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深露重情满寒露

2019-12-19上海市青浦区徐泾中学周慧兰

辅导员 2019年20期
关键词:雀鸟农事时节

上海市青浦区徐泾中学 周慧兰

栏目主持人:上海市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上海市青浦区少先队教研员 马国勋

节气提示:

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过渡的节气,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这个时节,地面上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隐约可以感觉到冬天的临近。

【活动对象】

初中低、中年级队员。

【活动目标】

1.鼓励队员自主探究、查找资料,了解寒露节气的知识和特点。

2.借寒露遇重阳的契机,对队员进行爱的教育,引导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3.通过走进农场学农事、烹煮寒露美食等活动,引导队员学会一些生活技能。

【活动准备】

1.队员:从寒露节气的特点、习俗、文学等角度,自主查找寒露节气资料,录制音频介绍,进行小播客优秀作品评选;利用“十一”长假陪长辈一起体验寒露传统习俗,并制作视频作品。

2.小队:分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秋韵小队:寻找寒露诗歌,进行诗配画的创作。

秋实小队:开展“我与寒露面对面”摄影比赛。

秋收小队:向爷爷奶奶请教寒露节气的知识,并创作节气故事。

秋意小队:陪着长辈一起体验重阳节习俗,制作活动视频。

3. 前往农场体验一次农事,学会一项农业劳动技能。

【活动过程】

小“播客”话寒露

主持人:小“播客”们探究24节气特点,制作了《话说寒露》的音频作品,让我们一起聆听。

(播放音频)

小主播甲:寒露节气始于10月上旬,这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并继续南移,北半球地面所接收的太阳热量比夏季显著减少,冷空气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天气由秋凉向秋寒转变。

小主播乙: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花开放的时节。越是霜寒露重,菊花开得越艳丽……

诗画摄影识寒露

主持人:古人很重视寒露这个节气,文人墨客创作了很多作品。让我们听听“秋韵小队”的收获。

队员1:诗人王昌龄的《送十五舅》与寒露相关,是他在秋高气爽之时送别十五舅,借景抒情,表达对亲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送十五舅

[唐]王昌龄

深林秋水近日空,

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

草根寒露悲鸣虫。

队员2:我找到了白居易的《池上》。这首诗生动地表现出深秋寒露的景象——绿植渐入枯黄,鸿雁南迁,鸟雀少见。

主持人:先辈们将“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让我们通过“秋实小队”队员们的摄影作品,来感受“寒露三候”吧。

队员1:“一候鸿雁来宾”是说进入寒露的前五天,可以看见天空中的鸿雁成群结队南迁,如同天空这张“大纸”上一抹亮丽的工笔淡彩。

队员2:“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是说五天之后,天气进入深秋,寒气开始逼人,雀鸟们躲藏起来,而海边出现了很多蛤蜊。它们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所以古人以为蛤蜊是雀鸟变成的。

队员3:“三候菊有黄华”说的是寒露将要谢幕时,漫山遍野的菊花彷佛约好似的,一夜之间凌寒怒放,给肃杀凄凉的深秋增添了一丝勃然生机。

陪伴长辈过寒露

1.人物访谈《那些年的寒露时节》

(播放“秋收小队”制作的视频,爷爷分享以前寒露时节的农事生活。比如,摘棉花、收柿子等,感受寒露时节丰收的喜悦)

2.我们这样过寒露

主持人:寒露节气正好赶上重阳节。“秋意小队”的队员们在“十一”长假里陪着爷爷奶奶一起体验了重阳节的习俗。让我们看看他们的活动情景。

(播放队员们赏菊、登高游玩等活动片段,现场交流活动体会和收获)

农事体验研寒露

主持人:寒露是农事活动的重要节气。请大家交流前往农场体验农事的感悟。

(队员们交流学习农业劳动技能、体验劳动艰辛的情况,感受祖辈的田园生活与智慧)

(请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节气知识,观看队员们农事体验的情景)

温情烹煮暖寒露

主持人:寒露过后,气温下降,夜晚温度更低,要注意保暖,选择适合的健康的锻炼方式;空气干燥,人容易烦躁不安,要多吃养阴润肺、健脾和胃的食物。“美食小队”的队员们制作了一道适合寒露时节的美食——银耳羹,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分享银耳羹制作过程并请大家品尝)

辅导员:“秋去天渐凉,寒露遇重阳。双节思故乡,愿君多安康。”当寒露遇重阳时,不论是节气文化,还是传统节日民俗,都体现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憧憬。在秋深露重的时候,让我们心存友善,常怀感恩,密切亲情,情暖寒露。

猜你喜欢

雀鸟农事时节
农事 处暑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寄追思
农事 大寒
农事 惊蛰
岁末雾晨赴友处尝酒
胎动
立夏时节有雨
初夏时节要缤纷
好雨知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