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系膜黏液样脂肪肉瘤超声和MRI表现1例

2019-12-19温艳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肉瘤肠系膜包块

温艳婷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四川 成都 611130)

图1 肠系膜黏液样脂肪肉瘤 A.声像图(M:肿块; ABAO:腹主动脉); B.CEUS图; C.MRI图; D.病理图(HE,×100)

患者女,31岁,因体检发现盆腔混合性回声团块1周入院。查体:腹部稍膨隆,可扪及巨大质软包块,活动度可。超声:腹盆腔探及20 cm×15 cm×5 cm高回声团块(图1A),形态较规则,边界较清,可见包膜回声,与子宫及双侧卵巢呈相对运动,肿块内回声不均匀,可见蜂窝状无回声区,肿块后方回声增强(图1B);胸腔及腹腔未见明显液性暗区;CDFI示腹盆腔肿块内血流信号Adler分级Ⅰ级;CEUS示肿块内呈蜂窝状稍低增强。超声提示:腹盆腔混合性占位,考虑源于肠系膜或大网膜可能。MRI:腹盆腔见巨大稍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囊实性占位,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C);考虑间叶源性肿瘤可能。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下腹广泛粘连,小肠扭曲成角,距屈氏韧带约50 cm处小肠系膜明显增厚,包块基底与局部肠系膜粘连。行腹腔镜下小肠系膜肿瘤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肠扭转复位术。术后大体病理示包块切面呈鱼肉状;镜下见梭形原始间叶细胞、脂肪母细胞及黏液样基质(图1D);病理诊断:肠系膜黏液样脂肪肉瘤。

讨论黏液样脂肪肉瘤为脂肪肉瘤的亚型,多见于成人,好发于深部软组织、下肢及腹膜后。黏液样脂肪肉瘤的影像学特征与其分化程度、黏液基质及脂肪含量有关。本病超声多表现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的肿块,后方回声多增强,内部可见较黏稠含液区域;MR T1WI呈低或稍低信号,肿块内可见线状稍高信号,常规T2WI及脂肪抑制T2WI多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超声检查根据肿块活动度及周围脏器关系,有助于判断肿块来源,本例内部蜂窝状无回声区及后方增强区提示肿块可能富含黏液成分;增强MRI可反映肿块病理组织改变,有助于本病与其他囊性病变及病灶内坏死囊变鉴别诊断。肠系膜黏液样脂肪肉瘤临床罕见,且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发现多为中晚期,肿瘤易包绕或侵犯邻近脏器及腹膜后大血管,导致手术困难。通过多种影像学检查早期识别,有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肉瘤肠系膜包块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肺原发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1例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产前超声诊断
脂肪肉瘤,早发现才可能有好预后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香油消肿化瘀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