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2-20诸业霞山东永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制造业经营生产

文/诸业霞,山东永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1 引言

制造业是国内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制造业强国才能强,因此加强制造业及其相关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非常有必要,可以进一步改善生产流程,做大做强制造业产业和企业。

2 制造业行行业内部控制的要素及意义分析

所谓的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各个要素环节进行优化,达到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组织结构管理,降低成本的效果。内部控制往往采取诸多的方式,从要素看,包括对资金成本、生产组织与管理、人力资源、质量管理、信息要素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控制,通过对这些方面的优化进而提升制造业行业的竞争力,增加企业的利润。内部控制其实关键在于改进内部管理结构,并提升大家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在经济竞争压力加大和市场变革加快的环境下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意义重大。而高效的内部控制要求合理的使用和支配管理好制造业行业的资源,根据制造业行业的特点,控制成本费用支出,保障客户以及市场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3 我国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

3.1 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尤其在传统经济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现代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制造业由于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等方面的不足,市场竞争力呈逐步下降趋势,企业盈利空间一缩再缩,通过强化内部控制管理降低成本以获得更多利润已成为制造业企业增加盈利的主要手段。

3.2 需要拥有更为完善的内控制度和流程

事实上,制造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类别,制造业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加工时需要有着完善的生产流程和管理制度。很多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认识,对成本控制不够得力,在质量监督检查中措施落实得不够到位。在制度建设和保障方面缺乏具体方案,可见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

3.3 预算管理脱离了企业绩效考评制度

预算执行结果是企业KPI考评的重要依据,但是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将预算管理与KPI相挂钩。即使一些企业已经将预算管理纳入考评范围,但缺乏考评体系和考核标准,因此考核在企业中的作用也不明显。另外,员工无法充分认识到预算完成与奖惩之间的关系,导致无法真正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激励作用。

3.4 监督机制建设不完善

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是保证企业各个部门的经营活动以及人员的经营行为合法合规性的前提,而目前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职能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未能对制造业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以及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并且,制造业企业的会计工作对保障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而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对企业的会计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控制,不仅不利于企业资金风险的防范,也不利于企业所需会计信息的获得。另外,制造业企业内部监督部门的独立性较低,监督制度的实施容易受到其他部门以及领导的干扰,严重阻碍了内部控制制度对各个部门经营行为的监督控制。

4 我国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措施

4.1 打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指的是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是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的基础,能够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执行与完善。打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环境,可以从加强董事会建设、完善组织结构体系和塑造良好企业文化等方面入手。

4.2 内部组织和生产管理控制

制造业并非单一的加工生产,所以搞好制造业内部控制的前提是针对相关企业进行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要对现有的加工、运输、质检、销售等部门的业务进行核定,制定更为详细和规范的业务流程。要科学设置公司职能部门,合理管理制造加工过程中的程序、文件、单据和表格。此外,在具体的生产加工过程。应该按照需求进行研发设计,强化对原材料的把关监控。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和设备。当然在这之后应该对产品进行抽查和成品检测。总之,对于生产管控来说,核心是打造一套标准的流程管理模式,避免误重复和无效劳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做好效率管理。

4.3 加强企业的风险识别与管理建设

内部控制的实质是风险识别与管理,不同企业在经营时面临的风险有高有低,针对本行业的行业特点制定对应的风险应对和管理策略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制造业产品很多已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对此,可以对消费者的市场需求进行调查,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其次,加强对风险的评估和预测建设,提前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或危机做出应对之策,规避风险。

4.4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

作为内部控制的主要职能部门,内部审计应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负责;内部审计工作应做到科学有效,公平公正。鉴于我国企业目前的审计建设现状。加强内部审计建设首先应充分认识并提高审计部门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并加强内部审计的权威,强化控制,保证企业各种经营活动能够得到严格有效的执行。

4.5 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应在制造业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通过对企业内部各个经营流程以及各部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评价,发挥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提高经营效率、资金高效配置的作用。具体而言,制造业企业要建立起贯穿各个流程的事前、事中与事后的监督机制,不仅要对事后的行为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而且要在具体经营活动发生之前进行准备工作,综合各种会计信息及其他经营信息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可以在事前对经营风险做好防范。

5 结束语

制造业的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是一场多方面、多角度的持久战,经营者若想做好内控,就必须从人员、制度着手,持续不断地完善与改进,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希望借以此文能起到提醒作用。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支撑和保障,为制造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保障。

猜你喜欢

制造业经营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之道——连锁经营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