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计服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019-12-19石淑慧

商品与质量 2019年36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成果监督

石淑慧

山东省济宁市审计 山东济宁 272000

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为经济建设服务,通过审计监督,关注大局、关注责任、关注民生,实现对政府公众的有效服务。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重在服务,不仅是价值的体现,而且是价值的增值。

1 审计服务经济发展的意义

1.1 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分析

审计的监督与服务不是完全割裂的两种职能,监督是前提和基础,服务是目的和扩展。因此,监督之中有服务,服务寓于监督之中,监督与服务是辩证统一、紧密结合的[1]。

1.2 审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审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国家政治经济制度限制和引导政府审计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审计越重要,审计就越发展;审计越发展,越能为社会经济服务。充分发挥审计作用,有利于促进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驾护航。

2 审计服务经济存在的问题

虽然审计事业在积极主动地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过程不断发展壮大,但审计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2.1 政府审计技术和方法比较落后

现代审计,已经超出了纯粹的财务报表审计的范围,不断迈向更广泛的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审计的方式方法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审计手段仍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变革,远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为了应对新的挑战,审计署启动了“金审工程”,但其技术手段及方法仍严重落后于IT技术的发展[2]。

2.2 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

目前,审计团队中很大一部分为非审计专业的人员,有的是经济财会或相关专业的,缺乏财政、金融、投资、计算机等现代经济所需要的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及良好的沟通与书面表达能力。审计思路相对狭窄,多数审计人员还习惯于就账查账,就问题查问题,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综合分析全面深入剖析审计事项的较少,没有真正做到“围绕经济搞审计,跳出审计谈经济”。

2.3 任务重与力量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当前,社会各界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部门的工作量不断加大,但现阶段审计行业人员数量较少,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经济卫士的审计部门面临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传统的审计方式方法和手段也无法适应现在的信息社会。审计工作的覆盖面使得审计工作中存在较多的空白点和盲区,这一矛盾也成为各地审计机关工作中的最大问题。

2.4 政府审计成果开发利用不足

一方面,审计机关对一些审计成果宣传报送的时效性不强、目的不明确、公开程度和范围不够广泛,使审计成果未能有效利用。另一方面,部分被审计单位和人员对审计的理解仍停留在查处问题的层面,而轻视了审计的预防、修复功能,对问题不能积极整改,以致审计成果在利用上大打折扣。其次,审计成果在产生和使用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过渡和衔接,在对违法违纪问题的处理处罚上,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及公检法等部门之间也没有建立起完全顺畅的协调配合关系,使得审计成果的开发运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3]。

3 提高政府审计服务地方经济的对策建议

3.1 处理好审计监督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是审计工作要立足于服务。树立大局观念,正确把握审计与管理、监督与服务的权衡定位,把审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二是反映审计情况着眼于服务。善于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创造性的开展审计工作,重视对重大问题和实际情况的研究和分析,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三是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专注于服务。坚持“一审计、二帮助、三促进”的服务理念,将审计的重点放到为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上。

3.2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实现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的统一。在工作目标上,要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中寻找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中确定审计工作的发展目标;在审计范围上,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和宏观视野的审计体系,把审计监督贯通于政府预算的决议、执行和实施全过程;在审计层次上,应注重从体制机制方面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把查处问题与促进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层次结合起来。在审计方式上,要创新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多方式结合的组织方式,灵活应用“上审下”“交叉审”、统一编组、扁平化管理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推行跟踪审计。

3.3 健全科学的运行体制和机制,加强对财政性资金的监督

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审计工作创新发展的核心内容。一是要着力推进审计机制创新,完善管理机制,注重制度建设,促进审计工作规范化。抓住“人”这个核心,积极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抓住“事”这个重点,确立审计“一盘棋”格局。二是建立健全审计整改问责机制,使审计结果有落实见成效。在督促整改落实的基础上进行责任追究。对未按审计结论性文书整改到位的,由纪检监察、组织等部门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令限期整改。对审计发现的严重违规违纪问题,或者约谈后拒不改正的,由纪检监察机关立案调查,对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深究其刑事责任。

3.4 提高审计成果转化,提高服务大局的效果

审计工作要围绕当前经济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对审计情况的深入分析与研究,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增强转化运用审计成果的意识,使审计成果应有的作用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有效发挥,使审计提供的信息和报告“源于审计,又高于审计”。

4 结语

总之,审计部门对国家违纪违规行为的查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需要通过创新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手段、创新审计方式等最终以“服务”加以体现。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服务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成果监督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验收成果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