、酒店旅馆等均有分布,可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消费需求。2017年,蜀河古镇特色民宿建设任务5项,计划投资1 100万元,已实施建设竣工项目6个,完成投资2 170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97%。

处于秦巴山地地区,群山环抱,对外交通线目前有三条公路与一条铁路,遇恶劣天气容易造成山体滑坡,蜀河古镇对外通达性较差。古镇内部仅一条公路,停车位稀缺。

蜀河镇正在进行4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相关的景区设备以及服务已经基本到位。蜀河古镇旅游线路全长2 000米,其中建筑遗迹类观赏景点8处,自然景观类观赏景点3处,饮食文化体验点5处。

二、全域旅游视角下蜀河古镇旅游业发展现实困境

结合近几年蜀河古镇的旅游发展情况,旅游业对当地发展无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对旅游业发展的不断重视,有一些问题也明显地暴露了出来。目前,在蜀河古镇旅游业的发展中还存在以下现实困境。

(一)季节变化制约旅游业发展,客流淡旺季明显

季节变化的波动性对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有重要影响。蜀河古镇春秋两季自然景观美丽,为旅游旺季。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依赖于对天然山水风貌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利用,而山水风貌容易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导致无法在某些季节展现出意境美,降低游客观赏兴致,客流量淡旺季明显。

(二)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低,旅游产品特色不鲜明

蜀河古镇的人文资源出现的问题是总体开发水平较低,通过前文对蜀河古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备的优势进行深入分析,丰富多样的人文旅游资源是该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一大优势,但整体而言仍处于较低水平的开发阶段,体现为文化旅游产品数量较少、文化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文化旅游产品特色不鲜明。

(三)旅游活动参与性差,创汇能力低下

“食、住、行、游、购、娱”谓之旅游六大要素。“食、住、行”作为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应首先满足游客的需求。

1.餐饮业发展特色单一,内部缺乏有效整合

当地的餐饮业发展滞缓,只能满足游客基本需求,特色不明显,饮食文化内涵展现不足;卫生状况差,游客用餐体验差;餐饮经营布局不均匀,古镇旅游圈周围餐饮业经营数量少。

2.交通通达性低,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延伸

大巴车为游客前往古镇的重要交通工具,在旅游高峰期时,出现运力不足,交通梗阻,出行不便等状况。景区现有游客疏散中心、停车场各一个,设置停车位共120个,游客承载力弱。在旺季时,游客量处于饱和状态,停车位不足。

(四)旅游产品单一,旅游发展水平低

旅游产品仍以观光旅游为主,产品结构较为单一。蜀河古镇主要依据景点分布和游客停留时间的长短,将旅游线路规划为“一日游”和“二日游”。缺少以游客行为特征为依据的特色旅游线路设计,个性化需求没有被满足。

三、全域旅游视角下蜀河古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传统旅游资源观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旅游资源不仅包括独特的自然风光,气候条件、地理位置、交通通达性、城市基础建设、旅游业配套设施及地方特色产业等因素都是旅游开发与发展所需要具备的重要资源。要使旅游业这个庞大的系统正常运作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使系统内各因素合理有效地发挥作用。

(一)整合特色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品牌

对旅游业而言其产品与其他行业的产品相比具有特殊性,旅游产品是以服务形式表现的无形产品。因此,发展旅游业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

1.探寻优良民俗文化,打造精品旅游景区

发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成优势,弱化季节变化因素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打造集美景观光与特色民俗体验相结合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将汉调二黄、蜀河双彩车、蜀河太平灯等传统文化项目整合,进行形式创新,举办蜀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周。在当地定期举办民俗文化演出,增强游客的体验感、满意度,塑造蜀河旅游新名片。

2.挖掘传统饮食技艺,打造特色文化饮食体验地

以“蜀河八大件”中的饮食文化为核心打造特色饮食文化体验地,将饮食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以当地多元素饮食文化为辅助的发展线路,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服务业兴起,提供就业平台,助力脱贫致富。

3.传承古法酿造技艺,发展特色拐枣产业

鼓励农户种植拐枣,参与拐枣衍生产品生产,推进拐枣产业规模化建设,深挖土法酿制技艺起源,打造集种植、采摘、加工生产、文化展示、游客观光于一体的拐枣文化产业园区,打响文化品牌,树立品牌形象,提高产业效益。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接待能力

旅游业的正常运行依托于交通、城建、餐饮、住宿、商业服务等相关产业的支撑。旅游业发展必须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首先,对旅游资源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合理利用开发生态资源,形成相对稳定的旅游生态系统。其次,重点针对当地的交通环境加强建设,提高区域交通便捷性;扩大游客集散中心,建立完善旅游救助体系。再次,优化当地产业布局,构建“食—住—游—购”一体化。最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提高私营企业、个体等市场元素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性,以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多样化、可持续发展。

(三)区域联动经营模式,构建多样化旅行线路

蜀河古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各层次的区域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打造多样化的旅行线路。首先,蜀河古镇应与旬阳县各乡镇加强联合,共同培育大市场,发展旅游,形成大产业。组成区域协作区,互相推销。其次,蜀河古镇可以与周边临近省区的特色景点达成强强联合,借助独特区位优势,利用汉江水路,开发一条特色的水上旅游观光路线。最后,在打造区域联动经营中要注意旅游开发必须有科学的规划和指导,在旅游发展中应该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在规划旅游线路时必须从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及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合理布局。

四、总结

我国古镇旅游蓬勃兴起,在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将蜀河古镇的文化旅游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和合理开发,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挖蜀河古镇传统文化,开发多样化、品质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拐枣古镇旅游业
不同拐枣酒抗氧化性及香气成分对比分析
拐枣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拐枣酒研究现状与展望
拐枣酒,你喝不喝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