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乘用车总装检测线工艺设计应用的分析研究

2019-12-20杨崇道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总装工位乘用车

文/杨崇道,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在乘用车检验过程当中,应对整车和零部件的性能进行充分检测,以进行产品技术完整性检测,确保出厂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汽车销售的不断增长,多车型混线生产大大增加,现代人们对汽车的智能化要求不断提高。这也是未来探测线的发展趋势。同时,市场对车辆检测线工艺设计的应用也在追求更高的要求。在乘用车检测线的工艺设计当中,更要重视乘用车的智能检测需求,创新装配检测线的工艺设计,提高检测线的应用水平。

1 乘用车检测线具体流程以及检测间的工艺设计

1.1 检测线的流程设计

在对检测线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检测流程进行设计,要认真考虑流程中涉及到的乘用车总装检测线所在的位置、用地面积、检测用地的情况等几个因素,然后进行设计方案的确定,要对乘用车总装检测线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保证检测线流程设计的准确,从而能够充分的被应用在乘用车检测,提高对乘用车的部件和人员的检测效率。具体的乘用车检测流程包括对车辆的基本资料的检查、乘用车辆的登记时间、乘用车的外部检查、乘用车上线报告等。在流程设计中要提高检测的自动化和降低手动化。比如在对乘用车进入检测线时,可以对车牌进行扫描检测,简化人为登记的过程。

1.2 检测间的工艺设计

对于乘用车的检测车间也要进行科学的设计,保证检测站的安全和稳定。检测间的工艺设计对乘用车总装检测线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提高检测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对检测间进行设计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对检测项目的功能与分类进行划分,按照检测项目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乘用车的检测速度。例如当检测业务较多的情况,可以将多个项目进行分离操作,转变成一个单独的安全、环保的检测间,从而提高检测效率。当检测业务较少的时候,可以将安全、环保和综合检测组合在一个检测间检测,从而提高检测的效率。

1.3 车间布局的工艺设计

对于乘用车总装检测线的车间布要重视工艺设计的应用,通常乘用车总装检测受检测场地的影响,使得乘用车检测工作变得复杂,所以在乘用车检测车间的布局要采取工艺的设计。在车间布局的工艺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对检测场地情况的布局进行考虑,比如是选择直线型、并列型等,要通过研究后进行合理的选取。如果车间布局选择直线型,则可以方便乘用车的顺利进出,为车间预留足够空间,使车间的布局变长,但是确加大了场地的管理工作量,增加了辅助费用。所以如果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选择并列型或者L型。并列型能够节约总装检测线场地,因为它能让两个或多个检测车间并列布置,但是在乘用车检测的过程中要频繁的调头。所以,在车间布局的设计中,要根据时间情况采取相应的合理布局设计。

1.4 检测距离的设计

检测距离的设计是乘用车总装检测线工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乘用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检测距离,目的是确保每辆乘用车在检测过程中都能够自如的运行,因此,在检测距离应该根据车辆的长度而设计,可以将车辆检测最长的距离定为20M,再根据乘用车的轴距离与转向角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确定转弯的直径值后,根据得出的数值再进行设计,最后再对检测车间与出口的距离进行确定。一般的乘用车检测车间是在纵向布置的进口所形成的车道上距离保持在30M左右进行建筑。

2 乘用车检测车间布置以及技术的需要

2.1 基本原则

乘用车车间的布置应该根据检测项目的工作要求符合一定的基本原则,但是在实际的乘用车总装检测线的检测过程中,并没有对乘用车的各个检测工序进行时间的耗用的合理设置,因此,在对乘用车进行检测时会因为设备的不同而消耗大量的时间,并且设备的检测工作之间衔接的不到位,所以对乘用车检测的工位布置应该进行合理的设计,按照检测乘用车的前后顺序进行,进而对整个场地进行充分利用,并且能够节约基建费用。

2.2 布置依据

乘用车总装检测线的车间布置依据要与检测项目的需求而进行,应该参照检测站的业务进行,对于只接收有关交通部门的业务进行的乘用车检测是不合理的,要按照乘用车的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的方法来进行布置,依据基本原则和合理的设计进行布置和对检测工位的设计。

2.3 工位距离的设计

为了使乘用车总装检测的工位进行独立的检测,保证检测的高效率,要对工位距离进行科学的设计。对于每个检测项目的检测距离要求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对乘用车辆的长度和车轴间距进行测量计算。例如:六轴车的最大长度为20M,第一轴与后轴间的距离为13.5M,为了保证检测设备的独立,若第一轴检测制动,则不能使最后的轴在轴重台上,这样最合理的工位距离应为13.5M。

2.4 其它要素

关于乘用车的检测车间要对其进行辅助系统的设计,比如通风、消防等,在对检测线的设计中要进行科学设计和调整,利用辅助设计来增加检测车间的安全,利用信息技术对强、弱电区进行隔离,而且增加避雷针等仪表的设计。

3 检测线工艺布局及装备

根据对检测线的需要数目进行检测,对单条线体的检测内容进行布局的确定,线条的数量能够满足乘用车的检测车间产能标准。通过对检测时间分析,检测线的条数由四轮定位节拍(175s)决定,公式如下:3600/175*n*0.9/(1+0.08)≥JPH式中:90%设备开动率;8%返修率;生产线节拍JPH检测线条数为n。根据乘用车的车型参数确定总装检测线工艺参数,是作为工艺布局方案的设备选型的根据,检测线工艺布局。

4 结束语

总之,乘用车的检测需求在不断变化。与传统的功能模块检测不同,现代车辆装配检测线的工艺设计具有实用性,通过对现代客车检测需求的认识,本文详细分析了检测线的设计原理,可以得出结论,检测线的设计对车辆上线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总装工位乘用车
质量检验在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总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航天器回收着陆系统总装多余物预防与控制
基于TIA系统快速换批生产方法的应用
浅析PFMEA在总装车间生产制造中的应用
基于R-D SSD模型航空发动机安装工位检测算法
中国航天发展史(二)
工位大调整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直接式TPMS在某款乘用车上的应用介绍
新一代清洁型乘用车柴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