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材料在设计专业色彩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9-12-20叶克军

艺术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设计色彩综合材料教学改革

摘 要:设计色彩是学生进校最先接觸的基础造型类课程,教学形式应有别于传统的造型基本功训练,应该是将学生色彩表现、思维创意、构成形式的训练融为一体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当前,我国设计专业色彩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为了应试而学画的单一的思维模式问题,通过综合材料的介入,重新定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着重进行动手实践训练,学生自主尝试新的表达方式,转变为学生要完成从客观色彩向主观色彩转变,再从主观色彩向装饰性色彩转变的问题。在传统的色彩教学中融入综合材料进行设计思维的训练,是将色彩造型基本功训练与高年级设计专业课程衔接在一起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综合材料;设计色彩;教学改革

西方的综合材料绘画引入国内之后,我国的绘画材料非常广泛,可以说是多种多样,采用什么样的材料就可以使画面产生什么样的视觉效果,在二维的绘画视觉艺术语言上更加有视觉表现力,更满足艺术创作本身的需要。各种物质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介入色彩绘画的艺术创作中,它本身具有强烈的色彩和丰富的造型力,材料自身的审美特征丰富了色彩教学的艺术形式及视觉语言,实现了综合创意思维的训练,为提升设计专业对材料的认知奠定了基础。

1 综合材料概念认知

20世纪末,材料艺术开始出现在绘画艺术的舞台上,材料作为绘画艺术的载体,成为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存在。随着各种材料的出现及应用,形成了一个新的画种——综合材料绘画。日常使用的水性、油性颜料,还有一些染料、矿物色,都属于综合材料范畴,一些纸张、化学试剂、现成品以及废弃物等都属于综合材料,很多材料都可以进行废物利用,在进行色彩创作时,这些材料种类会更加丰富,更加体现出不同材料语言。综合材料在色彩绘画创作中得到利用,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的绘画表现手法,很多美术类院校开设了专门的综合材料绘画课程,综合材料满足了现代艺术设计表现的创新感。因此,综合型的材料可以结合应用在设计专业色彩课程中,激发学生更大的创造思维。

查阅相关资料,综合材料包括物质属性、精神属性以及文化属性三个方面。就综合材料的物质属性来说,主要表现为材料的色彩展示、质感的体现、肌理的效果、物理的形态。应运在创作型艺术中的各式各样的综合材料,对于客观事物并无具体和明确的要求,使用什么样的材料,这种材料的物质属性决定了这幅艺术作品的艺术表现方式及视觉体验感,这样的不确定性,能激发学生更多的创造力。就综合材料的精神属性来说,使用某种综合材料,是从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喜好方面去传达和表现的,所以综合材料的精神属性是多方面的,所使用的综合材料不同,其所表现岀来的精神属性当然也是不同的。故综合型材料的精神属性在作用发挥上具有三个共性即视觉展现、生理反应、心理触动,对创意思维的训练有实质的作用。从文化属性角度来说综合材料,可以把综合材料在作品体现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比作一种文化符号,这样我们就很好理解,符号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某一幅作品当中,通过运用某种综合材料去给予观赏者固有的视觉效果,使观赏者接收到信号或感知到不同的效果和体验。以此,在色彩创作中运用综合材料能够达到极其直观的文化交流、促进、融汇等效果,同时也能将特征体现出来。

2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设计色彩作为设计类学生的造型基础课程,其课程目的是通过眼、脑、手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观察物体造型的方式方法、思维逻辑步骤以及掌握物体造型的表达形式形态。设计色彩教学在大学设计专业中,主要以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为教学重点,绝不是单纯的技法训练或者单一的客观色彩表达训练。在设计色彩课程中,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作品把自己的想法合适地表达出来,给予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将想象力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再通过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深入了解空间、结构、色彩、比例等造型因素,从客观的具象表现再到主观的理性创造、抽象的意象表现为一体,全方面、多角度进行训练和探索。

创造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的表象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践思维,是需要进行一定的实践训练才能拥有的。设计色彩课程作为培养优秀设计师的创意创新思维和表达方式方法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设计色彩这门基础训练课程是从认识客观形态再到创新形态的不断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3 材料的综合表达

在色彩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取舍心仪的综合型材料,才能使作品在构图形式、色彩表达、肌理效果等方面实现最优化的呈现。在色彩教学过程中,选择何种综合材料取决于作品的内容和所要表现的视觉艺术效果,想要达到顶尖艺术作品的渲染效果及加强其魅力展现,就要通过各式各样的综合型材料来表达。因此,综合材料的取舍及运用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艺术表达和美感。这也就说明了如果在创作时喜欢使用肌理特征,就需要突岀综合材料的使用,激发创意思维。

从色彩教学形式的角度来看,一幅用综合材料来表达的色彩作品,外在的形式是这幅作品最直接的体现。充分利用材料的物质属性,从视觉体验上给予观赏者直观而强烈的视觉冲击,以此来实现作品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不难看出,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取决于综合型材料与色彩课程基础训练结合后的展现情况,务必使学生与作品在思想上达到高度的契合,结合设计的基本理念,即点、线、面以及色调和画面的肌理等,使画面的形式法则按照一定的规律展现。通过掌握综合材料的特质,熟悉不同材料的作用,来达到饱满的状态和合理的开发利用,从而使作品由里及外都达到最高的层面。不同的综合材料有其特有的艺术特征,如其自身的物质特征,基于此,在进行色彩创作时,需要根据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和精神属性等方方面面的差异去合理择优而定。比如树叶的纹理和色彩是极为丰富的;玻璃器皿则拥有着强烈的光泽度和透明感;塑料有其特有的光滑度;木质的材料有其特有的古朴和贴近自然感;金属材质有种坚硬感,这种感受直接使观赏者感到硬朗坚固。综合材料在体积体量方面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例如,材料在粗细上给人的感受,粗的大的都给人豪放、朴实、粗犷的印象,细的则给予观赏者精致、典雅、高贵的感受。因此,材料不同的搭配解构重组会向观众展现不同的视觉效果,但归根结底都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与运用,才能得出结论。

4 课程教学的创新

以材料的介入和创意为主导的课程趣味性训练方法,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目前,大多数高校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形式仍然趋向于传统造型训练的形式,以静物写生为主,这种只是沿用了高考的美术培训方式,直接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创意为主导的综合色彩训练表达,结合综合材料的介入,将激发学生更大的创造力,很好地将艺术设计专业课与基础课程融为一体。通过眼、脑、手的融合训练,以及对原创思维的情感表达,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审美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对物像的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造型能力,创意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提高。

以创意表达为主导的综合材料实用性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设计师,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以及企业对应用型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艺术类设计方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在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事实上任何一种形式的创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物化的。

综合材料介入设计专业的色彩课程所产生的教学过程是复杂的,艺术发展至今是在不断变化的、是多样化的,甚至生活中任何一样东西都可以称之为“艺术作品”,所以要准确把综合材料说清楚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选择一个切入点就非常重要,通过课程的开展,学会辨别各种材料的形式语言,培养学生深层次的表达方式,积累学生的视觉经验,激发创新思维。由此可以看出,综合材料介入设计专业的色彩课程教学,对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超.探析综合材料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J].大观(论坛),2019.

[2] 孙丹.课题式设计色彩基础课程的教与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

作者简介:叶克军(1983—),男,安徽芜湖人,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理论,公共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设计色彩综合材料教学改革
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色彩风景教学探究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